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災情不斷
作者:盧鴻笙      更新:2020-12-16 08:03      字數:2158
  得了準許的三皇子如蒙大赦,抹著汗從殿內跑走出,出們時還不忘關上了殿門,並對侍奉的宮女一頓叮囑。

  至此,深宮春日暖紅帳,帝王生死醉白骨。

  翌日早朝,皇帝便宣旨三皇子為寧王、大理寺丞柳正元協助寧王賑災有功,大理寺少卿空缺,令其填補,居正六品。

  柳正元,正是兵部尚書柳泉之子,也是淑妃的親侄子。

  當然,對於三皇子黨而言,好事不止這一裝。三皇子今冬滿十五,到了娶親的年紀。皇帝便讓他選了自己心儀的女子,金紫光祿大夫之女關鴻為寧王正妃。

  這其中關係,可謂錯綜複雜。早朝退班之時,柳泉聽著其他官員的祝賀,麵上卻無半死喜色。

  陳國公見狀,免不了幾句。他說:“柳尚書這般愁眉苦臉,是為那般。莫不是嫌陛下給令公子的賞賜少了?”

  “與其關心晚輩的憂思,國公還不如操心自己的身子骨,哼。”

  柳泉是聞人羽的親舅舅,而陳國公是太子的親外公。一個是兩朝元老,一個是殿前紅人,兩人私下裏也是不和已久,眼下這種情況,同朝的官員都是見怪不怪的。

  丞相杜思衡走在在前麵,背影略顯滄桑,對他們二人視而不見。他跟戶部尚書走在一起,兩人討論著眼下的災情。

  戶部尚書梁次之,是個憨厚的中年人。個頭不高,身寬體胖。就算脫了朝服,穿著補丁走入鬧市,百姓也會把他當成低調的員外或者是富商。

  “梁大人多為百姓著想,是北嶽之福。可惜,如今咱們的國庫已經耗不起了啊。”杜思衡長歎,麵上滿是憂思。梁次之同樣是愁容不展,心事重重。

  行至宮門口。梁次之將杜思衡扶上馬車,恭敬地行禮送別。

  他看著杜思衡的馬車良久,直到看不見,才轉身,迎頭碰上同樣滿臉愁容的柳泉,二人互相見禮。

  “柳大人。”

  “梁大人。”

  柳泉率先開口:“梁大人,借一步說話。”

  梁次之淡笑的麵容上沒有任何變化,抬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勢。二人便在宮牆一角,不避諱旁人的眼光,交談了開來。

  “梁大人,您實話告訴我,此次賑災,有多少赤貧。”

  梁次之聞言,沒有絲毫意外。畢竟同朝為官幾十年,他對柳泉還是了解的。他正了正色,直言不諱:“五十兩。”

  柳泉聞言鬆了口氣,卻聽他再次吐出兩個字,氣的他心肝顫抖。穩了穩心神,他裏忙一禮,說道:“梁大人今日之恩,柳家當銘記在心。至於那個逆子幹的蠢事,一定不會讓大人為難。”

  梁次之歎息,柳泉作為兵部尚書,雖然是三皇子的親舅舅。可是他一直保持中立,在各方勢力中周旋,卻還能將兵部管理的井井有條。而且為人不驕不躁,不貪錢才,不圖美色。可惜,他生了個不省心的兒子,往後怕是想中立也難了。

  他擺擺手,說道:“我知大人心誌,如今北嶽連年災禍,想必大人也與我等同樣焦慮。也知大人不會讓我為難,恩不恩的,莫要再提了。”

  柳泉也不扭捏,恩情不是掛在嘴上的。隨即一禮,告辭離開。梁次之看著他大步流星地模樣,直歎息。

  這幾年北方旱災不斷,今春又逢淮陽多處決堤。北方災情剛息,南方災情又起,接連不斷的情報折子送進禦書房,嶽帝大發雷霆。

  滿朝文武皆是戰戰兢兢。丞相杜思衡撿起被皇帝扔掉的奏折,看了一眼,說道:“陛下,這幾處堤壩均在淮陽以南,確實已有兩百餘年未曾維護,地方官員確有失察之責。如今之計,可詔令朔西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不可,閩南郡王府近年蠢蠢欲動。若是讓其得了民心,難免生出些野心來。”陳國公不同意,這種好事,豈能拱手讓人。

  “那照國公的意思,該如何啊?”

  “陛下,太子此時在星月宮習武。可令其背上,與朝廷南下的賑災隊伍匯合,負責淮陽的災情。太子殿下乃國之儲君,此一來可以彰顯我朝對黎明的寬仁,對閩南也起到了監察和震懾的作用。”陳國公說的慷慨激昂。

  嶽帝被陳國公的話說動了,他讚賞地看了一眼老人家,欣慰地說道:“幸得有諸位愛卿,相信眼下的災情很快就會過去的。如此,就依照國公的意思宣旨吧。”

  杜思衡沒有再說話,他感覺很多時候,都是力不存心了。而戶部尚書梁次之,則是眉頭緊鎖,發愁地不行。

  雖然知道這個時候不能觸了陛下的黴頭,可是梁次之還是說了:“陛下,三年來北方雪災旱災不斷,如今的國庫,已經難以支撐了啊。然,微臣有意從民間、商人發布公告,籌集賑災款項,還望陛下準許。”

  所有人都沉默了,嶽帝自己也知道,自己的國庫能堅持這麽久,都是虧得戶部位精明的賬房先生。

  “諸位愛卿可有其他法子?”

  丞相杜思衡率先發聲:“陛下,老臣捐黃金十兩。”

  梁次之感激地看了一眼杜思衡,跟著說:“陛下,臣捐白銀五十兩。”

  兵部尚書柳泉想起之前他兒子貪墨的五十兩黃金,雖然黃金送到了國庫,但是他們柳家,必須為此付出一些代價。他說:“陛下,臣捐白銀二百兩。”

  看到滿朝最窮的幾位大臣都如此了,其他官員自然不敢不捐。稀稀拉拉的,籌下來也差不多能有一千兩白銀,救急應該是可以的。

  因為戶部梁次之對賬目上的嚴明,官員雖有貪汙,但是誰也不敢超過五十兩。所以這一千兩,足以應付今春的災情。

  後宮,聽說了前朝籌錢賑災,而且陛下頒詔令太子救災,陳皇後憋屈了多日的心情,終於見晴了。

  她特地將六宮的妃嬪召集到鳳儀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是讓整個後官也籌出了足足八百兩的白銀。

  龍心大悅,自然少不了鳳儀宮的風光。相比眼下的災情,常寧宮的淑妃,卻是摔了十幾個茶杯,好不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