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李世民的考題
作者:帝衣戲旦      更新:2020-12-18 22:49      字數:2323
  李世民說一炷香就必須一炷香,太監拿著一根上好的檀香點在正中央,好東西,真的是好東西,連冒出來的煙都直成了一條線。

  周言敬看完考題略想了想,接著便提筆開始寫了。

  楊晨對科舉考試過程沒什麽研究,所以當周言敬落筆的時候無比淡定,可除了楊晨,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的。

  “這麽快就開始動筆?陛下的考題究竟是什麽?”房玄齡驚詫的張大了嘴巴,伸著脖子想看看紙上寫了什麽,但是什麽都沒看清楚。

  杜如晦搖著頭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

  “如此胸有成竹,的確是個良才,但願寫出來的文章也是驚才絕豔之作。”

  楊晨不解的看了他們兩眼,“直接寫有什麽問題嗎?我怎麽覺得你們好像都很驚訝?”

  這種問題,房玄齡理都不想理,一向脾氣好的杜如晦聽得也有些蛋疼。

  一旁的魏征板著臉道:“學子答題,下筆之前便要將思路從頭到尾理順,一般學子拿到考題最少也要端詳一會,像周言敬這般沒一會就動筆的,很少見。”

  原來還有這種講究……

  養成這種習慣,應該是古代沒有橡皮擦和修改液之類的原因吧……

  大殿上不再有人說話,一個個都盯著周言敬的後腦勺,有幾個視力好的眯著眼睛想看他在寫什麽,楊晨也想看,但是瞧不見,不由後悔自己怎麽沒帶望遠鏡過來。

  “房相,杜相,你們倆誰年紀稍微大一點?”

  正看得聚精會神,冷不丁聽見楊晨問自己年齡,房玄齡和杜如晦都愣了一下。

  “你做什麽?”

  楊晨不要臉的道:“老花眼看得遠嘛,你們誰看得見周言敬寫什麽了?”

  話音落下,房玄齡和杜如晦默契的給他翻了個白眼,然後別過頭去不看他。

  楊晨撇撇嘴,隻能再次眯著眼睛努力伸著脖子去看。

  周言敬一直沒停下來,一口氣寫了整整兩張,楊晨的眼睛瞪圓了。

  他還是頭一次看古人考試,雖然他看不清楚周言敬寫了什麽,但是那滿滿當當的兩張紙上,寫出來的字就跟印刷的一樣。

  牛,實在是牛,想想後世大家夥的狗爬字,不得不說,你祖宗就是你祖宗!

  周言敬寫完後明顯鬆了一口氣,放下毛筆後輕輕吹了吹,又仔細看了看,這才站了起來。

  “陛下,學生已經寫完了。”

  大殿上不約而同出現一道抽氣聲,所有人紛紛望向那支還燃著的香,煙氣嫋嫋,但是卻還沒燃完,短短一炷香的事情,周言敬居然真的把考題寫完了?

  房玄齡和杜如晦已經有些不淡定了,就連邊上自製力一向很好的魏征也目光複雜起來。

  往常學子考試大多需要好幾個時辰,像周言敬這般能洋洋灑灑在一炷香內寫兩張紙的,實屬罕見。

  因為周言敬動作實在太快,大殿內的大臣幾乎都不怎麽看好他。

  慢工出細活,做文章更是要講究細致,如此急文,質量能好到哪裏去?

  李世民也沒想到周言敬居然在一炷香不到的時間裏寫完了,將信將疑拿過答紙看了起來。

  楊晨目光緊緊鎖在李世民的身上,不由有些緊張起來。

  偌大的含元殿落針可聞,楊晨上朝這麽多次,還是頭一回覺得腦門上有根繩箍緊了似的,李世民一直沒說話,底下的官員就都憋著氣等著。

  楊晨偷偷看了眼周言敬,見他老神在在的,跟剛開始比起來,現在倒是淡定的不像話。

  究竟考題是什麽?

  楊晨心裏難受,其他人也不好受。

  房玄齡按捺不住了,出列道:“陛下,如何啊……”

  杜如晦差點被房玄齡這幾個字嗆死,有你這麽直接的嗎……

  “陛下,周言敬寫的什麽?”楊晨也跟著出去了。

  杜如晦:“……”

  還真是一個比一個直接。

  李世民沒鳥他們,依舊認真的在看文章。

  雖然李世民沒說話,但是臉上也沒生氣的神情,楊晨心下稍稍鬆了一口氣。

  約莫過了一刻鍾,李世民才放下手中的答紙,看向周言敬,道:“周言敬,這都是你自己想的嗎?”

  說這話的時候李世民還瞟了眼楊晨,這一個眼神看的楊晨莫名其妙的。

  關他什麽事,他可是老老實實的站著呢!

  周言敬拱手道:“陛下,這都是學生自己的想法。實不相瞞,學生今日也是到了大殿之上才知道陛下要考學生學問。”

  李世民眼中一閃而過的詫異。

  原本他還以為楊晨會為了讓周言敬過關特意提點一下,沒想到他居然連今天是殿試都沒說。

  想到這個,李世民滿意的看了眼楊晨。其實楊晨就算跟周言敬說了,甚至幫他額外補課,李世民也是沒意見的,但是楊晨什麽都沒說,那就更好了,不僅能讓測出周言敬最真實的水平,也說明楊晨心裏是有他這個皇帝的。

  李世民繞著彎在心裏誇了一番楊晨,可實際上楊晨隻是單純怕周言敬驚慌過度發揮失常……

  “嗯,黃玉,拿下去給諸位愛卿們看看吧。”

  房玄齡早就等不及了,等黃玉一拿下來就急急的看了起來,楊晨立刻湊了過去。

  隻看了一眼題目,倆人便驚恐萬分的對視一眼。

  陛下也忒狠了,居然拿五姓七宗為題!

  這題表麵上是以五姓七宗為代表的門閥為題,可實際上卻是考察答題者是否能準確到位的揣摩聖心,而且與此同時還要能精準分析世家門閥,二者缺一不可,而這兩者結合起來,其實就是入朝為官的基本要求。

  為官者,不僅要能懂得上意,也更要洞若時事,否則就在官場上混不長久。

  所以這道題基本就是在考察周言敬是否有為官的天賦。

  越來越多的官員圍了過來,答卷也在各人手中一一過目。

  待所有人都看過之後,對周言敬的看法就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陛下,周言敬身為一個白衣卻肆意評論朝堂局勢,比如文中的頹勢積弱,門閥勢大,此乃妄言之論!朝廷何時積弱,門閥又何時勢大!”

  不等有人反駁,周言敬便自己擰起了眉頭,轉過身看向說話那人,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學生並未妄言,朝廷積弱的前提乃是門閥勢大,世間萬物陰陽平衡,一方勢大便有可能造成另一方勢弱,這個道理難道不對嗎?”

  喜歡開掛在大唐請大家收藏:()開掛在大唐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