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太空能源和太空農業
作者:牛家一郎      更新:2020-03-15 13:38      字數:3460
  星際工業時代最新章節

  秦毅的腦海中不斷回憶2022年這上半年以來星河科技集團和國內的發展情況,總體來說還是有驚無險。

  依靠自己強大的國力,華夏巨龍抗住了外部的巨大壓力,並且外部巨大壓力之下向著星際太空領域不斷的發展。

  也是逼的國際上的其它強國不得不重新回到談判桌上麵,放棄了自己不切實際、蠻橫無理的要求,無奈的麵對現實。

  因為大家都看到了星際太空時代的到來,也都看到了華夏在這個領域一枝獨秀的場麵,如果現在不妥協,不向現實低頭,那麽未來付出的代價就會更加的沉重。

  即便是白頭鷹這邊也是如此,縱然現在華幣在衝擊美刀的國際地位,動了白頭鷹最大的一塊蛋糕和奶酪,白頭鷹這邊也是不得不忍氣吞聲,還要努力的幫著將華幣推向國際化。

  因為沒有華幣,他們就買不到宇宙飛船,買不到宇宙飛船也就意味著他們在星際太空領域要落後於人,這星際太空領域代表了未來。

  關係到未來的事情,沒有人願意落後於人,因為百年前的華夏就用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所有人,落後又豈止是挨打這樣簡單,骨頭一旦被打斷了,想要再站起來是何等的艱難。

  縱然美刀國際貨幣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可是白頭鷹也依然不得不努力的吸收著每一張華幣,盡快湊齊購買宇宙飛船的錢,拿到宇宙飛船,搶占星際太空領域的先機。

  “國內的資本和力量現在都看準了月球采礦領域和月球旅遊領域,這兩個領域發展非常迅猛”

  “不過,如果太集中於這兩個領域的話也不是什麽好事情。”

  “太空產業的領域非常多,這月球采礦僅僅隻是一個領域,其它太空能源、太空農業、太空工業、太空娛樂業等等產業也都大有可為,現在的關鍵還是缺少一個領頭羊,缺少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秦毅敲打著椅子,閉目沉思。

  上頭這邊是希望星河科技集團能夠當太空領域的領頭羊,一直以來秦毅在這方麵也是做的很好。

  自從星河礦業集團在月球上采礦大賺、特賺的消息傳出去之後,這月球采礦業就迅猛的發展起來,大大小小的月球采礦集團都有上百家,到現在為止,在月球上麵也建立了30多個月球基地,並且還在迅猛的擴張起來。

  自從星河科技集團這邊和星際旅遊公司這邊開展合作搞起了月球旅遊,現在月球旅遊也是發展非常迅猛。

  每一天乘坐宇宙飛船前往宇宙這邊旅遊的遊客就有上千人,每個人500萬華幣是最基礎的旅遊費用,在月球上麵一些其它消費之類的,算下來單單是每天月球旅遊業能夠創造的價值至少也是50億,能夠帶動的gdp就更加的龐大了。

  賺到錢的星際旅遊公司更是湊齊上千億的龐大資金,準備在月球上麵月球娛樂城,單單是從這裏就可以知道這月球旅遊是多麽的火爆。

  自古以來,隻要有人在一個領域賺到錢了,其他人就會一窩蜂的洶湧而來,資本對於利益的追逐是永恒

  秦毅現在擔心的就是資本太過集中於一兩個領域的話,促進發展肯定是必然的,但是也會讓剛剛才興起的月球采礦領域的黃金期迅速結束,進入白銀期。

  這對於星際太空領域的發展可就沒有什麽好處了,所以秦毅很清楚,自己必須又帶頭打開更多的太空產業領域。

  單單是月球采礦、月球旅遊業是不足以支撐起華夏這樣一個龐大帝國的,必須要將太空產業的各個方麵都發展起來才行。

  “看來也是時候推出太空能源、太空農業這兩大領域了”

  很快,秦毅睜開了自己的眼睛,心中便已經有了決定。

  太空能源領域指的是利用太空之中廣闊的空間無窮無盡的太陽能來發電的產業和領域。

  太空之中的光照是24小時的,不分日月,另外在太空之中因為沒有大氣層的削弱,太陽光照強度是地麵上幾十倍。

  綜合比較下來,在太空之中利用太陽能發電的話,效率可以達到地麵的上百倍,這也是為什麽位於太空之中衛星都會帶兩個小翅膀的原因。

  因為即便是兩個小小的翅膀,加起來的麵積可能很小,但是在太空之中,因為太陽能的發電效率非常高,這兩個小小翅膀的發電量就足以維持衛星日常運轉所需要的電能了。

  太空農業就更好理解了,在太空之中發展農業就叫太空農業。

  在人類剛剛能夠將衛星送上太空的時候,人類的科學家就將很多農業種子、動物之類的送到了太空之中做實驗。

  利用宇宙太空之中所有特有的宇宙射線輻射、高真空、重粒子、微重力等等對農作物的誘變作用,從中定向篩選培育出優良的品種。

  實驗表明,經曆過太空遨遊的農作物種子,在其形態、產量、抗病性、營養成分級細胞遺傳等諸多方麵都會發生遺傳基因的突變。

  現在大家日常生活當中就經常能夠接觸很多這類的東西,像辣椒當中就有太空辣椒,又肥又大,但是沒有什麽辣味,土豆當中也有太空土豆,產量大,個頭大,玉米當中也有太空玉米,抗病性非常好,產量又高。

  當然這種將種子送上天空之中走一趟誘變基因的產業並不能算是真正的太空農業,因為農作物等等依然還是在地麵的泥土之中生長的。

  真正的太空農業是將農業生產的所有過程都放到太空之中,這才能夠叫太空農業。

  在太空之中發展太空農業有很多地麵上所不具備的優勢。

  第一個就是空間,太空之中的空間無限廣闊,是立體的空間,隨便折騰,不用受到什麽限製。

  但是在地麵上就不一樣了,地球上麵的耕地非常的珍貴,也非常的有限,別看華夏國土麵積廣闊,但是真正可以用來耕作的土地卻是很少,連20億畝都不到,人均耕地那更是少的可憐,排名都排到全球100多名之外去了。

  第二個就是在太空之發展農業不用受到氣候和光照的限製,太空之中光照24小時都有,而且光照非常的充足,不用受到氣候的限製。

  北極熊號稱國土麵積世界第一,但是因為是處於高緯度的地區,北極熊的耕地其實少的可憐,全部集中在東歐南部地區的平原上麵,哪裏是北極熊的糧倉。

  天氣太過寒冷,大部分的國土都不適合耕種,受到氣候和季節的影響太大、太明顯了。

  第三個在太空之中發展農業的優勢便是可以沒有病蟲害,地球上發展農業受到病蟲害的影響非常大,所以現代農業基本上都是建立在大量使用農藥的基礎上。

  即便是號稱農業第一的白頭鷹,他們的農業也同樣大量使用農藥,還用飛機去噴農藥。

  第四個好處就是在太空之中不用受到旱澇的影響,自古以來種田都有看天吃飯的說法,在古代一旦出現旱澇的情況,必然會餓殍遍野,烽煙四起,由此可見旱澇對農業的影響是何等之大。

  可以說在太空之中發展農業的好處是很多的,當然麵臨的問題也不少。

  這農業離不開水,單單是將水運輸到太空之中就會讓水變的無比昂貴,另外還要建造太空農田等等,同樣耗資龐大。

  可以說在太空之中發展農業,別的不說,單單是前期的投入就極其的龐大,而農業這種東西,注定了是不可能和宇宙飛船這樣的高科技一樣,全球各國的農產品價格都是非常穩定的,因為這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東西。

  除非是這個國家出現了動亂,否則任何一個正常的國家,關係老百姓吃飯的東西都非常的穩定,是絕對不會讓你有暴利,也不會讓你賣出天價來的。

  可以說太空農業投資大,未來的收益方麵卻是看不到有多賺錢,極其有可能的是會虧本。

  當然,這僅僅隻是從表明上去看是如此。

  事實上,秦毅在科技塔之中就看過了宇宙之中的很多文明,幾乎每一個走出自己母星的文明都會慢慢的將自己的農業搬運到太空之中。

  因為太空之中發展農業不僅僅大有可為,大有利潤,更為關鍵的是,太空之中發展農業對於保護環境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太空之中發展農業了,生命星球上麵的農田自然就可以慢慢的進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退耕還湖,可以大大的降低沙漠化和荒漠化,促進生態環境的發展。

  要知道現在地球上很多的沙漠和荒漠地球在人類出現以前都是草木茂盛之地,除了少數一些是真的因為降雨太少而形成的荒漠。

  全球範圍的荒漠大部分都是隨著人類的出現,人類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發展而慢慢出現的,放牧過多將草原慢慢的變成了沙漠,開墾過度,將森林變成了荒原,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等等。

  古代的樓蘭王國為什麽會滅亡,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沒有處理好,協調好。

  最近的比較有名的就是羅布泊,在幾十年前,羅布泊還是碧波蕩漾的一片綠洲,但現在卻是變成了荒漠。

  而類似於羅布泊這樣的地方,在整個西疆地區還有很多,以前有水的時候都是美麗無比的綠洲,可是隨著人口的暴增,放牧多度和開墾過度,一個個綠洲都漸漸的消失在地圖上,變成了一片片荒漠。

  僅僅從這裏就可以知道農牧業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是極其嚴重的。

  ps:黃土高原是華夏民族的起源地,經過漫長歲月的發展,現在滿目瘡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