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端9
作者:孟靈筠      更新:2020-12-29 17:09      字數:2205
  皇帝:“還有什麽事要說的?”

  夏侯玨:“兒臣希望這一次科舉麵向全國百姓,所以參加科舉的人包括女子…給女子一個入朝為官的機會。”

  聽到夏侯玨的建議,夏侯寶和皇帝都震驚了,女子入朝為官?那是史無前例的,會不會被群臣反對?

  皇帝的眉頭微微皺起來:“太子可知道你自己在說什麽?”

  夏侯玨:“兒臣認為我大夏國女子是等獨當一麵的人物,被困於後宅實在是屈才,女子有女子的長處,她們心思細膩,對賬目對紡織業等比男子要敏銳要擅長。”

  夏侯玨:“要是有女官出來,可以分擔很多重任,也將男官用在別的地方,提高了朝廷的效率。”

  皇帝聽了夏侯玨的分析,心底開始認同夏侯玨的看法,隻是女子入朝為官這總歸是一個大膽的嚐試。

  夏侯寶:“兒臣覺得皇兄說的很有道理,要是女子能夠入朝為官可以大大減低肅清朝廷帶來的負麵影響,且能夠加快朝廷的運轉效率,人員調動也靈活了許多。”

  夏侯寶:“父皇也經常說,某個大人家的女兒生為女兒身真是可惜了,如此可見我大夏國有才能,能夠獨當一麵的女子還是很多的。”

  夏侯玨:“三弟所言甚是。”

  皇帝:“你的建議,朕會考慮一下。”

  皇帝:“沒有別的事情便跪安吧。”

  “兒臣告退。”

  有夏侯寶在旁邊助攻,夏侯玨的提議讓皇帝心動了,若是有了女官的確可以減少夏侯玨的負擔,於是針對女人的科舉也舉辦了,當然科目跟一般的科舉有所不同。而且相應的職務也有所不同,皇帝將紡織業和農業的一些職務拿出來,讓女官應聘,女人入朝為官,這已經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了,相信假以時日,女人可以跟男人一般科舉,公平競爭。

  …….

  皇後倒台了,但皇後還住在坤寧宮,皇帝找不到山月,所以便將希望寄托在皇後身上了,若是皇後知道皇帝身上的毒是通過合房來傳播了,那麽與皇帝合房後皇後必定會吃解藥,如此一來,皇帝便能找到解毒的辦法了。

  皇後還住在坤寧宮的另外一層原因就是皇帝還需要用到溫家,溫家還有可利用的價值,現在雖然弱,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給皇後留一點麵子就是給溫家留一點麵子,這麽一來溫家便還是會死心塌地的為皇帝賣命。

  皇後謀害皇帝一事並未張揚出去,但朝中大臣都知道皇後謀害皇嗣了,而皇帝昭告天下的內容是以皇後德行不配位為由廢了皇後。

  貴妃被封為皇貴妃,執掌鳳印,距離封後應該不遠了,隻是貴妃的出身低微,想要封後定然會引起群臣的反對的,所以貴妃不能著急,得給點時間給皇帝。

  總之,貴妃的心情非常好,貴妃還以為自己真的有當皇後的可能。

  鹹寧宮:

  貴妃嘴角上揚,翹起蘭花指,給夏侯玨倒了一杯茶。貴妃能有今天這殊榮和地位都是因為夏侯玨在推波助瀾,若不是因為夏侯玨,貴妃早在一年前便被皇帝給廢了,被皇帝退出去替皇後背鍋,貴妃已經意識到了,說到底,自己不過是皇帝最愛的女人的替身,還可以再找的替身。

  夏侯玨恭敬地接過茶杯:“謝娘娘。”

  貴妃看了夏侯玨一眼:“太子如今記在本宮名下,也是時候改口了。”

  夏侯玨:“娘娘怕是誤會了,父皇隻是嘴上說將兒臣記在您名下,但並未真的在皇家玉蝶上記下。”

  貴妃一愣,尷尬的扯了扯嘴角,是這麽一回事…而且人家的娘親分位也不低…沒有任何理由要將夏侯玨記在貴妃名下啊,夏侯玨的身份根本不需要提高。除非…貴妃當了皇後,那夏侯玨就有理由記在貴妃名下了。想到這一點,貴妃的眼睛一亮。

  貴妃:如果他不是記在我的名下,那他登基之後我隻是太妃,而不是太後?不行,此事挑一個時間去跟陛下提一提。

  貴妃:“恭王的嫡長子和庶子都出生了,太子,也是時候考慮一下你的婚事了。”

  貴妃:“開春了,今日天氣不錯,陽光正好,想來接下來的天氣也很不錯,本宮打算在本月中舉辦一次蹴鞠遊園會,屆時會把京中適齡的貴女和才俊都請來,太子也來,在貴女當中看看有沒有合眼緣的,趁早把婚事定下來。”

  貴妃:“說到底陛下最想要抱的孫子還是你的兒子。”貴妃這是在暗示催婚的人其實是皇帝嗎?

  夏侯玨緩緩將茶杯放下,恭敬地回答道:“謝娘娘關心,此事兒臣自有分寸。”

  貴妃:“陛下說你回來的,是嗎?”

  夏侯玨:“父皇那邊兒臣會去解釋的。”

  貴妃看了夏侯玨一眼,不是親生的,說不得。夏侯玨既然如此說,看來還是不想娶妻,貴妃都開始懷疑坊間的流言是真的,夏侯玨真的喜歡男人。

  貴妃:若是真的喜歡男人,那…我得想辦法讓他留一個後,不然…

  一張更加廣闊的藍圖在貴妃的腦海中產生了——垂簾聽政。

  ……

  坤寧宮:

  動蕩過後,溫家爪牙清理過後,皇帝再一次來到坤寧宮探望皇後,此時的皇後不複以往的溫柔大度善解人意,因為皇帝的行為極大的傷害到皇後的利益了,皇後有脾氣了。特別是這些年來,溫家賺的錢有一部分進了皇帝的私庫,而皇帝竟然下得了手,所以皇後生氣,皇帝這是典型的過橋抽板。

  皇帝來到坤寧宮的時候皇後不但沒有出來迎接,就連見到皇帝的時候也沒有行禮,抬眼看了皇帝一眼,隨即低頭繼續手裏的事情,沉默著不說話,冷冰冰的樣子,給臉色給皇帝看,已經很久沒有人敢給臉色給皇帝看了。

  皇帝知道自己這一次下手是狠了一點,將溫家的財路給斷了,而且還貶謫了十來個溫家的親信,讓溫家的實力大損,皇後生氣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些貶謫的人當中有幾個還有從龍之功,是從皇帝潛邸時便跟在溫家身邊的,支持皇帝的人,皇帝下旨的時候心裏麵也猶豫了一下,但想到大夏國的未來,皇帝還是狠下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