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陝北的山路
作者:常山趙龍      更新:2020-12-23 04:16      字數:4847
  回到家裏麵之後,這輛自行車,簡直就出了一個寶貝,

  放在門口,怕丟了,就推進來放到院子裏麵,

  可是,放到院子裏麵,還覺得不保險,

  趙秋燕和丈夫,出去在附近的商店,買了一個鐵鎖子,鎖到了院子的牆角。

  晚上,睡覺之前,趙秋燕害怕,自行車丟,開著窗子睡覺……

  可是,剛熄滅了房子裏麵的燈,趙秋燕就感覺,好像院子裏麵有人進來了一樣,

  她猛然間,又開了房子的燈,坐了起來。

  當丈夫萬裏看到,趙秋燕坐立不安的時候,

  他就提議,幹脆把那輛自行車,推到睡覺的臥室裏麵來,

  不然的話,一晚上,可能妻子都睡不踏實。

  於是,萬裏便起身,一邊穿衣服,一邊說道:

  原本想著,買個自行車,你就方便了,

  可是,沒有想到,我發現買了自行車回來之後,你竟然坐立不安,晚上睡覺,都睡不著了。

  趙秋燕躺在床上,豎著耳朵,她非常尷尬的,說道:

  也不知道,咋回事兒,把那輛自行車,放在院子裏麵,我總感覺,會有小偷過來,把這輛自行車偷走,

  所以,還是你說的,把那輛自行車,推到臥室裏麵放著,我才安心。

  萬裏穿好衣服之後,推開門,把那輛自行車,從院子裏麵推了進來,直接推到了臥室的床邊上。

  可是,睡覺的時候,趙秋燕卻把鎖子拿出來,再次將那輛自行車,給鎖到了床的腿上。

  看著眼前的一幕,丈夫萬裏哭笑不得,調侃著妻子趙秋燕,說道:

  “我的天,自行車都推進了臥室裏麵,你還怕小偷,給你偷走,還不放心,拿了一個大鐵鏈子,把自行車鎖到這張鋼絲床的床腿上。”

  當趙秋燕將這輛,鳳凰牌的自行車,鎖好之後,她才安心躺在了床上,嘿嘿笑著對丈夫萬裏,說道:

  現在啊,咱們家,最值錢的家當,可就是這輛28加重鳳凰牌自行車了,

  要是,這輛自行車,丟了的話,

  說實話,我真的想哭的心,都有了。

  聽著妻子趙秋燕的話,萬裏突然特別內疚,感覺自己工作了這麽多年了,還不能提供給妻子,特別好的物質生活,

  於是,他便看著妻子,說道:

  希望有一天,我好好努力,能夠掙更多的錢,回來改善你和孩子的生活條件。

  其實,趙秋燕對生活條件的要求,並不高,甚至說比較低,

  而趙秋燕之所以擔心,這輛自行車會丟失,

  她覺得,這輛自行車,真的是太貴了,花費了她和萬裏幾個月的工資,

  要是,丟了的話,真的是損失太大了。

  聽著萬裏的話,趙秋燕嘿嘿笑著,說道:

  咱們石油工人,每個月,還掙工資呢,相比在老家種地的那些農民來說,已經夠幸福的了,你就不要胡思亂想了,可千萬別幹那些違法的事情。

  90年代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有一部分石油工人,偷偷的把鑽井隊上的物資,偷出來,賣給當地的人。

  所以,趙秋燕提醒萬裏,千萬不要搞這種違法的事情,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哪怕窮一點,都沒有關係,一定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第2天早晨,從床上爬起來之後,趙秋燕第1件事情,就是看一看,那輛鎖在床頭的自行車,是否完好無損。

  隻見,當趙秋燕看到,那輛鳳凰牌自行車,完好無損,嶄新的,還在床頭的時候,

  她高興的坐了起來,一邊將那輛自行車推出房間之外,一邊對正在睡覺的萬裏,說道:

  你把孩子看著,我推著自行車,出去練一練,為將來的上下班,先打好基礎。

  丈夫萬裏翻了個身子,和兒子龍龍繼續睡覺,根本就沒有搭理趙秋燕。

  隻見,趙秋燕推著那輛鳳凰牌自行車,出了房間之後,

  她便朝不遠處的燈光球場,走去。

  周圍的馬路,雖然也多,

  但是,由於鑽井一處,是建設在半山腰上,

  所以,馬路不是上坡,就是下坡,根本沒有比較平的地方,來供趙秋燕練習自行車,

  所以,趙秋燕便來到了鑽井一處,唯一一塊,比較平的地方,那就是燈光球場。

  眼前正是早晨,燈光球場裏麵,打籃球的人,並不是很多,

  再加上,周圍的門球場,還有一片空地,

  所以,趙秋燕就騎著自行車,繞著眼前的籃球場和門球場,練手。

  由於,趙秋燕個子比較高,

  所以,她騎眼前的二八加重自行車,並不是很吃力。

  隻見,當趙秋燕騎著這輛自行車,繞著眼前的燈光球場和門球場,轉圈的時候。

  不遠處,出來鍛煉的老人們,看著趙秋燕的這輛嶄新的自行車,紛紛議論紛紛。

  那個時代,自行車還是稀罕物,有誰家買了一輛嶄新的自行車的話,都會被周圍的人給羨慕。

  而且,趙秋燕騎著那輛自行車,在眼前的燈光球場,轉了好幾圈之後,

  她覺得,自己的技術,已經不錯了,

  於是,她便騎著自行車,開始練習上坡和下坡。

  下坡的時候,還倒是好,趙秋燕隻要掌握刹車,就能夠控製好車速,

  可是,上坡的時候,就難了,

  趙秋燕覺得,從大坡底下,騎到大坡上麵,簡直累得要命。

  當趙秋燕練到,早晨10點的時候,她便騎著自行車,去甘泉縣縣城了。

  趙秋燕準備去甘泉縣縣城,買點肉和菜回來,給丈夫和兒子包餃子吃。

  平時,走路的時候,從鑽井一處基地,抵達甘泉縣縣城,得半個多小時,

  可是,當趙秋燕騎上自行車,一路風馳電掣,她竟然隻花了10分鍾不到,就抵達了甘泉縣縣城。

  而且,當趙秋燕買了肉和菜之後,她將東西放在自行車前麵的籃子裏麵,感覺非常的輕鬆,不像以前,每次買了東西回來的時候,提著非常的重。

  有了這輛自行車之後,趙秋燕感覺,生活方便了很多,至少去哪裏,快速了很多。

  而且,這輛自行車,也成了一家三口的代步工具,

  不管去哪裏,要麽是丈夫萬裏在前麵,騎著自行車,趙秋燕坐在後麵,而孩子則坐在自行車的大梁上。

  要麽,就是趙秋燕在前麵騎著自行車,丈夫坐在後座上。

  當年,一家三口人騎著自行車,就相當於現在,一家三口人開著汽車一樣的有範兒。

  轉眼,到了丈夫上班的日子,

  趙秋燕騎著自行車,帶著丈夫,來到了鑽井一處對麵的馬路邊上,等待著從延安市發往南邊的大巴車。

  萬裏在上車的時候,叮囑趙秋燕,將來上班路上,騎自行車一定要注意安全的,說道:

  說實話,趙秋燕,咱們家,自從買了這輛自行車之後,你每天就騎著自行車,來來回回,雖然很方便,但是,也要注意安全,

  畢竟現在,路上的車,也多了起來,

  萬一,發生一個碰撞的話,那麽,可就完蛋了。

  趙秋燕讓丈夫萬裏放心,不要操自己的心,工作注意安全,說道:

  你就放心地,去工作吧,我肯定會注意的,

  而之前,我騎自行車,之所以騎得快,是因為我是一個急性子,自行車騎慢了的話,心裏麵著急,

  可是現在,如果上班去的話,我肯定會慢慢騎的,

  畢竟,路程比較遙遠,

  如果,騎自行車,騎得太快的話,很容易沒有體力的。

  聽到這裏,丈夫算是放心了,

  他上了車之後,一邊給妻子趙秋燕招手,一邊讓她趕緊回去,說道:

  “好了,你趕緊回去吧,不要在馬路上繼續待了,畢竟,馬路上車很多……”

  那個時代的陝北黃土高原上,在這個小縣城裏麵,隨著經濟的發展,馬車,牛車,三輪,蹦蹦車,手扶拖拉機,逐漸多了起來。

  尤其是遇到趕集的時候,人更是多,這種車,更是多。

  當趙秋燕回到家裏麵的時候,她剛好碰上了,來自己家裏麵通知自己去上班的,人事科科長高小濤。

  隻見,當趙秋燕看到,高小濤的時候,她非常驚訝的,說道:

  高科長,你怎麽親自過來了啊?

  高小濤手裏麵,拿著一張通知單,她告訴趙秋燕,說道:

  趙秋燕,你被分配到了距離,咱們鑽井一處基地,最近的747鑽井隊,到時候,你去上班的時候,騎著這輛自行車,就夠了。

  由於,趙秋燕買了這輛自行車之後,就經常在鑽井一處基地裏麵,到處騎著自行車練手,

  所以,也成了一道風景,

  高小濤在辦公室上班的時候,她透過窗戶,也看到了在馬路上練習自行車的趙秋燕。

  當趙秋燕從高小濤手中,接過通知單之後,她高興的說道:

  高科長,那真的是太感謝你了啊。

  高小濤一邊和趙秋燕握手,一邊告訴她,說道:

  等明天的時候,鑽井隊會派來一個小夥子,帶你去上班,

  到時候,隻要你把路記著,就可以了。

  當高小濤離開之後,趙秋燕便拿出打氣管,給那輛自行車把氣打足,

  並且,給輻條上了機油,還非常仔細地,檢查了自行車的刹車情況。

  第2天,當趙秋燕送孩子龍龍,去鑽井一處子弟學校,上學之後,

  她就跟著鑽井隊派過來的小夥子,去上班了。

  由於,鑽井隊派過來的小夥子,是一路步行,而趙秋燕騎著自行車,

  所以,趙秋燕便把那個小夥子,帶在後座上,朝著鑽井隊駛去。

  747鑽井隊,距離鑽井一處基地不遠,

  隻要,在馬路上,騎行個20分鍾,然後接著拐進一條小路,就能看到了。

  一路上,趙秋燕騎著自行車,載著那個小夥子,在馬路上疾馳,

  當他們進了,那條小路之後,趙秋燕才從自行車上下來。

  這個時候,趙秋燕看到的是一條,崎嶇的,非常大的山路。

  鑽井隊的小夥子,建議趙秋燕將自行車,放在山下老鄉的家裏麵,

  這樣子,將來,她下班之後,就可以騎著這輛自行車,回去了,

  可是,趙秋燕覺得,自己把自行車,放在老鄉家裏麵,不放心,便推著那輛自行車,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到了747鑽井隊。

  由於,鑽井隊的領導,也聽說過女技術員趙秋燕,

  並且,特別的佩服女技術員趙秋燕,

  所以,當他們看到,推著自行車的趙秋燕,出現的時候,熱烈的歡迎著趙秋燕,

  畢竟,趙秋燕他們這一批鑽井工人,可是在新疆克拉瑪依戈壁灘上,工作了10年時間的。

  再加上,趙秋燕是最早一批,畢業於長慶石油學校的高材生,

  所以,很受大家的尊敬。

  隻不過,當大家看到,趙秋燕竟然推了一輛自行車,從崎嶇的山路上來的時候,大家也是被震驚了,

  因為,趙秋燕是第1個把自行車,從那條崎嶇而陡峭的山路上,推上來的人。

  當趙秋燕抵達了鑽井隊之後,她非常尷尬地,將自行車放到了鑽井隊旁邊一個鐵皮房子的後麵,然後走進了鑽井井場。

  隻見,還沒等趙秋燕給大家做自我介紹,在場的所有人,就歡迎著趙秋燕。

  在眼前這個鑽井隊,趙秋燕29歲的年齡,處於中遊,不算大,也不算小,

  但是,在鑽井技術方麵,趙秋燕絕對是頂呱呱的,高技術人員。

  可是,當趙秋燕正兒八經的,在眼前的鑽井隊上班之後,

  她卻發現,自己在新疆克拉瑪依戈壁沙漠裏麵,所累積起來的鑽井技術,有一部分在這裏是用不上的,

  畢竟,兩邊的地層不同,

  而且,地理條件差距,也比較大。

  於是,趙秋燕又從頭開始學起,特別注重學習,眼前陝北的地層知識,以及相關鑽井的知識。

  下了班之後,趙秋燕推了那輛自行車準備下山。

  可是,鑽井隊的領導,擔心趙秋燕下山的時候,會連人帶車,都從山坡上滾下去,便派了兩個小夥子,幫助趙秋燕一路,將那輛自行車,從鑽井隊,給抬到了山坡下麵。

  看著眼前的一幕,趙秋燕十分尷尬,

  她覺得,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了,

  而趙秋燕又是一個,特別不喜歡麻煩別人,給別人帶來頗煩事情的人。

  隻見,當趙秋燕下到山坡之後,她心裏麵就有一個主意,準備趁著有時間,從老鄉那裏借一把鐵鍬,然後把眼前的這個崎嶇的山坡的小路,給修成一條,能夠讓自行車來回上下的山路。

  第2天,來上班之後,趙秋燕說幹就幹。

  因為,工作不是很忙,

  所以,趙秋燕便拿著鐵鍬,開始修這條,鑽井隊到山下的小路。

  與此同時,當鑽井隊的工人們看到,趙秋燕一個女人,既然修路的時候,

  他們也加入到了隊伍當中,幫助趙秋燕一起修路。

  在鑽井隊,所有鑽井工人的努力之下,僅花了幾天時間,就把那條從鑽井隊到山坡下麵的路,給修成了。

  當這條路修成了之後,趙秋燕推著自行車,就能夠非常容易的,從山下抵達鑽井隊了。

  而下了班之後,趙秋燕騎著這輛自行車,非常容易的一路下坡,直接從鑽井隊來到了山下麵,接著又走過小路,抵達柏油路路,直接回到了鑽井一處基地。

  因為,這條山路的修成功,讓趙秋燕回家的時間,縮短了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