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以史為鑒
作者:慕容天下      更新:2020-12-24 12:54      字數:2575
  此刻大秦帝國一切都隨著好的方向發展,而且嬴政除了軍國大事親自過問,基本上凡是朝廷的奏折,各地州郡縣的奏折紛紛送到坤寧宮。

  此刻嬴政已經是把控大秦兵馬將近九十多萬於一身,而且親自製作虎符八大虎符,禦賜八大軍團的大將軍,除此之外他們也知道陛下多疑,所以在幾乎沒有戰爭的時候紛紛遞交虎符。

  隨後,嬴政巡視軍營,親自查看軍中士卒的夥食,嬴政隨後翻看史書,曆史多少,凡是亡國之君都是不思進取,貪圖享樂,不理朝政導致民怨,天災人禍一起降臨,導致一個國家覆滅。

  除此之外史書記載皇帝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明君,以仁德之名愛護百姓,得到民心,往往明君的皇帝名流千古,第二種是昏君,不辨是非重用奸臣當道,而且宦官幹預朝政導致朝局不穩,但是江山幾乎支撐幾十年或者幾百年傳承。

  第三種是暴君,如今嬴政對厭惡這個的皇帝,俗話說嬴政回想前世的祖龍卻是暴君,可惜太過俊法耗費民心,修建阿房宮和長城,絲毫不顧百姓死活,但是祖龍在世天下不亂這可是後世說的。

  暴君乃是朝廷最典型的,暴君不顧百姓死活,修建富麗堂皇的宮殿行宮,避暑聖地,以及耗費民力,召集民工為其修建龍舟,人力拉龍舟,以及貪圖享樂,隻要是對於百姓好的幾乎不做,壓迫百姓,全國饑荒居然不顧百姓死活,如此皇帝得到百姓厭惡,最終江山覆滅,可悲可歎。

  史書記載明君昏君暴君曆史極多,大部分皇帝登上皇位後已經忘記初心,此刻嬴政要以史為鑒,做一個好皇帝堪稱明君。

  如今除了前世祖龍的功績幾乎都已經達到後,此刻嬴政已經減免賦稅,停止修建阿房宮,如今萬裏長城已經修建完畢抵禦匈奴,乃是大功一件,雖然耗費民力但是對於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幾十萬的民力修建大秦皇陵,日後皇帝駕崩後埋葬之地,嬴政對於皇陵是非常嚴格,此工程不能停工。

  此刻嬴政除了皇陵外,停止修建阿房宮,而且各大州府停止修建重大宮殿,要節儉節約,隨後嬴政體察民情。

  史書說,民貴君輕社稷次之,在嬴政看來,隻要百姓衣食無憂根本不在乎誰當皇帝,他們關心是自己衣食住行的溫飽問題。

  為了實現嬴政十年休養生息,把百業提高到巔峰,為了讓天下三千萬百姓填飽肚子,嬴政用仁政,采納皇後的建議,開科舉武舉選拔人才。

  此刻嬴政對厭惡為官不正的,欺壓百姓暗中中飽私囊,一旦查實立斬不饒,嬴政已經在三年之中處決不少貪官汙吏。

  嬴政在朝堂訓示群臣,你們記住,朝堂給予你們的供奉就是這麽多,再多沒有,你們嫌少就是貪,那麽百姓會厭惡,到時候我們就會覆滅前朝一樣被人滅掉,走上一條覆滅的道路。

  嬴政三令五申,滿朝文武不得貪錢以及自私自利,一旦查實立斬不饒,雖然滿朝文武俸祿很低,但是仍有不顧嬴政的三令五申,繼續中飽私囊。

  嬴政對此失望透頂,白霓裳勸解,陛下不必惱怒,如果當官不是為了撈油水他們何苦當官,隨後嬴政道:‘’如果他們不願意,朕給你們錢財告老還鄉,大部分都不會辭官的。‘’

  白霓裳道:‘’陛下,臣妾讀書時聽到,當官無論品級大小,隻要是一方父母官,當以當地百姓民生為重,於民休養生息,讓百姓安居樂業,而且為官清廉公正無私,不拉幫結派不趨炎附勢,不結黨營私,不貪財好色,這就是好官。‘’

  嬴政道:‘’皇後果然博學多聞,皇後白霓裳道:‘’如今為官清廉少之又少,為百姓做主幾乎沒有,但是有一點是不一樣的。‘’

  就如同陛下讀到的皇帝分為三種,明君昏君暴君,對待臣子有不同的做法,明君知道貪官一定嚴查,昏君不然,放縱貪官汙吏橫行欺壓百姓,魚肉百姓被百姓厭惡人人喊打。

  暴君則不然,到處阿諛奉承得到好處,獲取錢財權力,暴君最喜歡奸臣貪官,這就是三個皇帝不同的做法。

  如今這個時候,陛下以為,當官不都是喜歡錢財,再者說傳言可以造假,有一些剛正不阿的忠臣良將被奸臣陷害,全軍被滿門抄斬,最終放棄家仇報效國家成為一代名將和一代文臣數不勝數。

  此刻白霓裳寫下一行字,嬴政親自看到皇後寫的小篆,上麵寫著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其位謀其政。

  此刻嬴政明白了,一個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嬴政深知王朝興衰,覆滅的原因有許多,天災人禍,最重要還是在於君主和帝王。

  嬴政感悟道理,嬴政道:‘’朕明白了,一個國家和王朝的興衰不在乎旁人,在於君主和帝王本身,帝明則國家太平,帝昏則國家昏庸,帝暴則國家混亂。‘’

  白霓裳道:‘’一些皇帝身不由己,但是成為明君那一個不是受到後人的讚許,陛下也是如此,無論施行何種國事都會被人議論的。‘’

  白霓裳道:‘’英雄不問出身,陛下難道真的無法釋懷三種帝王,嬴政道:‘’多謝夫人,朕懂了,為君者在於天下,天下興盛在於君主一人,覆滅也在於皇帝不合格。‘’

  與此同時,嬴政的宮殿改為仁德殿,殿裏的牌匾是止戈於秦,有很大的遠大抱負和理想,嬴政治天下,分為二種,第一種馬上打天下,靠武力,第二種下馬治天下,靠文臣和仁德治天下。

  以史為鑒自古有之,嬴政下旨凡是朝堂之上貪贓枉法貪官汙吏者一旦查實立斬不饒,對貪官汙吏,嬴政極其痛恨,恨不得殺了天下貪官。

  為官品德和人品是一方麵,最重要就是其能力出眾,嬴政不已出身論英雄,如今推才令一出,天下各朝的人才來到大秦。

  隨後經過考察,看到對方的學識能力委以重任,派遣各地任職,此刻大秦開創不以出身,不論朝代的國事頒布天下,天下響應。

  此刻,嬴政明白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道理,也是皇後指點明白,身為帝王背負的一切,無論嬴政一些列的國事頒布後對於天下影響,但是有一點是真的,那就是嬴政對於普通百姓極其關照。

  要想天下太平,長治久安,必須體恤百姓疾苦,沒有親身經曆自然無法感同身受,身為帝王別看權傾天下,享受榮華富貴,親情友情愛情都沒有,最終一無所有成為孤家寡人,最終就是獨孤一輩子。

  如果想嬴政希望成為普通的百姓,不要武功天下,不要榮華富貴,隻喜歡當一個普通的百姓罷了,這就是嬴政的願望。

  嬴政把大權交付皇後批閱,自己把控軍國大事和虎符,嬴政年號改武拓,如今已經是武拓四年五月份。

  如今大秦人口三千萬堪稱中原第一大朝,隨後而來就是人口安置,流民,溫飽問題,皇後白霓裳道:‘’無論遇見何事,我都會和陛下攜手解決的,因為我們是夫婦。‘’

  嬴政在禦書房查看史書極多,大部分都喜歡明君做法,而且對於暴君和昏君進行批示,警告自己千萬不要成為昏君和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