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5章 乾州道
作者:帝衣戲旦      更新:2021-02-01 04:46      字數:2314
  見朝堂上的聲音由一邊倒的反對變為一邊倒的讚同,李世民心裏很是舒服,當即大手一揮道:“改澳洲為乾州道,州府就定在貞觀城,讓程處弼率領右金吾衛五千士兵,擔任乾州折衝府都尉,坐鎮乾州防務。”w

  程咬金立刻與其餘大臣一起俯身跪拜,山呼“陛下聖明。”

  老程此刻很是感動,陛下還是念著舊情,此番坐鎮乾州以大唐雄風艦隊目前的實力,對付英格蘭人應該綽綽有餘。

  這等送上門的軍功,李世民送給他程家,應該也存著日後將功折罪的心思。

  此事議完,今日的朝會自然散朝,黃玉受李世民之令傳命劉仁軌,讓他到兩儀殿麵聖。

  待劉仁軌心懷忐忑的跟著黃玉來到兩儀殿時,李世民此刻已經換了一身赭黃色的便服。

  劉仁軌見過禮後便被賜座一旁,幾番推辭後隻得不安地坐了半個屁股,以便及時起身應答。

  “李承……你與朕說說,貞觀城現在的情況如何?”

  劉仁軌起身道:“回陛下,貞觀城如今正由楊總管總理建城屯兵事宜,貞觀城的城防也正在抓緊建設,這是大唐灣的海陸防務圖,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接過防務圖,時而皺眉時而麵露微笑,當看到李承乾將這座良港命名為觀音港時,老心著實寬慰。

  承乾這孩子還真是和以前不一樣了。

  “上前說話。”

  說著李世民招了招手。

  劉仁軌趕忙上前,李世民指著防務圖道:“這貞觀城為何不設城牆,城中百姓的安危由何守衛?”

  李世民果然是李世民,一眼就瞧出關鍵所在。

  劉仁軌答道:“回陛下,這是臣等商議過後的結果。因為大唐灣地勢利於防守,所以臣等在左右兩側的海角,分別設立了兩處居高臨下的火炮陣地。如此一來,海陸兩處的防禦皆可兼備。”

  李世民眼中閃過讚賞的神色,肯定的點了點頭,道:“這一手倒是不錯,隻是若在貞觀城外建立城牆,加上這兩處火炮陣地和兩處屯兵要塞,貞觀城的防禦力豈不是會大大加強?”

  劉仁軌道:“陛下所言甚是,隻是這貞觀城建立不久,城內各種設施尚未建設完畢。

  臣等考慮到日後會有更多百姓願意移居貞觀城,因此才未設城牆,如此一來,便可方便日後移居的百姓在城中築宅。

  再者而言,乾州道境內的土人尚未開化,兩軍交戰之時仍大多以石質武器作戰,實在不足為懼。而英格蘭人也主要從海上威脅,有那兩座火炮陣地鎮守,外加我大唐戰船出港正麵迎敵,應該也不足為懼。”

  李世民再次點了點頭,將防務圖交給黃玉,讓他送往兵部之後,便打發走所有宮娥太監,轉頭對劉仁軌道:“說吧,有什麽事要私下和朕說的?”

  劉仁軌心中一驚,暗暗佩服陛下的眼力著實了得,當即從懷中掏出李承乾交給他的那封私信,雙手遞了過去。

  李世民接過信函,見函上寫著陛下親啟四字,見其筆鋒,立刻知道這是李承乾親筆所書,於是便給了劉仁軌一個眼神,待劉仁軌退下之後,這才拆開火漆,取出其中厚厚的信紙。

  “父皇,見信如晤,不孝兒承乾叩拜。

  自孩兒出行海上,無有一日不思念父皇。

  今孩兒不負皇恩,雖未尋到師父所言之美洲大陸,但卻巧合中尋到澳洲大陸。

  澳洲大陸雖地處偏隅,但物產極為豐富,願父皇與朝中諸大臣務必加以重視。

  劉仁軌此人文武雙全,雖是年紀輕輕,但卻老成持重,父皇可委以重用。

  ……

  想必長安今已入秋,母後仙逝,還望父皇以社稷萬民為重,多多保重龍體。

  不孝兒承乾再拜。”

  讀完信後,李世民眼中閃過一絲濕潤,未免別人得知李承乾的消息,隨即將信件揉成一團,丟入一旁的熏爐。

  “朕聽說楊明為朕備了一件袋狼皮的大氅,現在何處?”

  劉仁軌起身答道:“回陛下,臣入宮之時,已將乾州道一應土產交與內倉廩,那件大氅此時也應該由內倉廩封存。”

  吩咐人去內倉廩取大氅後,李世民又對劉仁軌道:“楊總管在信中對你很是讚賞,讓朕多多重用,不知你可有何想法?”

  劉仁軌一聽這話,心中喜歸喜,但小腿肚子也是連連哆嗦,忙道:“不敢有何求,隻願以此軀為陛下效忠,為大唐效力。”

  這個回答,李世民很是滿意,更何況劉仁軌對答時不卑不亢條理清晰,確實也讓他印象不錯。

  “劉仁軌聽封,朕封你為乾州道果毅右都尉,協助楊明主管貞觀城防務,賜爵尉氏縣男,食邑三百戶。”

  忽得賞識,劉仁軌自是欣喜無比,當即跪倒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劉仁軌願肝腦塗地,以報陛下今日之恩。”

  李世民讓他起身後,又道:“關於乾州道駐軍細節,你明日直接去兵部和衝兒商議便是,乾州的事情你比較了解,適時提些建議便可。對你的任命,朕今日下午就會讓人上門宣旨,下去吧。”

  劉仁軌走後,方才受李世民之命去拿袋狼皮大氅的小黃門郎就趕了回來。

  李世民接過那件袋狼皮大氅,仔細瞧了瞧,又認真摸了摸,皮子確實是上等的好皮子,但這製工手藝屬實有些拿不出手。

  隻不過李世民一想到這件大氅是由李承乾親手鞣製縫合,心裏便覺得很是得勁。

  不錯,這孩子確實長大了。

  黃玉此時也趕了回來,他不知這件大氅的來由,以為今日李世民是轉了性,笑道:“陛下,這件大氅的皮子老奴怎麽從未見過,隻是這針腳著實粗劣了些,要不老奴拿去找人替您改改?”

  李世民擺手笑道:“不必了,這件大氅,朕覺得不錯,等過段時間,天氣再涼些,就拿出來給朕穿吧。”

  說完這話,李世民便領著黃玉徒步穿過一道道宮門,來到位於肅章門外的六省辦公處。

  六省辦公處很是熱鬧,剛一走近便能隨處聽見爭論,李世民此次乃是微服出行,並未帶著眾多隨從。

  直到走近時,那些行腳的小吏們才發現陛下來了,可他們剛想跪拜,卻被李世民攔住,作了個噤聲的手勢。

  小吏們自然不敢聲張,由著李世民穿廊過棟,來到兵部所在的衙門。

  兵部府衙內,長孫衝高坐主位,其餘官員則分座兩旁,正激烈討論著乾州道屯兵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