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罷兵止戰
作者:排骨      更新:2020-12-16 08:44      字數:3118
  “步大人,並非朕有意為難。”劉閃慢慢解釋道:“我大漢各郡縣的百姓,無不以大漢的子民的身份為榮;我大漢官員的施政理念和處事方式也與吳國不同。若步大人繼續沿用以前的治理方式,朕派來的官員,必會與步大人產生矛盾,這不是讓步大人為難嘛!所以……”

  “陛下不必擔心!”步騭趕緊說道:“微臣對大漢的各項政策和施政理念極為讚同,必會與前來的官員多加商議,應該不會產生矛盾;微臣也會加強吳郡百姓對大漢的認同感,他們絕不會知道微臣與陛下的賭約。所以,吳郡各縣官員的任命,還請陛下大力支持!”

  劉閃很是欣賞步騭之才,奈何他對孫權忠心耿耿,孫權對他的信任,甚至超過了左丞相顧雍。

  如今,劉閃用賭約的方式,達到了讓他暫時為自己效力目的;再通過官員的指派相威脅,逼他認同並采用大漢的政策和施政綱領。

  這樣一來,步騭雖然沒有真正地歸降,他卻與其他各郡的太守別無不同。劉閃相信,用不了多久,步騭必會改變自己的看法,真正在歸降大漢。

  “既然步大人執意如此,那……朕就先指派官員前來。”劉閃見好就收,故意做出勉為其難模樣:“我大漢的地方官員也捉襟見肘,就先觀察半年吧!若他們與步大人不睦,朕再將他們調回。在這期間,步大人也要多多留意人才,以免半年後無人可用。”

  “陛下放心!微臣絕不會再麻煩陛下,微臣定會將吳郡治理好。郡內的百姓生活,絕不會低於丹陽和會稽!”

  “甚好,此事就暫時定下。在各郡縣官員到任之前,就辛苦俄何將軍,盡量安撫各郡縣百姓;在這期間,也要辛苦張畯、貂融二位將軍:你們乃是山民出身,可以此身份前往各地,宣傳大漢的政策,勸說各路山民走出大山,回歸大漢,回歸正常的生活。”

  二將領命後,劉閃正要說話,一名內侍前來稟報道:陛下,魏國得知我大漢平定揚州,特派光祿勳王肅前來恭賀。

  鄧芝聞言,趕緊解釋道:“陛下,魏國的光祿勳與我大漢基本相同:屬於九卿之一,其下有大夫、郎、謁者、期門、羽林等屬官,既是重臣也是近臣;王肅乃是魏國前大司徒王朗之子,膝下有四子二女,四子皆在魏國朝中或地方任職,長女王元姬已嫁於司馬昭,次女王伊若,正是陛下剛納不久的王貴人。”

  “魏國的消息還真快!朕才剛剛進駐建業,他們的使臣馬上就到了!”劉閃心頭很是疑惑,喃喃自語道:“司馬懿故意派王肅為使,究竟意欲何為?”

  “陛下,我大漢兩次派光祿勳向朗大人出使魏國,魏國回派光祿勳王肅前來道賀,這屬禮尚往來。”鄧芝說到這裏,也表現出一絲不解:“陛下,現在的司馬懿大權在握,他必已知道王肅身份特殊,此番派王肅前來,或許有交好之意。”

  “陛下,正如大將軍和諸葛夫人所說,我大漢急需整頓兵馬,休兵養民;若司馬懿真有交好之意,我可順水推舟,兩國暫且罷兵止戰,對我大漢有利無害。”

  顧雍說罷,又有一名中年的吳國舊臣說道:“陛下,王肅跟潘濬一樣,都師從於大儒宋忠;王肅在內政、經濟方麵也有獨特的見解,他此次為使,名義上是道賀,實則轉達司馬懿的交好之意。正如鄧將軍所說,我可順水推舟。”

  在入殿之前,劉閃已從周魴口中得知,剛剛說話的此人名叫樓玄,現任監農禦史。

  劉閃點點頭後說道:“不錯,司馬懿派近臣、重臣前來,此人又是朕的嶽父,交好之意非常明顯。既然如此,那就宣王肅上殿。”

  據細作報回的情報,自從司馬懿誅殺曹爽之後,因曹芳年幼,魏國的軍政大權由他一手掌握。其間,司馬懿也在盡量緩和國內的矛盾,爭取各方力量的支持,借此鞏固自己的地位。

  在這期間,對司馬懿有諸多不滿的滿寵、王淩和諸葛誕等人,因為勢單力孤,無奈地接受了現實。即便如此,司馬懿還是不敢輕易放鬆。

  少時,王肅持節入殿,行禮後說道:

  “長久以來,孫權無道,以致民不聊生。陛下親率漢軍平定江東,驅逐暴君,廣施恩義,此乃江東百姓之福。今,孫權敗逃,生死難料,天下二分,實乃天意。外臣奉大魏陛下、太傅之命,攜帶厚禮前來道賀,願兩國永結盟好,天下再無兵戈。”

  “來人,趕緊給王大人看座!”劉閃尷尬地說道:“江東初定,孫權外逃之時將皇宮搬走一空,連個婢女也沒有!殿上也無酒菜款待,讓嶽父大人見笑了。稍後到軍中,朕再與嶽父大人好生痛飲。”

  劉閃說罷,將王肅和幾名副使仔細打量一番,卻未見到什麽禮物,趕緊問道:“嶽父大人,不知你家陛下與太傅,給朕帶的什麽厚禮?”

  劉閃問罷,殿中文武一臉的窘迫,王肅趕緊拿出一封信交給內侍,然後說道:“陛下,如今漢魏兩國二分天下,合則兩利,戰則俱傷;我家陛下和太傅建議,兩國在巢湖建立第二個貿易港,各自撤離舒縣和舒城,將這二城做為商旅的集散地,必能促進兩國的友好互信,為永結盟好創造有利的條件。”

  劉閃不懂排兵布陣,卻對當前的局勢和兩軍部署了如指掌:兩國皆在巢湖周邊屯有重兵,因為舒城是魏國防禦淮水和合肥的前哨,舒縣也是大漢防禦魏國西進的前哨站,兩城皆位於巢湖的西南方向,彼此相距不過五十裏。

  司馬懿的提議,看似是兩國都在消減巢湖附近的軍事力量,這卻更加有利於魏國!

  如今的大漢與一個月前不同,僅僅是艨艟和突冒戰船就有四千多條,可以隨時沿著濡須水入巢湖,再往西沿著埠水直取舒城。因此,現在的舒城對魏國來說形同雞肋,完全失去了前哨站的作用。

  司馬懿也是看到了蜀軍戰船的強大,他更擔心這些戰船進入巢湖之後,經施水北上直取合肥,然後再經肥水北上直取壽春。

  如此一來,大漢的戰船就可直入淮水,真正地實現“龍遊入海”。在這四通八達的淮水水網麵前,魏國的豫州、徐州、兗州再也無險可守。若大漢再配合強大的騎兵,魏國更加防不勝防。

  司馬懿將巢湖作為貿易港,或許是迫於世家大族的壓力:畢竟在豫州、兗州和徐州,甚至北邊的冀州和青州,商旅通過便捷的淮水水網,要比在樊城中轉物資方便許多,運輸能力和成本也將大大降低。

  當然,司馬懿也有自己的考量:或許是吳國水師的投降,讓吳國的兵敗時間提前了好幾個月,麵對強大的漢軍水師,他還沒有建立起淮水的防禦。

  因此,不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兩國暫且罷兵,在巢湖建立貿易港,這肯定符合魏國的利益。如今的大漢急需休整,也不是最佳的伐魏時間,兩國的罷兵和貿易,也符合大漢的利益。

  另外,魏國撤出舒城之後,漢軍也沒必要繼續在舒縣屯兵。水師的戰船對魏國的壓力,此時已經顯現出來:由於商船要途經施水和肥水,司馬懿迫於國內有壓力,絕對不敢將其阻斷,合肥的防守壓力就更大。

  劉閃的目光移向薑維,薑維輕輕地點了點頭,殿上的文武皆對罷兵止戰和兩國貿易充滿待。

  “我大漢與魏國雖有諸多的分歧,但兩國的百姓都不希望戰爭,貿易的擴大對兩國都有利。”劉閃欣喜地笑道:“貴國陛下和太傅的這份厚禮,朕就卻之不恭了!”

  王肅沒想到劉閃如此輕易就點頭,趕緊拜謝並拿出司馬懿準備好的盟約。盟約上已經加蓋了魏國的印璽,劉閃卻多有為難。

  “嶽父大人,朕此番來建業是禦駕親征,玉璽並未帶在身邊,還請嶽父大人前往成都一行;朕會給蔣大人寫封書信,由他代朕加蓋璽印。”

  “陛下,去往成都,外臣正好求之不得!”王肅正色說道:“此行出使,並非外臣一人,還有近百人的商旅;我等正好四處看看,還請陛下行個方便。”

  “那是自然!”劉閃毫不猶豫地說道:“朕可以給你們一道通關碟,各處的駐軍皆不會阻撓;除此之外,朕也有意派出商旅出訪魏國,還請王大人行個方便。”

  “陛下,外臣此次來訪,已經帶有我家陛下簽發的通關文諜,貴國使團隨時可以起程。”

  “哈哈哈!甚好!甚好!正所謂合則兩利,鬥則俱損。兩國的休戰和貿易順乎天意,順應民意,沒人會跟錢過不去,哈哈哈!來人,送朕的嶽父大人去休息,朕再處理點小事,一刻鍾後就來作陪,請嶽父大人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