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龐統夙願
作者:空心淚      更新:2020-12-16 04:56      字數:2273
  張郃在司馬昭的慫恿下,率軍追擊諸葛亮大軍三十餘裏。

  張郃見諸葛大軍轉入山穀之中,便勒馬止軍不想再前進了。

  司馬昭策馬上前問道:“將軍為何停止不前?”

  張郃狐疑的看向前方山穀說道:“兵法有雲,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勿追。”

  司馬昭不聽,執拗的非要追擊,張郃攔不住,

  不得已下隻能引兵追擊。

  兩個時辰後,司馬懿率軍率軍趕到木門穀的時候,看見的隻有滿地的曹軍屍體。

  司馬懿大驚,立刻命司馬師帶人尋找司馬昭和張郃。

  幾番尋找,司馬師隻找到張郃渾身插滿箭矢的張郃,卻始終沒有找到司馬昭的身影。

  就在司馬懿以為司馬昭被諸葛亮生擒去的時候,忽然一個士兵在一堆屍體下麵,發現了昏迷不醒的司馬昭。

  司馬懿連忙過去查看,一番呼喚之下司馬昭才緩緩醒了過來。

  司馬昭看見父親以後就嚎啕大哭起來:“父帥!是我害了張將軍,是我害了他們!父帥!”

  司馬懿深深皺眉說道:“好了,此事以後休要再提!剩下的事情交給為父吧……”

  司馬懿寫給朝廷的戰報隻言是,司馬懿勒令張郃追擊諸葛亮,卻不想蜀軍在木門穀高處布伏。

  數千諸葛連弩齊發,伏兵四出,張郃身中七十二箭而亡。

  司馬懿沒等曹真彈劾自己,就主動交出了兵權,自請歸田為農。

  曹叡迫於群臣壓力,隻能首批了他的奏表,並賜給張郃的諡號為壯侯,其子張雄繼承其爵位。

  張郃征戰多年,屢立戰功,曹叡加恩封他的四個兒子均為列侯,賜給他的小兒子關內侯的爵位。

  諸葛亮急忙回到成都,卻見到劉嬋正在舞宴內臣。

  諸葛亮憤慨異常,當場逼劉嬋出斬了搬弄是非的黃告。而幕後指使黃皓卻機智的躲過了罪業,隻落了一個管治屬下不嚴的責任。

  自此,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失敗。

  與此同時,吳國按照之前的計劃開始對汝南發起了東西夾擊。

  步騭、淩統、周泰、周循等人率領荊州軍往潁川進軍,做出勢要拿下陪都許昌的假象。

  曹洪見狀果然命部分軍隊往潁陽駐紮,準備策應潁川、拱衛許昌。

  但是曹洪卻不知,這正中了吳國聲東擊西之計。

  徐盛、全琮、朱異、陸振等將率領揚州軍突然發難,一路攻城拔寨下,十五日便抵達了汝南城下。

  曹洪率軍堅守汝南半年,城中糧盡,於是開門投降。

  曹洪投降後,陸勳熱情款待三日,特意派遣一隊人護送其回鄴城。

  曹叡見了曹洪是罰也不是,獎也不是,隻是命其回府思過。

  次年,曹洪鬱鬱而終,曹叡念其一生功勳,追諡曰恭侯。

  豫州一半落入吳國掌控之中,淩統被封為汝南太守,全琮被封汝陰太守。

  吳國在汝南周邊的古城、葉城、蔡城、南頓皆屯下重兵,許昌城成為吳國下一個虎視眈眈的目標。

  建業城

  內閣集體上表吳皇帝,為楚王請賜九錫,朝廷百官盡是歌功頌德者,不見一人反對。

  文淵閣中,陸勳哭笑不得瞅著龐統和顧雍二人。

  一個是吳國的丞相,一個是吳國的太尉,兩個一起把陸勳擺在了炙火上去烤了。

  陸勳盯著兩個看了一會,而後緩聲開口說道:“你們是想讓我被人罵做第二個曹操啊!”

  顧雍聽話微笑說道:“天意不可違,楚王當順應天命才是!”

  陸勳緩緩點頭說道:“這到底是天意啊,還是人意啊?我若做了這個位置,會被後人罵上幾千年的!曹操這麽厲害,生前都沒敢越這個雷池,我可敢啊?”

  龐統不客氣的接話說道:“人意就是民意,民意就是天意!大王,您有何不敢啊?”

  陸勳微微皺眉說道:“我沒想過會這麽快!”

  龐統笑著說道:“大王橫掃六州之地,功蓋九州寰宇,可謂威震天下!曹叡小兒襲篡漢得地位,西蜀劉嬋小兒襲彈丸之地敢稱帝,您手執傳國玉璽,受命於天,有何不可再等一步?”

  陸勳聽見這話,心裏不禁在心裏笑罵:“你個老小子,終於等到這一天了是吧?這該是龐士元的屬夙願吧?不竄著我登基你是心有不甘啊?諸葛亮比你早些達成目標了,你怕是等不急了吧?可是為難的是我啊!”

  陸勳想想,自己也熬了這麽多年了,也謀劃了這麽多年了。

  在原本的三國世界裏,前期是看誰地盤打的多,但是到了後期完全是比誰活的時間長!

  孫權活的比曹操和劉備長,所以他建立的王朝功勳就多。

  司馬懿比所有人活的都長,所以最後才奪得曹魏的天下!

  現在劉備沒了,曹操也沒了,孫權也被陸勳設計弄沒了。

  所以,現在他現在的對手也就是諸葛亮和司馬懿了。

  現在司馬懿還沒掌權,曹真本事有限,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

  於是,現在是先滅掉魏國的大好時機。

  至於諸葛亮嘛,等他能殺出祁山再說吧!

  陸勳甚至在想,不會他的吳國大軍殺到長安了,他諸葛亮還在祁山出口努力呢吧?

  他要接力曹魏繼續和諸葛亮在祁山附近,再開展拉鋸戰嗎?

  陸勳想到這裏就覺得頭疼,不過他想的還真的挺遠。

  接下來一年時間,陸勳勵精圖治,讓民眾休養生息,減免賦稅,興修水利,一時間竟然讓曹魏差點誤以為吳國就此罷兵不戰了。

  332年5月,吳國太尉龐統被拜為揚州都督,督青、徐、兗、揚四州兵馬。

  次月,龐統指揮十五萬大軍對陳留發起進攻。

  這次,曹叡沒有再派遣陳群出使吳國。

  曹叡決心傾力一戰!

  但是,現在的魏國就像一條四麵漏水的船啊!

  諸葛亮整軍十萬再出祁山,曹叡無奈之下隻能命司馬懿為都督,督雍州、涼州及隴右附近兵馬,率軍五萬抵禦諸葛亮。

  曹真被封大將軍,率軍八萬坐鎮許昌,督戰陳留三萬軍馬。

  陸遜、步騭、周泰、淩統、全琮等將率軍十萬,向潁陽、潁川二地發起進攻。

  這些如果都是曹魏還能接受的話,那田豫、朱桓、蔣欽率領的三萬北渡黃河的第三股軍隊,就徹底成為了捅進曹魏心髒的一把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