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拿你自己的命嗎?
作者:韓綿綿      更新:2021-01-08 10:50      字數:2188
  “辦事不力,無能護衛皇宮,連陛下的周全都護不住的,要他這般廢物何用?”

  慶雲帝聞言頓時神情僵硬,而周圍的人也是倒吸口冷氣。

  滿朝皆知,禁軍統領屠越是慶雲帝的親信之人,也是京中少有握著兵權卻沒投奔攝政王府的將領。

  當年慶雲帝之所以能在君九淵“屠刀”之下保住性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有屠越握著禁軍阻攔。

  如今君九淵這一言之下,就大有更替屠越之勢。

  原本想要借機找攝政王府麻煩的慶雲帝,不僅沒有為難住君九淵,反而自己搬著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要是屠越被換。

  這滿京城之中又還有幾人聽命於他?

  慶雲帝也顧不得再計較那屍體是何人弄進宮裏,連忙朝著朝臣那邊看去,頓時就有慶雲帝的親信開口:“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全怪屠統領,那賊人狡猾,行事無忌,實在是讓人防不勝防……”

  君九淵聞言冷聲道:“所以你這話的意思是,賊人闖進宮中跟屠越無關?那是不是回頭冼大人府上有賊匪闖進殺人掠財,滅了你滿門也跟你府中護院無關?”

  那名姓冼的官員臉色頓時一變:“王爺,下官不是這意思……”

  “那你是什麽意思?”

  君九淵麵無表情的說道:“護衛宮廷是屠越的責任,連這麽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還要他這個禁衛統領有什麽用?”

  “他今日能讓人悄無聲息入了陛下寢宮,來去自如,將來也能叫人輕易將刀架在陛下脖子上。”

  “到了那時,冼大人該拿什麽去救陛下,你自己的命嗎?”

  那官員被君九淵懟的麵無人色,而緊接著下來君九淵的話,更是嚇得他魂飛魄散。

  “本王瞧著冼大人對陛下安危毫不在意,反而一心袒護屠越,替他脫責,不知道的還以為你這朝廷官員是當給屠越看的,你這般在意屠越,怕是利益關聯,說不定有人擅入宮牆之事也跟你脫不了幹係。”

  “本王看你也該跟屠越一起問罪。”

  噗通——

  那官員嚇得連忙跪在地上,急聲道:“王爺,微臣與屠統領毫無關聯。”

  君九淵:“和他毫無關聯,卻這麽著急冒頭,難不成跟賊人有關?”

  那官員:“……”

  他臉上急的冒汗,不由懊悔不該順著陛下的意思冒頭,這攝政王難纏是出了名的,明明是陛下和攝政王對陣,他怎麽就那麽蠢一腦袋撞了上去。

  那冼大人急的跪在地上連連磕頭:“陛下,微臣不敢,微臣一介文臣無緣無故的怎會做這種大逆不道之事,微臣和那賊人絕無幹係,還請陛下明鑒。”

  慶雲帝臉色鐵青,他原本是想拿著這事情去找君九淵的麻煩,喝問他一番,可怎麽都沒想到最後反倒是把屠越扯了進去,連帶著還把心腹大臣也拉進水裏。

  這君九淵簡直就是瘋狗,見誰咬誰,可偏偏此事還是他自己挑起來的。

  之前他才拿著這事情想要攀扯君九淵,如今屠越護衛宮城不利,要是他不問罪的話,君九淵勢必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鬧起來指不定真的要將人折了進去。

  慶雲帝臉色難看至極,沉聲道:“夠了!”

  那冼大人連忙停下叫屈。

  慶雲帝麵色冷沉的說道:“攝政王說的對,賊人擅入宮廷,的確是禁軍護衛不力,身為禁軍統領管轄宮中諸事由不得屠越推脫,隻念在他往日功勞,且這次也沒鬧出大事。”

  “命內廷司杖責二十,罰俸兩月,以儆效尤。”

  君九淵替雪團子順著毛,淡聲道:“陛下仁慈,隻冼大人不辨忠奸,不分黑白便替屠越求情,這般糊塗之人難以擔當重任,本王覺得他這個吏部侍郎也該挪挪了,陛下以為如何?”

  慶雲帝:“吏部乃是要職,輕易不好挪動……”

  君九淵:“朝廷官員眾多,有才之人不知凡幾,多的是人能夠擔當重任。”

  “還是陛下覺得,他無視陛下安危,覺得賊人擅入宮城乃是小事,藐視皇權欺君罔上不甚重要?要是今日陛下不重罰,來日還有誰會將陛下安危放在心上?”

  慶雲帝:“……”

  君九淵的話巧舌如簧,可偏偏他還找不到一句反駁的話來,本是一件小事,可隻要牽扯上皇權君威,就連慶雲帝也沒辦法說冼大人無錯。

  否則今日君九淵的話傳出去之後,以後還有誰將皇權君威放在眼裏?

  慶雲帝氣得臉色青中泛白,一股鬱氣積聚在胸口,隻覺得喉頭都隱隱泛著腥甜,旁邊慕容顯眼見著自己父皇被攝政王這般逼迫,張嘴說道:

  “皇叔……”

  君九淵淡眼掃過去:“二皇子也想替逆臣說話?”

  慕容顯:“……”

  他神情僵硬,聽著君九淵一句話就將冼大人打入了逆臣之流,而且話裏話外所帶著的威脅之意讓得他後脊發冷,連父皇都扛不住攝政王的逼迫,他若敢冒頭,指不定下一個冼大人就是他自己。

  慕容顯將到了嘴邊的話咽了回去,連忙道:“沒,沒有。”

  君九淵揚唇,嘴裏發出意味不明的聲音。

  慶雲帝越發惱怒,而看著這般膽小怕事丟盡顏麵的慕容顯時更是帶上了遷怒之意,他冷冷看了慕容顯一眼後,才沉聲說道:“攝政王以為該如何處置?”

  君九淵淡聲道:“冼春榮無視陛下安危,藐視君權,不堪為朝中重臣,著降為吏部員外郎,調任荊州,無詔不得回京。”

  “這次的事情小懲大誡,不過為了震懾諸臣,他既離京五年之內不得返京。”

  “陛下以為如何?”

  被貶也就算了,大不了將來還能找機會再升回來,可是一旦離開京城,就遠離京畿重地,也離開了大晉的權利中心,雖然依舊在吏部任職,可是調派在外的員外郎卻隻是虛銜並無實權。

  朝中三年一次科舉,五年一次選仕。

  官員更迭更是不勝枚舉,五年之內不能回京,也就代表他就算在外做的再好也沒機會再回到原來的位置,等到五年之後他再回來,一切就得從頭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