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長亭送別
作者:盧鴻笙      更新:2020-12-16 08:03      字數:2031
  第二日,天微微亮,唐寧攜妻女啟程離京。

  十裏長街,萬人空巷,更有嶽帝親率文武百官相送,好不隆重。

  長亭外,大將軍攜妻拜別嶽帝:“小女落水受涼。不便外出,還望陛下見諒。”

  嶽帝笑著擺手,歎息道:“你我雖行君臣之禮,卻也有袍澤之誼。這等小事,何須多言。難道我還能怪小丫頭不成。”

  “臣一家銘記陛下厚愛,但君臣之禮不可廢。”唐寧執拗地表態。雖然他曾是嶽帝的伴讀,卻也不能有半分的逾越。這不僅是祖先傳下來的家訓,也是他為官多年來的感觸。

  “父皇,兒臣想跟苑兒妹妹道個別。”少年太子躬身請命。嶽帝神情略顯失落,揮揮手準了他的請求。

  大將軍輕車簡行,隻一輛馬車供妻女避風,隨行人員也隻一員副將,再無他人。

  太子來到馬車前,駐足半晌,解下身上的一枚玉佩,伸手送進車廂。“宮宴那日,害苑兒妹妹落水,是本宮的不是。今日一別,不知何時能再見。這個,就留給苑兒妹妹做個念想吧。”

  伸進馬車的手,手指白皙修長,指甲修剪規整。玄色金邊的袖口將這隻手襯托的更加貴氣,足以說明這雙手的主人,身份尊貴,且是為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兒。

  但是唐苑的注意力,卻並不在那雙好看的手上,而是死死盯著他手上的玉佩。看著讓自己死而複生的罪魁禍首,唐苑隻覺得馬車裏狹小的空間讓她呼吸困難。

  小手緊攥成拳,細小的指甲將她手心嬌嫩的肌膚劃出了印子,鮮紅一片。心中漸趨沉澱的前世的記憶再次湧上心頭。

  心痛?愧疚?興喜?

  各種複雜的情緒衝擊著她的心髒,比她剛醒來那一刻還要震撼。緊閉雙眼,不敢去看它,極力壓製著瀕臨奔潰的情緒。

  良久,唐苑重新睜開眼,捂著胸口,不停地咳嗽。

  “苑兒妹妹,你沒事吧?”站在馬車旁邊的少年太子想要掀開車簾,看看她如何了,但是他的心思被馬車裏少女洞穿了。

  “太子殿下請自重。”

  “是本宮魯莽了,苑兒妹妹你如何了?”

  “無事。玉佩,還請太子殿下收回,不該是臣女的東西,臣女受不起。咳咳。”

  馬車裏的咳嗽聲不斷,像是要將心肺咳出來一般,令人聞著揪心。

  “本宮送給苑兒妹妹的見麵禮,沒什麽受不受的,拿著便是。”少年太子說著,將手再伸進去了一點。

  但是他等了半晌,手心裏的玉佩也沒有被車內的人取走。

  此時,少年托舉的胳膊微微發顫,但是沒有要收回手的意思,很是固執。

  少年大約是覺得,既要送禮,就要有誠意。他又補充說道:“這玉佩,本是母後的嫁妝。那日不慎遺落,這才和苑兒妹妹起了爭執。既見妹妹喜歡,本宮特意問了母後,得了允諾,方才想要贈與你。”

  終於,車內的少女,隔著帕子接過那枚玉佩。用心的擦拭,像是要擦掉上麵的汙穢一般。

  一邊擦,一邊喃喃自語:“可惜,被弄髒了。”

  而車外的少年,托舉的手終於收回來了。同時,因為少女接受了他的贈禮而心花怒放:“苑兒妹妹,本宮就知道,你一定是喜歡的。到了津洲,本宮會定期傳書與你。”

  “殿下,您知道這玉佩上為何有個‘康’字嗎?”少女清冽的聲音,打斷了馬車外少年太子的滔滔不絕。

  少年的氣息一頓,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既而笑著說:“母後進宮那年,外祖母希望她能在宮中能安康度日,特意找人造了這枚玉佩。”

  馬車裏傳來少女童真的笑聲,聽起來是天真的喜悅,卻又有另一種說不出來的詭異。

  少年太子緊了緊拳頭,心中閃過莫名的情緒。想說什麽,卻聽到馬車裏的女孩再次出聲。

  “安康,一世安康,真是個好寓意。”聲音清脆,宛若初春的黃鸝,婉約動人。少年鬆了口氣,笑著說:“苑兒妹妹,一定要回信啊。”聲音很響,辭別嶽帝,走近馬車的唐寧夫婦聽得清晰。

  “太子殿下。”

  “將軍,夫人。”少年恭敬回禮,態度即使謙遜有禮。禮罷,他笑著說:“夫人,津洲之地多風沙,若是苑兒妹妹生活不慣,可差人送信,本宮定會即刻派人接苑兒妹妹回京。”

  唐寧不動聲色地看了少年太子一眼,秦婧則淺笑應道:“小女頑劣,委實不敢勞煩太子殿下記掛。就此別過,殿下保重。”

  “夫人客氣了,本官與苑兒妹妹也算相熟,旁人都說她頑劣,但是本宮很是欣賞她的灑脫。”

  “咳咳,咳咳咳。”馬車裏稚嫩的咳嗽一聲接著一聲,比之前更加嚴重了。

  “阿苑。”秦婧神色焦急,朝少年太子一禮,越過他上了馬車。

  馬車的簾子掀起一角,少年偏頭,隻窺見了女孩掩唇的一幕,視線很快就被放下的車簾擋住。

  唐寧的麵色也略有焦慮,隨即向少年太子告辭:“殿下保重,告辭。”

  “將軍保重。”

  唐寧上馬,行在前頭。馬車緩緩移動,緊隨其後,在這長亭古道上留下兩道似有若無的轍痕。

  少年太子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大聲喊:“苑兒保重。”城門口,聽著太子殿下的道別聲,送行的官員皆是一臉的若有所思。

  嶽帝捋著胡須,臉上笑意明顯,他笑道:“太子重義,甚好,甚好。嗬嗬嗬。”隻是他的話聲音不輕也不重,但是他身後的官員都聽得清清楚楚,各個附和讚美。

  “陛下,太子殿下,該回宮了。”嶽帝身邊的老太監上前一禮,提醒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