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討論
作者:孟靈筠      更新:2020-12-20 16:50      字數:2152
  上官長樂一飲而盡:“我勸你還是乖乖的回影月宮,那裏才安全,跟著我到處亂逛,容易出事。”上官長樂其實真的有點擔心月有缺的,這家夥明知道外麵對於他來說是如此危險的,為什麽就不能安生一點呢?非要出來冒險,這是何必呢?

  月有缺:“在下記住了。”

  上官長樂又喝了一杯茶水:跟這家夥聊天,真費勁。怎麽就讓人這麽提不起氣來呢?

  上官長樂瞪著月有缺,歎了一口氣,得想辦法在這人手裏逃跑才是,上官長樂敢肯定,要是在發生峨眉山上的情況時,自己還是會守在月有缺身邊的,這樣太危險了,上官長樂絕對不能讓自己涉險,眼不見為淨,隻要看不到月有缺有危險,自己就不會涉險了。

  可是…上官長樂發現自己似乎逃不出月有缺的手掌心,月有缺不知道通過什麽手段,總是在上官長樂逃跑的時候等在了上官長樂逃跑的路上。

  後來,上官長樂就歇下了逃跑的心思了。

  ……

  馬車行駛的很平緩,不日便走進了江北地界。

  江北雖不及江南繁華,但也挺熱鬧的。要是說江南到處都是文人騷客,樓樓都有大才子的提詩,江南文人身上飄著脂粉香,是喝醉夜宿青樓的後果。

  而江北就到處都是清貧學子,飄著的書墨香,這裏的一心向學氣息更為濃鬱,江北的文人更為刻苦。與江南相比,江北呈現的是不一樣的繁華。江南的繁華是夜夜笙歌,江北的繁華是日日苦讀。

  江北對於上官長樂來說是一個非常無趣的地方,不願多做停留,到處都是學子朗朗讀書聲,猶如唐僧對孫悟空的緊箍咒,讓上官長樂頭痛欲裂,時時刻刻謹記要三省吾身。越是自我反省,上官長樂便越發覺得自己犯了大錯,難受呀!

  車軲轆不停地轉動著,馬蹄聲噠噠地響,上官長樂揉著太陽穴,靠在車窗前,露出了女孩子的柔弱,驟然安靜下來的上官長樂讓月有缺感到意外。

  這潑猴總算是累歇了。

  忽然,馬車停下了,月有缺問道:“發生什麽事了?”

  月冬:“前麵出現了擁堵,馬車過不去,屬下這就前去查看。”

  路邊有一書生打扮的男孩在賣身葬父,書生年紀看上去不大,大約十三四歲吧,長得好生俊俏,細皮嫩肉的,跪在路邊,掛著一塊木板,上書曰:賣身葬父。

  百姓便是圍著這個書生所以造成的擁堵。百姓看著這書生,並不認識書生,是生麵孔,可能是從哪個疙瘩冒出來的吧。百姓們都在勸說書生:“小兄弟,賣身了你還怎麽考取功名?”

  “各位父老鄉親,湊點錢給這位小兄弟葬了他的父親吧!”

  “別讓他賣身自毀了前程!”

  “有多少湊多少吧,一個銅板也行!大家一起出力…”

  書生開口道:“感謝各位父老鄉親的好意,但不用了,你們的錢留著吧,今日我跪在這裏了,便是放棄了對科舉的期待了,家父便是因為走科舉這一條路才落到了如今這狀況的,小生不想步家父後塵了…小生不奢求能夠考取功名,隻求將家父好好安葬了,餘生能有瓦遮頭,三餐溫飽變足以了。”

  那些百姓均是一臉惋惜,一塊讀書的材料就這麽白白浪費了,百姓還想要再勸勸書生。

  “哎~小兄弟,這麽大一個決定,你還是要慎重啊!”

  “就是,就是,先用我們的錢葬了你父親吧,賣身這事兒,以後你想清楚了再說。”

  正所謂男兒膝下有黃金,很少有男子會自賣己身的,這就是對列祖列宗的不孝呀。

  並沒有人想要掏錢將書生買下來,畢竟這是一個書生,將他買下來是對讀書人的折辱,誰知道他會不會在某一天喚醒了讀書人的血氣,然後怨恨自己這些年對他的折辱呢?有錢人家在沒有調查清楚之前是不敢輕易將這書生買下來的。

  月冬過去了解完情況之後回來告訴月有缺:“公子,打聽清楚了,那小孩今年十三歲,從小跟父親相依為命,父親是一個秀才,為了參加科舉將家裏的錢都掏光了,但是卻沒考上舉人,於是想不開自盡了,家裏已經沒有錢能夠安葬父親了,所以那孩子便想賣身葬父了,他跟在父親身邊倒是讀過幾年書,會寫幾個字的,想來文采應該不差的,公子要不將他買了跟在身邊伺候吧?”

  月秋:“月冬說的有道理,公子身邊還是要有男子伺候才方便。”

  其實月有缺身邊也應該要有一個小廝伺候著了,身邊總是跟著兩個侍女,月秋害怕上官長樂不喜歡。

  月有缺看向上官長樂,這書生與上官長樂年紀相仿,呆在身邊恐有不便。

  月有缺沉吟半刻後說道:“買下吧,但不用跟在身邊,找一處據點安置了吧。”又是據點,影月宮在江南也有產業?上官長樂深深地感覺到了影月宮的狼子野心。

  月冬看了上官長樂一眼回答道:“是,公子。”

  上官長樂有點莫名其妙的被這些人看了幾眼,於是瞪著他們:看什麽看?想打架啊?

  月有缺感歎道:“一次科舉而已,不但傾家蕩產了,沒想到連性命都搭上了。”

  月秋也歎了一口氣:“隻是可憐那個孩子了,還未及弱冠,便父母雙亡了。”

  上官長樂看著這兩人體恤民生的樣子,覺得心裏很難受,畢竟自己生在勳貴之家,真的無法體會他們的這種苦惱。

  上官長樂說道:“你們歎什麽氣?是他自己想死的,又不是你們逼他的…”

  月有缺:“在下隻是感慨朝廷的這種科舉製度。”

  上官長樂:“他沒錢可以不參加科舉的呀,又沒有人逼著他去科舉,自己也不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非要去和那些有錢有才學的人爭,這不是自不量力嗎?”

  月秋終於是被上官長樂氣到了,一直以來最沉穩的最能沉得住氣的月秋也怒了,憤慨道:“難道郡主認為底下的人就應該乖乖的被踩在腳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