逼宮4
作者:孟靈筠      更新:2021-01-07 17:04      字數:2234
  二十九日午時末:

  桂嬤嬤在坤寧宮等了許久,沒有等到皇後回來,桂嬤嬤知道是時候要行動了。

  桂嬤嬤拿著腰牌準備出宮,桂嬤嬤尚未走出坤寧宮的大門便感覺不對勁了,皇宮內的巡邏的守衛多了,緊密了,坤寧宮門前就有穿著盔甲走過的士兵,桂嬤嬤不禁將邁出去的腳縮回來了,不敢踏出坤寧宮。

  桂嬤嬤知道外麵那些侍衛是來監視各宮反應的,要是桂嬤嬤輕舉妄動,恐怕就會被那些侍衛給抓起來,那麽皇後的話就傳不出去了。

  桂嬤嬤知道除了坤寧宮大門,還有別的方式離開坤寧宮。

  桂嬤嬤將坤寧宮裏的事情安排好之後,讓宮女給自己打掩護,來到了坤寧宮的小花園,天山童姥最喜歡呆著的涼亭處,桂嬤嬤扭動了涼亭上的燈盞,石桌移動了,露出了一條往下的階梯,桂嬤嬤小心的往四周看了看,確定沒有人發現後,飛快的走下樓梯,桌子移動回原來的位置。

  桂嬤嬤走過常常的甬道,離開了坤寧宮,隨即盡量往偏僻的地方走,盡量不引起別人的注意,避開了巡邏的士兵來到了冷宮,冷宮在皇宮最偏僻的一角,桂嬤嬤一閃身便進入了冷宮,找到了另外一條密道,從這一條密道離開了皇宮,來到了安國公府。

  桂嬤嬤:“國公爺,皇後娘娘今日巳時三刻便進入了文德殿,到此時此刻還未出來,皇後娘娘說若是她午時末還未回坤寧宮,便讓奴婢來通知公爺。”

  聽完桂嬤嬤的話,安國公看向夏侯鈺:“明日早朝你不要去。”

  安國公:“鎮國大將軍已經上報,說西郊大營有動作,我們也不能坐以待斃。”

  安國公:“立刻召集人馬。”

  夏侯鈺:“是,外公。”夏侯鈺的臉色凝重起來,這一刻終於還是來了。

  此時安國公心底感到慶幸,幸好在皇帝傳出身體不好的時候自己就早作準備了,不然還真的會讓夏侯玨那小子打一個措手不及。

  兩年的韜光養晦,雖然還沒有回複元氣,但對付夏侯玨這沒有母族支持的皇子還是綽綽有餘的。

  ……

  三十日的太陽升起來了,國喪的鍾聲敲響了,嬪妃、百姓、和後宅的婦人根本沒想到皇帝會走的如此突然。宮裏人有條不紊地掛上了白燈籠,宮裏的人都換上了素衣,嬪妃頭上沒有任何發飾,皇宮不再富麗堂皇,仁通帝在位期間,這是皇宮第一次變得莊嚴肅穆。

  妃嬪忽然得知皇帝殯天,嚇得六神無主,皇帝死了,自己該何去何從?特別是那些沒有子嗣的妃嬪,心裏麵很是慌張,在擔憂自己會不會被拉去陪葬,妃嬪匆匆趕到文德殿,卻也隻能對著皇帝的寢殿門口痛哭。

  低位分的妃嬪已經如此驚慌失措了,高位分的妃嬪也好不到哪裏去。

  賢妃和貴妃等人在皇帝死前還見過皇帝幾麵,皇帝看上去像是著涼了一般,並不是什麽嚴重的病。二十八日的早上去見皇帝,皇帝還能喝粥,看上去像是康複了一般,二十九日皇帝不是還召見了皇後嗎?怎麽一夜之間就病逝了?這麽毫無準備的…貴妃心中無由來的一慌。是不是皇後動手了?

  後宮嬪妃穿上素衣跪在文德殿前哭喪,貴妃心裏七上八下不知道如今的情形對自己是有利還是有害,不知道皇帝和皇後最後在一起時說了什麽做了什麽,貴妃對未知感到害怕。皇帝臨死前見的是皇後而不是自己,貴妃心裏能不慌嗎?

  賢妃麵上憂傷但心底卻是一潭死水一般的平靜,賢妃知道此時此刻隻要哭喪就好,什麽都不需要做,不管是誰登上皇位,對賢妃來說都沒有任何影響,或許,鷸蚌相爭,賢妃還能夠漁翁得利呢。

  全京城怕是隻是賢妃這一邊的人最遊刃有餘了,畢竟不管是誰登位對於賢妃這一邊都沒有任何影響,就當一條鹹魚,就當好自己的中立派就好了。

  賢妃微微側頭看了一眼跪在自己身邊的皇後,心想:她昨日見到的陛下是活著的嗎?

  ......

  三十日這天的早朝,群臣在太極殿等了許久,遲遲沒有等到皇帝到來,大約在卯時三刻的時候喪鍾敲響,群臣震驚,麵露驚慌,看向彼此,議論紛紛。

  “發生什麽事了?”

  “剛剛那是國喪的鍾聲嗎?”

  位於百官之首的安國公和趙宰相對視一眼,隨即低下了頭不知道在想什麽。夏侯玨看著百官的反應,和夏侯寶對視一眼,精神緊繃,眼神裏傳達了一句話:夏侯鈺並沒有來上朝。

  在群臣吵吵鬧鬧的時候,李忠全推著上官平進入太極殿,看到上官平出現,百官瞬間安靜下來,緊盯著上官平手上拿著的聖旨,文武百官跪下聽旨。

  上官平:“太子夏侯玨接旨!”

  夏侯玨:“兒臣在。”

  上官平宣讀聖旨:“先皇遺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嚐不以敬天法祖為首務…(省略一大段皇帝功績)

  朕之子孫,現今俱各安全,朕身後爾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廢後溫氏,恢複其位,守皇陵,太子皇長子夏侯玨,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輿製,持服二十七日,釋服布告中外,鹹使聞知。

  仁通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醜]

  聖旨內還有關於認命上官平、陸兆謙等人輔佐夏侯玨繼位的內容,朝廷百官聽到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心情有一點複雜。

  夏侯玨如今已經成年了,而且也幫皇帝處理朝政有兩三年了,皇帝為何還要給夏侯玨找一個攝政王?對此文武百官是怎麽想也想不明白的。

  夏侯玨接旨,百官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駕崩,夏侯玨身為太子,本應順理成章的繼位,更何況皇帝還專門留下了聖旨,這應該沒有什麽可爭執的了,隻是…

  安國公:“慢著!”

  上官平看向安國公,聖旨已經宣讀了,安國公難不成還不承認?看來皇帝專門挑選那些人出來,給他們無上尊榮和權利,是為了讓他們與安國公一派抗衡,輔佐太子順利登基的。

  安國公:“陛下身體健壯,為何忽然薨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