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投石問路
作者:排骨      更新:2020-12-16 08:43      字數:2288
  周循,東吳名將周瑜的長子,有周瑜的遺風,深受孫權的厚愛。他不僅被封為騎督尉,還迎取了吳皇孫權的長女孫魯班。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周循病逝後,孫魯班又嫁於全琮。

  丟了巫縣、巴東城和秭歸城的全琮、潘濬、孫桓等人回到建業後,他們都未受到責罰,孫權令隻是令他們在陸遜帳下將功補過。

  當然,這並非因為全琮是孫權的女媳,而是孫權明白:薑維是諸葛亮的傳人,他用兵詭詐,並且陸遜也在在他手上吃過虧。

  陸遜一再強調夷水要塞的重要性,全琮立功心切,明裏暗裏想了很多辦法才接下這個重任。吳皇親撥2萬兵馬給他,並征召民夫1萬多人,希望能在元宵節前完工。

  夷水要塞的南側是湍急的夷水,北側是陡峭的佷山(因地圖錯誤,前麵誤作偃山),距離長陽城大約半日路程,過了長陽就是宜都。夷水要塞一旦建成,吳國隻需2千兵馬就能阻擋恩施方向過來的十萬蜀兵,陸遜將再無後顧之憂。

  三日後,關索按照薑維的指示,曆經千辛萬苦帶來5架投石車和30台蹶張弩,從永安引兵5000來到佷山頂上,蜀兵砍倒幾百顆大樹後,終於架起投石車陣地和營寨。

  清晨,山下的夷水要塞一片忙碌,突然幾塊巨石從天而降,砸在正在施工的城牆上轟隆作響,這聲音讓人心驚膽顫。吳兵和正在修建的民夫剛剛回過神,又有幾十把弩箭從天而降,他們隻得找地方躲避。

  這一輪襲擊之後,山上的蜀兵再也沒有發動齊射,隻是偶爾投幾個巨石或硬弩,雖然沒有造成巨大的傷亡,但下方的夷水要塞再也不敢繼續施工,因為誰也不知道巨石會砸在何處。

  全琮施工前已在城塞以西2裏處建起壁壘,並有2000人駐守此處,完全可以阻擋恩施方向過來襲擾的蜀兵,足以保證要塞的正常施工。

  全琮實在想不到蜀兵是如何將投石車搬到佷山上的,蜀兵居高臨下正好能威脅到自己,自己卻對山上的蜀兵無可奈何。

  想到自己曾立過軍令狀,保證在元宵節前建成夷水要塞,全琮不敢耽誤,急令孫桓和周舫各引兵3000前去,希望能盡快趕走山上的蜀兵。

  關索的營寨四周皆有橫杠的大樹做為掩體,並且寨外近百米內的大樹都被砍倒。兩兵相接時,居高臨下的蜀兵一通箭雨過去吳兵就倒下一大片。由於吳兵攻寨時處於空曠地帶,經過兩次衝擊,吳兵損了幾百人仍沒能靠近營寨,蜀兵卻無一傷亡。

  得知蜀兵營寨的布署之後,全琮也無破敵之法,隻得從宜都前往信陵向陸遜討教。

  陸遜時刻注意著秭歸和巴東的兵馬調動,他首先確認佷山上的蜀兵來自永安,至於領兵主將是誰暫時還不清楚。陸遜實地查看了蜀兵營寨的布署,斷定蜀兵人數在4至5千人,並且他們的取水之地是長揚溪。

  現在是冬季,雨水稀少,就算在山頂紮寨的蜀兵糧草充足,他們仍需要大量的飲水。陸遜讓全琮的副將孫桓領兵3000守住長揚溪,同時令周舫領兵3000在下山的必經之路設伏。這樣一來,蜀兵斷水之後不能久持,不出10日必然退走,屆時就能全殲這股蜀兵。

  兩名副將領命而去,陸遜在全琮的恭維聲中,冒著不時落下的巨石視查了要塞的施工進展,然後在要塞以東搭起帥帳。

  孫桓在溪邊搭起營帳,直到半夜也未見蜀兵來此取水,正尋思著陸遜的判斷是否有誤,突然聽得一陣喊殺聲,孫桓欣喜地跑出帳外。

  “嗖!”

  一隻火箭擦著孫桓的鼻子而過,直直地插在旁邊的一個營帳上,大火瞬間點燃了這頂帳篷。孫桓趕緊後退幾步,這才發現營寨內已是一片火海,四麵都有火箭不停地飛來,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數十名吳兵。

  孫桓紮營的地方位於低窪的溪邊,他曾向陸遜建議將營寨紮在坡上,但陸遜堅決反對,孫桓隻能奉命行事,眼下蜀兵居高臨下,這營寨如何守得住?孫桓狠狠地咒罵著陸遜,未做抵抗就下令退兵。

  孫桓回去見過陸遜,卻見周舫也灰頭土臉的退了回來,兩人共損了一千多人。陸遜見狀並未生氣,笑嗬嗬地招呼兩人入座,並親自倒上米酒。

  “二位將軍辛苦!我這“招投石問路”已見成效!看來我估計得沒錯,薑維在佷山至少投入了2萬兵馬!”

  “2萬?何以如此肯定?”全琮疑惑地問道。

  “諸葛亮用兵極為謹慎,薑維卻經常兵行險招,但他險中也會求穩!”陸遜喝了一大碗酒後說道:“薑維絕不會讓5000蜀兵孤軍駐紮佷山之上,他必會保證水源和退路的暢通。我讓二位將軍截他水源和退路隻是試探而已。”

  周舫和孫桓一語不發,陸遜繼續說道:“我已探明,佷山上是蜀將關索的5000兵馬,守衛水源和退路的分別是吳懿和吳班二將,他們各有8000兵馬。”

  “既然如此,那該如何破敵?”全琮急忙問道,他最關心的就是這座要塞是否能按時完工。

  “將軍勿急,我早料到薑維會來!我已令陳表引兵1萬駐守恩施,另有呂壹的1萬兵馬在恩施以東的夷水隘口設下壁壘,已經截斷蜀軍的退路,這次必讓蜀軍有來無回!”

  “丞相,這樣確實包圍了2.3萬蜀兵,但他們的糧草至少能堅持半月,咱們坐等他們糧盡也不是辦法,這城塞的工期不可拖得太久啊!”

  “將軍勿急!就算拖個20天,這座要塞也能如期完工,況且我隻需15日就夠!”

  “可是……”

  “不用可是!據細作回報,蜀國目前隻有11萬兵馬。其中漢中布署4萬人,薑維手上隻有7萬人。隻要能殲滅這股蜀軍,薑維必定元氣大傷,到時候咱們再取巴東就易如反掌。這樣一來,秭歸城就孤木難支,薑維再狡詐又能如何?我會向陛下上表講明情況,延誤工期之事將軍就放寬心吧!”

  “這樣最好,隻是薑維詭詐,萬一有什麽變故,你我都沒法向聖上交待啊!”

  “這夷水狹長,不適合大軍展開,隻要堵住兩端隘口,蜀兵插翅也難飛!我已令張承、諸葛瑾領兵2萬前來支援,這會兒他們已到宜都,明日午間就能到達此地,我就不信6萬兵馬圍不死2萬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