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觀察處置使
作者:水君清      更新:2021-04-10 22:25      字數:2454
  百裏明輝其實隻是隨口一問,根本沒指望身邊這些太監宮女兒的,能解釋得清楚。

  不過今天恰好是雲公公當差。

  就是年初除夕宴,趙氏等人設計陷害顧瑾,站出來替顧瑾作證的那個雲公公。

  這不,就見雲公公立刻笑臉盈盈的站出來道。

  “回稟陛下,奴才知道這是為什麽。”

  “因為今年的棉花比往年質量好,絨長,有韌性。”

  “隻用較少的量,就能達到往年同樣的保暖效果,甚至超出往年。”

  “實不相瞞,不光陛下身上的棉衣,比往年用得好。”

  “就連奴才們,今年的棉衣,也跟著提升了一個檔次。”

  “奴才現在晚上值夜,都不打哆嗦了!”

  一邊說著,雲公公還一邊忍不住由衷一笑,露出了腮邊一對可愛的小酒窩。

  “而且奴才還知道,今年的棉花之所以這麽好,都是因為陛下將顧大人派去了河東道。”

  “顧大人一心為民,不光親自去老百姓家裏慰問,還教老百姓們提高更重效率,讓那邊的棉花產地,獲得了大豐收。”

  “奴才有個姐姐就嫁去了河東道,前不久還來信說,今年地裏的棉花,除去交公的量,還能剩下不少。”

  “不光全家換了新棉衣,不用再挨餓受凍,還能賣出去不少,賺一些錢貼補家用。”

  “這都是托了陛下的福啊!”

  “陛下知人善任,任人唯賢,要不是陛下推舉了新政令,讓顧大人這種有真才實學的人當了官,老百姓哪能過上這麽好的日子啊?”

  “陛下英明神武,千秋萬代,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說著,雲公公當即恭敬有加的,伏地對百裏明輝行了個大禮。

  不得不說,雲公公真的很會來事兒,而且嘴皮子也很溜。

  短短幾句話,不光解答了百裏明輝的疑問,還把百裏明輝誇成了一朵花。

  並且其中,更是穿插了對顧文傑的誇獎。

  可以說是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恰到好處,既不會讓百裏明輝嫉妒,也能讓百裏明輝忽略。

  “哈哈哈……”

  這不,就聽百裏明輝開心得朗聲大笑道。

  “好啊!好!”

  “如果朕沒記錯的話,顧家是顧文傑被派去了河東道。”

  “他是個有能力的,朕當初沒看錯他。”

  “如此大功,著實該賞!”

  “當然了,農業生產同時也要看老天爺的臉色,今年的棉花能有如此大豐收,這是天佑我大胤,保我大胤在今年這個冷冬,能平平安安的度過!”

  “行了,你也快免禮平身吧。”

  “大冷天的,別讓膝蓋把棉衣硌塌了,那就不暖和了。”

  “多謝陛下體恤!”雲公公聞言,再次向百裏明輝行了個禮,才麻利的站了起來。

  不過雲公公的造化,還遠不止如此。

  這不,百裏明輝暖和了過來,見時間還早,就準備勤奮的繼續辦公、批閱奏章。

  往常百裏明輝用慣了的大太監,今天碰巧生病了,未免把病氣過給陛下,正告假在房間休息。

  沒人給百裏明輝研磨,百裏明輝見雲公公是個機靈討喜的,直接欽點了他道。

  “來,你來替朕研墨。”

  雲公公本來隻是想借著今天這個機會,幫恩人顧家,在陛下麵前刷刷美名。

  而且他這也不算以公謀私,畢竟顧家老爺真的有出色的政績。

  他不過是用更好的語言,說出了一個事實而已。

  不成想還有額外驚喜,讓自己也同時得到了陛下的賞識。

  這不,就見雲公公歡天喜地,同時又謹慎克製的再次行禮,然後顛兒顛兒的跑到陛下身邊做事去了。

  引得周圍那些,剛剛沒來得及站出來回話的宮女太監見狀,那叫一個羨慕嫉妒……

  不過下人們之間的明爭暗鬥,隻要不鬧出大亂子,百裏明輝肯定是不會在意的。

  百裏明輝正十分專注的批閱著奏折。

  不得不說,百裏明輝縱然有很多缺點,但他的確是個勤政的皇帝。

  而且說來也巧,百裏明輝剛和身邊人聊完棉花的事兒,就一連看到了好幾道,就今年棉花豐收一事,上書奏報的奏折。

  其中就有顧文傑本人的奏章。

  不同於某些隻知道歌功頌德的酒囊飯袋,以及忙著搶功的滑頭,顧文傑的奏章很是有些真材實料。

  從今年棉花豐收的原因總結,到明年的計劃和布局等等,既言簡意賅,又豐富詳盡。

  反正百裏明輝越看越想看,越看越過癮。

  等到通篇看下來,頗有種酣暢淋漓、回味無窮的感覺!

  “啊……”

  這不,就聽百裏明輝低低感歎一聲,明明正靠在椅子裏閉目休息,但腦子裏仍然在不斷閃現奏折上的內容。

  百裏明輝甚至覺得,顧文傑的奏折,比當初科考時的答卷要好太多了。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顧文傑這個水平,當個狀元都綽綽有餘!

  百裏明輝本來主要想捧顧家二子顧子溪的,但顧子溪現在的工作,隻是幫助編纂文書,是個清流職位。

  想要取得政績,還得熬上不少年。

  其實當初給顧子溪這麽安排,一來是遵循祖製,二來也是擔心有人就新政令一事挑毛病、找麻煩。

  總之,就是當初百裏明輝想要以穩為主,不想讓任何人找到借口推翻新政令。

  等到新政令穩穩當當的實行了幾年,都沒惹出亂子,‘新’政令也就慢慢成為了舊令。

  但百裏明輝現在,則徹底被顧文傑激發出了血性。

  顧文傑的身份,和他的政績,明明就是新政令實行以來,一個巨大的宣傳點!

  他要將顧文傑樹立成典型模範,讓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新政令是極其有效的。

  任何反對新政令的人,都是在和普天之下的老百姓作對!

  從今以後,不再是他戰戰兢兢,生怕世家找麻煩。

  而是世家要夾起尾巴做人,以免大舟傾覆,最終落得個淒慘下場!

  百裏明輝越想越激動,沉澱了一會兒情緒,並仔細思考了一番,發現自己的想法沒有便。

  就見他從桌子抽屜裏,抽出了一封空白的聖旨。

  先按照慣例,將顧文傑誇了一通,然後才步入正題,將顧文傑封為了河東道觀察處置使。

  也就是總管河東道,一應大小事務的最高行政長官,賦予了顧文傑極大的權利。

  畢竟棉花產業的發展,不是單獨某個縣的成功,以及周邊縣鎮的模仿學習,就可以的了。

  河東道整片地區,都需要有一個靠譜的帶頭人。

  顧文傑坐這個位置,最合適不過!

  “來人,將聖旨頒布下去。”

  這不,就見百裏明輝大手一揮道。

  “無需門下省審議,這是朕經過了深思熟慮後的決定,任何人不得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