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八百裏秦川
作者:常山趙龍      更新:2020-12-18 04:13      字數:4804
  當技術比武開始之後,那些外國鑽井隊的石油工人看到,長慶鑽井隊的石油工人,身材矮小,身材單薄,穿的破破爛爛的時候,

  他們並不把長慶鑽井隊的石油工人,放在眼裏。

  與此同時,當長慶石油鑽井隊的工人們,麵對眼前這些人高馬大,裝備齊全,科技先進的外國鑽井隊石油工人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怯場,而是努力的發揮著。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幾輪比賽之後,趙秋燕所帶領的長慶鑽井隊,不僅完美的戰勝了眼前這些外國鑽井隊,而且還取得了第1名的好成績。

  經過比賽之後,趙秋燕和她的隊友們,也總結出來了,眼前這些裝備齊全,科學先進,人高馬大的外國鑽井隊,他們全部都是紙老虎,雖然看上去很威風,幹起活來,效率低下,而且沒有一點拚命的精神。

  當趙秋燕他們團隊,滿載而歸的時候,隊長熱情的接待了趙秋燕。

  這次,去克拉瑪依參加鑽井技術比武,30343鑽井隊,派出去了三名隊員,他們分別是鑽井技術員趙秋燕,萬裏,還有鑽井工人王長明……

  隻見,當隊長看到,趙秋燕,萬裏,王長明他們三個人,從大卡車上麵下來的時候,30343鑽井隊的石油工人們,拿著大紅花衝上前去,給他們三人帶在了胸前。

  與此同時,隊長更是握著趙秋燕的手,誇讚著她,說道:

  “趙秋燕,真的沒有想到,這次,以你為代表的,咱們長慶鑽井隊,去克拉瑪依市參加鑽井技術大比武,你們不僅完美的戰勝了,那些囂張的外國鑽井隊,而且還取得了技術比武的第1名,真的是後生可畏啊。”

  指導員更是給趙秋燕豎起了大拇指,表揚著她,說道:

  “趙秋燕,你真是咱們鑽井工人的典範啊……”

  這個時候,當趙秋燕聽到,隊長和指導員,都誇讚著自己的時候,

  她趕忙把所有榮譽,都放到了兩位隊友的頭上,說道:

  “隊長,指導員,謝謝你們的誇獎,其實,這次咱們長慶鑽井隊,之所以能夠取勝,主要是因為,我的隊友,發揮的好……”

  這個時候,技術員萬裏,在旁邊看著隊長和指導員,說道:

  “隊長,指導員,你們兩人不知道的是,那些外國鑽井隊,一個個看上去威風凜凜,其實,全部都是紙老虎,他們幹活的時候,根本就沒有咱們長慶鑽井工人,那種不怕死的精神……”

  鑽進3班的司鑽王長明,更是在旁邊雄赳赳氣昂昂的,說道:

  “咱們長慶鑽井人,寧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與此同時,隊裏為了表彰趙秋燕,特意給趙秋燕,放了20天的假期,讓她回家去探親。

  隻見,當趙秋燕聽到,隊長讓自己回家去探親的時候,她激動的跳了起來。

  畢竟,趙秋燕這次來新疆克拉瑪依鑽井隊,參加油田大會戰,

  她已經有一年半時間,沒有回家探親了。

  而且,這一年半的時間,對趙秋燕來說,特別的漫長,

  畢竟,她是陝西人,來到新疆這個遙遠的地方,有好多的不適應。

  就這樣,趙秋燕收拾好包裹之後,她踏上了回家探親的路。

  從克拉瑪依鑽井隊,回到陝西寶雞的老家,路途極其遙遠,而且非常的艱難。

  隻見,趙秋燕首先,坐著大卡車,從眼前的克拉瑪依戈壁灘上出去,抵達了克拉瑪依市。

  接著,趙秋燕又坐大巴車,從克拉瑪依市,抵達了新疆的首府,烏魯木齊市。

  在抵達了烏魯木齊市之後,趙秋燕等了一天一夜,才等上了,從烏魯木齊發往陝西省省會西安的火車。

  而那個時候,因為坐車的人很多,臥鋪票並不好買,

  在一個,趙秋燕覺得臥鋪票,太貴,她也舍不得買,

  於是,趙秋燕便買了一張硬座的票。

  就這樣,趙秋燕在火車上,坐了7天7夜,從新疆烏魯木齊市,坐到了陝西省西安市。

  那時的火車,都是綠皮汽車,不僅速度慢,而且走走停停。

  隻見,當趙秋燕從火車上下來之後,她看著西安火車站的出站口,感覺自己,路都不會走了。

  畢竟,趙秋燕在火車上,坐了7天7夜,

  她那種痛苦程度,可想而知。

  從西安火車站出來之後,趙秋燕呼吸著新鮮的空氣,聽著周圍的鄉音,她感覺格外的熟悉和親切。

  此時,已到了下午,沒有從西安市,抵達寶雞市的大巴車,

  於是,趙秋燕便找了一個最便宜的招待所,湊合著,住了一晚上。

  第2天一大早,趙秋燕就來到了玉祥門。

  80年代中後期,玉祥門那裏,是一個汽車站,有好多發往陝西省各地的汽車。

  當趙秋燕坐上了,從西安市發往自己家鄉,扶風縣的大巴車之後,

  她的心,再也平靜不下來了。

  畢竟,這次,是趙秋燕離開家,時間最長的一次。

  而且,相比之前趙秋燕去的地方,隴東高原和陝北黃土高原來說,

  她現在,可是去的祖國的邊陲,新……疆。

  在大巴車上,雖然趙秋燕很困,

  但是,一路上,她都激動的,欣賞著窗外的風景。

  相比新疆克拉瑪依戈壁灘上,那種荒涼的風景來說,800裏秦川,簡直鬱鬱蔥蔥,到處都充滿生機。

  與此同時,趙秋燕也非常納悶的,在心裏麵想:

  真是太奇怪了,為什麽有著良田的地方,地底下沒有石油,

  而那些一毛不拔的地方,卻石油儲量豐富呢?

  隻見,當大巴車在低速上,行駛了大概5個多小時之後,終於抵達了趙秋燕的家鄉,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

  隻見,當趙秋燕抵達了扶風縣之後,

  她第1件事情,就是去車站旁邊的飯店,吃了一碗自己最喜歡吃的,家鄉美食,扶風哨子麵。

  隻見,當那一碗美味的岐山臊子麵,吃到嘴裏麵去的時候,

  趙秋燕感覺,這就是世界第一美食。

  對於從小吃麵長大的趙秋燕來說,她不喜歡吃肉,也不喜歡吃炒菜,隻要上頓下頓有麵條,就行了。

  當趙秋燕狼吞虎咽的,把那碗岐山臊子麵吃完之後,

  她也把湯,給喝的一幹二淨。

  接著,趙秋燕又從縣城,坐了一個蹦蹦車,抵達了他們村,所在的鄉鎮,建和鄉。

  就這樣,趙秋燕在建和鄉,下車之後,她終於看到了,不遠處自己從小長大的那個村子,趙家村。

  從建和鄉到趙家村,再沒有任何的車輛了,

  於是,趙秋燕便背著一個大包,她快步的朝趙家村走去。

  像往常一樣,當趙秋燕走到,村口的時候,她來回張望著,生怕母親在這周圍勞動,

  畢竟,趙秋燕他們家的地,距離村子,可是非常近的。

  這個時候,正是秋收農忙的季節,

  村裏麵的人,大部分都在地裏麵勞動,待在家裏麵的人,並不是很多。

  隻有一些上了年齡的老太婆,坐在門口休息著。

  隻見,當那些老太婆看到,趙秋燕千裏迢迢,風塵仆仆的回來的時候,

  他們都高興的拍著手,說道:

  “趙秋燕,你可回來了啊,你不知道,你爸爸媽媽,每天想你的,經常在村口的西頭看你呢……”

  那個時代,沒有電話,也沒有網絡,

  所以,趙秋燕和家裏麵通信的方式,主要就是寫信。

  可是,寫信的速度,真的是太慢了,

  趙秋燕從新疆,寫好一封信,郵寄回去,得一個月,

  而當父母收到,趙秋燕的信之後,再給她回一封信,也得一個月。

  就這樣,趙秋燕靠著寫信的方式,和父母交換一次信息,至少得兩個月時間。

  隻見,當趙秋燕聽到,村子裏麵的老奶奶說,父母特別想自己,天天去村子的西口,盼著自己回來的時候,

  她心裏麵,非常難受的,說道:

  “自己這個當女兒的,太不孝了,都長大了,還讓父母這麽擔心……”

  隻見,當趙秋燕走到他們家門口的時候,

  她看到大門緊鎖,顯然,父母出去地裏麵幹活去了。

  於是,趙秋燕便把自己背著的大包,放到了家門口,朝自家地裏麵走去。

  可是,還沒等趙秋燕走兩步,突然看到不遠處母親,背著一個大背簍,走了過來。

  隻見,當趙秋燕的母親看到,女兒真的回來了的時候,

  她高興的衝了過來,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道:

  “趙秋燕,真的是太巧了,我估摸著,你這段時間要回來,你果然,回來了啊……”

  這個時候,不遠處趙秋燕的父親,拿著鐵鍬,從後麵走了上來,

  他看著女兒,非常激動的,說道:

  “趙秋燕,你母親今天在廚房,做飯的時候,突然之間,看到牆上,爬過去一隻蜘蛛,然後,你母親當時就判斷,你要回來了……”

  在那個時代,陝西關中,流行這一個有意思的傳說,

  就是,當親人看到有蜘蛛,從自己灶房爬過去的時候,就代表他們家有信息,有親人歸來。

  趙秋燕母親衝上前去,抱著女兒,一邊流著眼淚,一邊說道:

  “我和你爸爸,在地裏麵幹活,我想,我們該回去了,因為我感覺到,你應該回來了,果不其然,我和你爸爸回來的時候,看到你站在門口……”

  趙秋燕的父親,一邊用鑰匙打開房門,一邊讓女兒趕緊回家裏麵休息,說道:

  “孩子,你從新疆回來,一定特別累吧,畢竟,火車上可要坐很長時間了……”

  這個時候的趙秋燕,回到家裏麵,走進熟悉的大院,

  她聞著鄉土氣息,以及看著眼前熟悉的情景,

  她絲毫感覺不到累的,說道:

  “爸爸,媽媽,隻要能夠回到家裏麵,我感覺不到一點累……”

  說著,趙秋燕就從包裏麵,把自己從新疆帶回來的一些特產,拿了出來。

  那個時代,因為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陝西關中人好多,不僅沒有吃過葡萄幹,就是連葡萄幹是什麽,都沒有見過。

  隻見,當趙秋燕把自己從新疆,帶回來的葡萄幹,無花果幹,以及各種各樣的美食,還有衣服拿出來的時候,

  趙秋燕的父親和母親,瞪大了眼睛,非常好奇的,問道:

  “孩子,你這都是從新疆,帶回來的什麽東西啊?”

  隻見,當趙秋燕看到,父母親並不認識,自己帶回來的無花果,葡萄幹,巴旦木,紙皮核桃,等等東西的時候,她便給他們一一介紹著。

  正在這個時候,趙秋燕的弟弟妹妹們,也都放學回來了。

  隻見,當趙秋燕的弟弟妹妹們,放學回來之後,

  他們看著遠道而來的姐姐,竟然拿了好多,他們沒有見過的零食的時候,

  他們衝上,吃了個美……

  往常一樣,趙秋燕回來之後,都會給父母親,以及弟弟妹妹們,買好多東西。

  與此同時,趙秋燕這次回來的時候,還拿回來了,自己在新疆克拉瑪依工作的時候,所掙的錢。

  趙秋燕這次回來,還有一個重大的任務,

  就是,她想用自己掙的這些錢,把家裏麵一些老舊危房,給拆了,

  然後,在後麵的地方,蓋一棟嶄新的房子……

  80年代中後期,在陝西關中農村,大部分農村人的房子,都是土坯房,

  就是磚頭房子,也特別的少。

  由於,今年雨水豐富,

  所以,趙秋燕他們家的土坯房,被水衝刷,有好多房子,看上去都不結實了,

  甚至,趙秋燕的父親,找了好多根很粗的木樁子,將一些看上去,馬上就要倒塌的房子牆壁,給頂著。

  隻見,當弟弟妹妹們,吃著趙秋燕從新疆帶回來的,美味零食的時候,

  趙秋燕則從自己的衣服裏麵,剪開了一個口子,把藏在裏麵的錢,拿了出來,交到了父母親的手裏麵,說道:

  “爸爸媽媽,這是我去新疆工作掙的錢,你們拿著看,再加上,以前我掙的錢,能不能把咱們家這幾棟危房,給拆了之後,蓋一些磚頭房子……”

  這個時候,當趙秋燕的父母親看到,女兒把自己辛辛苦苦掙的血汗錢,一分不花的拿出來,給他們,讓他們蓋房子的時候,

  他們老兩口,感動的流下了眼淚,說道:

  “孩子,你真是一個懂事兒,並且孝順的女兒啊……”

  趙秋燕的父親,擁抱著女兒,一邊擦著眼淚,一邊指著他們家這些危房,說道:

  “孩子,你說的對,是該把這些危房,給推倒之後,重新蓋一些房子了,隻不過,我們可以蓋一間磚瓦房,剩下的,我們打土胚子,繼續蓋泥土房,那樣子,還能節省錢……”

  隻見,趙秋燕搖搖頭,她很有眼光地告訴父母親,說道:

  “爸爸媽媽,你們可不要蓋那種,土坯房子了,現在,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也在發展,而且,大家都越來越有錢了,肯定這種土坯房,要淘汰了的,將來,咱們村子裏麵的大部分村民,肯定都會蓋那種磚瓦房,並且,還有可能住上二層小洋樓的……”

  因為,趙秋燕是這個家庭裏麵,唯一走出去的一個中專生,

  所以,她的眼界,相比父母,以及弟弟妹妹們來說,要開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