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重歸於好
作者:空心淚      更新:2020-12-16 04:56      字數:2318
  田豫接管了陸勳的騎兵隊以後,先是接受了利城的兩萬兵馬。

  隨後,田豫舍棄步兵,命張虎率領兩萬步兵跟隨騎兵後麵,自己則代表八千騎兵快速往北挺進。

  田豫利於消息的時間差,奇襲了東安、東武兩座縣城,隨即裝成敗兵賺開了琅琊郡城的大門。

  四日下三城,田豫使用閃電戰術打開了青州的南大門,同時將駐守在陽都的曹彰退路給堵死了。

  張遼回去之後也快速集結兵馬,而後快速發起反擊之戰,收複昌盧夜襲魯國。

  夏侯霸不低張遼之勇,兵敗撤回泰山地區。

  本來的三足鼎立的事態,變成了陽都孤掌難鳴的局麵。

  曹彰不怕被張遼和田豫兩麵夾擊,於是決定放棄死守陽都,改為主動向北轉移。

  張虎兵不血刃拿下陽都,曹彰率領大軍往平昌城撤退,卻不想剛走一半就受到了田豫騎兵伏擊!

  曹彰久駐北方,深知田豫騎兵陣的厲害,所以他沒敢硬拚,而是留下五千軍士斷後,而後繼續往北撤去。

  曹彰怕平昌還有吳軍的設計,於是果斷快馬加鞭越過那裏,往北海郡城撤去。

  朱靈率軍出城二十裏相迎,曹彰吃安全進駐北海郡。

  田豫擊敗斷後曹軍之後,率軍直攻平昌,平昌太守早就棄城追隨曹彰而去。

  田豫率軍進駐平昌,開始整軍備戰。

  此時,張遼率領三萬大軍功課博陽,威逼泰山城。

  自此,曹彰的十萬北方大軍算做徹底戰敗,隻有夏侯霸在泰山還有一萬餘人,曹彰帶回北海的三萬餘人。

  張遼、田豫收下三萬餘降足,剩餘軍士多有逃散,不知所蹤。

  壽春城中

  陸勳看見一個接一個捷報,樂的嘴都合不上了。

  陸勳拿著一堆捷報說道:“看我這兩個兄弟,一個比一個能打!我要早有他們的幫忙,估計現在河北都打下來了!不行,我得給他們倆請功去!”

  陸勳說著,親自給內閣寫一封奏表,為張遼、田豫等人請功。

  此時,諸葛亮已經抵達了永安城。

  劉備兵敗重病不起,屯兵永安城中,諸葛亮、李嚴被劉備叫到床前托孤。

  荊州陸遜達捷的戰報抄送了兩份,一份給朝廷,一份給了陸勳。

  於是,內閣在商議之後,將這兩戰的有功之臣一起下了嘉獎的詔書。

  222年,吳黃武三年,內閣以吳皇帝孫權名義下達封賞詔書。

  拜陸勳為吳國上大將軍,都徐、揚、荊以及吳、越之地兵馬,封其為少傅,教導輔助太子孫慮。

  封陸遜為鎮西將軍,黃忠為平西將軍、周泰為平南將軍,徐盛、陳武、朱然、朱桓等將也連升三級。

  封張遼為鎮北將軍,龐統為平東將軍、蔣欽為平北將軍、於禁為安東將軍、田豫為安北將軍、臧霸為安西將軍,張虎、臧艾等將也多有升遷不再多述。

  就在吳國的嘉獎詔書下達的同一天,曹休、司馬懿也下令撤兵了。

  原因無他,他們的糧道又被人給毀壞了。

  原來,張虎接替了他爹成為了八百玄甲騎統領之後。

  隨即,張虎舉薦了太史慈之子太史亨、甘寧之子甘述作為自己的副將,然後這三人便開始繼續搞起斷人糧道的勾當。

  於是乎,曹休、司馬懿不得不再分精力應對他們的襲擾。

  久而久之,曹休決定撤兵!

  曹丕本以為趁著孫劉兩家在荊州打的火熱,趁機收複徐州、揚州之地,但沒想到的是竟然白白折掉了北方十萬重兵。

  騎兵戰專家田豫還投靠了東吳,曹丕命人去桌布田豫家人時卻發現此時他家已經人去樓空了。

  趙吏已經早曹丕一日,將帶領紅衣衛悄悄將田豫的家人全部轉移走了。

  曹休、曹真先後向曹丕詳細回報完戰事經過之後,曹丕深深皺起了眉頭。

  曹丕左思右想半天之後,忽然對二人開口說道:“司馬懿此戰沒有盡力!你們說他會不會生出了二心?”

  曹休被曹丕這麽一問,心中便也沒譜了:“陛下,您是懷疑司馬懿暗通陸勳?可是司馬家多在我朝為官,按理說他不應該啊……”

  曹真抱拳說道:“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像,先帝在世的時候就曾告誡過,一定防著他。如今看來,先帝果然有先見之明。”

  曹丕重重歎口氣說道:“人心是最難琢磨的事情,我隻是懷疑而已,日後,你們一定要將他給朕盯緊了!”

  曹休、曹真抱拳應諾,隨即曹丕又補充道:“先把他的兵權給收了!升個文官給他去做吧!”

  曹休、曹真再次抱拳應諾,而後曹丕又操心起了曹彰的事情:“任城王,先帝就曾經說過,他是大將之才。但他也終究隻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將才而已!統帥兵馬簡直是一塌糊塗!十萬大軍啊,就這麽打沒了……”

  曹丕越說越氣,最後大袖一揮說道:“傳朕的旨意,命曹彰往洛陽閉門思過,無宣召不得入京。曹休你去接替他的位置,都青、兗、豫三州兵馬,抵禦吳軍!”

  曹休抱拳英諾,曹真想勸說什麽的時候,卻被曹休攔住了。隨後,二人告退離去。

  一年後,即黃初四年(223年),曹彰在洛陽王府病逝。

  曹彰死後曹丕賜諡號為“威”,故亦稱為任城威王。

  同年,即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在永安宮去世,丞相諸葛亮攜幼劉嬋歸成都。

  同月,黃忠因舊傷複發,病逝於江陵城。陸勳親自攜兩個兒子往江陵吊孝,並和兩個兒子一起為黃忠披麻戴孝為其送終。

  那一時,整個荊州都為黃忠掛滿了白皤。

  五月,劉禪在成都繼位稱帝,時年十七歲,尊吳皇後為皇太後。大赦天下,改元建興。

  六月,張遼因病在下邳城中病逝,張虎承襲父親爵位。

  陸勳又往下邳吊孝,痛哭整整七日,差點將眼睛哭壞,田豫亦然如此。

  劉禪稱帝之後,諸葛亮就命人往東吳說和,請求吳國與蜀國恢複聯盟關係。

  吳國內閣同意了諸葛亮的建議,於是諸葛亮吃敢出兵前去平定南中孟獲的叛亂。

  轉眼五年過去,時間來到了228年。

  吳國一直在北方增兵,揚言要一舉攻下青州,實則陸勳命令陸遜開始在江陵集結部隊,準備對襄陽發起進攻。

  這一切,皆是因為諸葛亮送來了一封信。

  這封信是一個很好的信號,因為諸葛亮要一出祁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