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作法
作者:珖紋魚      更新:2020-12-18 02:53      字數:2392
  那日,監押船隻在河邊漂浮,波濤把岸池打出轟轟響聲,那河邊蚌殼都拍打出百米外的街道上,螃蟹都落在屋子上麵。清晨起來,楚峰看見街道上麵,很多人撿了一籮筐螃蟹。

  船殼磨破一洞口,岸壁粉碎,風把船的桅杆攪斷成八塊。監押船得在這裏修理。青龍鎮往下的河流處,漂浮幾千隻小型漁船,沉在水中,附近村落倒塌了十萬家房屋,波及範圍五十萬裏方圓。

  狂風一路席卷去了碧海門方向,雄劍山峰樹木一株不剩,全都卷走,漂浮進海中。風一路而去,在黑狐城更加凶猛,把迷霧島最北麵角落,撕開一道口子,岩漿噴出,地下冒出一陣白氣,猛烈燃燒起來。迷霧島之後,風去噪音海,卷起水龍卷成千上萬,最後,在這邊沉入水中,海麵漂浮億萬生靈。

  青龍鎮附近損失了千家房屋,都在修繕中。此等狂風多年不見。韓公德聽聞鎮內子弟要聯手驅趕老武師年某,隻因他與眾多弟子在水注經上麵的意見不合。這些這子弟不喜歡年某的傳授,覺得他荒唐可笑,就讓家中的父母與鎮中的童子堂的長者說,驅逐年某刻不容緩。

  年某家來自青龍鎮外,青稞鎮這代,位居北方,毗鄰這青龍鎮的名山夫子山,山下是孔河。家中有幾處宅院,依山建造,知道弟子的預謀,並不寒心,他已經七十六歲,白發蒼,皺紋深,早該回去贍養。年某曾教授楚峰等人。

  楚峰自以為這老師傅並不太差,可現在子弟作法,他也不太清楚,心中惦念這火經十七章,哪裏有心思去管轄小兒之事情。這些子弟都不到十歲,可聰慧的程度,怕是楚峰當年所不及。

  楚峰不管不問,這邊非他所能夠插手的,何況早年青龍鎮更換武師的次數,多如牛毛,沒想到年武師在這個年紀了,要給弟子們趕走。

  年武師並不氣憤,家中不在這邊,走是理所當然的。在院子中發脾氣,道:“我走就是了。”曲長老笑道:“老年,走是要走,你也這般歲數,比我還大十多歲。我過幾年也走了。”

  年武師笑道:“你走不走,與我無關係。”門口來了一人,是的韓珍,聽說年老伯要回家去,就特來送行,進來門看見曲長老,拜見一二。

  韓珍道:“老師傅,別走了,我這邊少人。”年武師咆哮道:“我誓不與你這人為伍。”說的一個理直氣壯,麵冒星光。韓珍震驚萬分,道:“師傅,這脾氣為何這麽大?鄰居都聽見了,多麽的不好聽。”

  年家道:“聽見了怎麽樣,我在這裏頂天立地,在這胡同內居住,每天我跑十多裏去給他們傳授本事,一口一口說,聽見人何止鄰居幾家,千萬家都聽了,何種怕?你這些孩子都怎麽了,不聽老人話了。”

  韓珍道:“這些年這世道變化快,老三樣都不頂用了,你不見那五道門來的才子們,出手成法,縮手成章。”

  年家道:“這是天賦不同,天賦不同自然造化不一,你說這些孩子,有幾個有天賦的,在我手中教導出來的人多的很,我不差這一代人。”

  韓珍道:“老師傅,曲長老你們都知道,這些孩子各個都是手中寶,還是人不服你的教導,要是服氣得跪下求教。”

  年家道:“這話不假,往年都是行跪師禮數,這些孩子,不下跪也罷了,竟然還要驅趕我這麽辛苦的人。天理何在,天理何有,拜師不下跪,到老一場空。”

  曲長老在一邊,要有話說,隻是不好意思,在修盟之中,此番禮數早就統一廢除,這個年家的,此話讓他也略有接受不了,就道:“都是老黃曆,別提這些禮數,而今,天下的人都知道,見麵問聲好,點個頭,實在不行,彎個身。”

  年家道:“話是此話,可我要求他們這麽做,是對他們好,你不知道,這麽下去,可是危險。”

  韓珍覺得身體不舒服,從瓷瓶中拿出來一枚養神丹藥,口服下去。年武師與曲長老還在聊天,韓珍回去辦事。聽說昨夜的風大,把窗戶給吹開,屋子內積攢了一地水,正在清理之中。

  公德在修盟聽說此事,並不說話,就讓人送年武師千八紋銀,不在過問這事情。公德出來修盟,坐這出鎮的馬車,要去拜訪那無敵門新來的門主,那人早也邀請公德,三封飛鴿傳書,才召喚他來。

  老的副門主還是張恒,那月娘哭的眼淚嘩啦,要車子帶著回家,誓死不來無敵門,要在湖皇城外麵的月居居住,這地方是月家的寶地,四周山色從容,滿地黃金土,到處是梨園,風一吹,山峰彈神曲,光一照,大地蒙靈韻。

  正門主在紫煙城中過來,一嘴的喊著公德兄長,公德兄短,把韓公德揣在心口一般,送了他一斤人參。公德不敢收,就讓人送回去。那正門主是秦家的家丁,往年在秦府掛號,一來一往,勾搭了秦府的秦子霜的幹女兒,改了秦姓,傳授了他家的法術,修煉了五十多年,膝下兒女一對,留在紫煙城附近生活。

  這秦四海精通兵法,每日傳弟子兵書三卷,翻過來講過去,把弟子們都培養的精通謀略。那柳家的子弟,都要送去青門修煉。秦四海左右招攬,把幾個人都攔在身側,要送去紫煙城那邊,有個山門叫神兵門,專門培養克敵之術法,殺人之技巧,用心之寶術,滅魂之法則。

  因為他是家丁出身,對這些貧困弟子都略有照撫,心中早就盤算一二,要招幾個弟子,拿來培養,其他的幾個長老還沒有這個消息,不知道門主的揣摩。副門主早就見過門主,那日派去通信的玉長老,知道這門主的出身,知道有幾個鄰居曾經嘲諷,告知了門主,門主並不理會。

  玉長老實話實說,這家丁往年在紫煙城東麵的古猴鎮居住,家中都沒有米缸,父母都是東家一口飯,西家一口飯,把孩子養大的。這事情隻有玉長老知道,他一路回去,路過山中老伯打聽了出來。

  那老伯是這秦四海的舅舅,悉知他的人品,道:“四海一生都吃苦,在這秦家做事情,也沒有少給我好臉看。我與他早斷了。”玉長老聽後,不敢多舌,知道秦門主六十多了,修為在他之上,以後大家得一起為山門負責。

  四海有個老姐姐,生了一個女兒,臨終時,拖著讓他照顧。他帶著人來了,跟著三個伴隨,十多個子弟,一起在無敵山修煉。那侄女常峨負責長老們衣食住行安排,把那原來的老婆子換了,去打掃藏書閣去了。這地方本是弟子們平日打掃的,現在歸了她管理,閑暇時候,與藏書閣的長老談天論道,也在山中找了一個地方按時修煉,修為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