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別樣的兄妹情意
作者:傾盡萍萍      更新:2020-12-15 22:32      字數:2119
  當時曾記吳中事,為賦殷勤句,小樓依舊恨東風,江水風花最是屬林中。月稠最愛花音雨,占卜東南曲,四弦曾斷徐娘逸,問雪晴應知張郎心意。這首不知名的詞沒人知道出自何人之手,不知道此詞所述何事。在當代文壇第一篇正規性詞壇教材,陳怡和所編的詞論中管這類詞叫做三無詞,無情無事無律,具體的說是沒有任何內涵,沒有任何感情,沒有任何格律。後來張家嫡係,華北絮宗玉笙係張衡所著的一篇焦花音把這種詞推向了流行,這類詞不在長居幕後,上官家的上官彩雲管這類詞叫做閑詞。

  閑詞剛開始的時候,還是被稱為禁詞,被文壇正牌所不齒,隨後在張成,劉琴,上官雲相等人的努力下,這種詞迅速流行,其中以張衡的焦花音最負盛名。櫻花應知拈花語,常負憐花意,花開花落,花盛花敗,應知賞花人意。駐足賞花人留戀,人應知花絮,人停人行,人悲人喜,人似櫻花得失。焦花音,非寫櫻花,又非寫賞花之人,既寫櫻花,又寫賞花之人,沒有任何格律,卻別俱一番風格,沒有任何感情,卻最能體現填詞人的情緒。這是張成在詞評中評論焦花音的一段話。

  沒有人能夠想到,這種文體,這闕小詞,出自文壇領袖張成之手,張成自小受到的是正規的儒學教育,雖然也曾經主持過無數的文壇改革與創新,可是骨子裏的那份對傳統文學的敬仰與推崇更是發自內心的,張成的文字不拘泥傳統,可是從不突破框架,所謂框架就是儒學,就是以四書五經為核心的傳統文學,在華北絮宗中剛剛開始流行詞這類文體的時候,張成就多次說過,詞必須與最基礎的韻律為依托,才可以突破韻律,最後才能夠擺脫韻律,曾有我,到無我,最後到自我這一過程,才是詞壇甚至是整個文壇最精髓的內涵。

  這闕詞的主人公無論是多麽出人意料,可是當知曉這闕詞是寫給何人的時候,一些都迎刃而解,收到這闕詞的人,名字叫做張鳳,被稱為當今世界最懂張成的人,張成年長張鳳四歲,不誇張的說,張鳳是被張成看著長大的,張成六歲開始寫作生涯以後,第三年張鳳發表了自己寫的第一篇文章,而刊登這篇文章的,就是國內最負盛名的出版社,那時候的張成在文壇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績,在國內也積攢了一定的人氣,剛進入文壇的時候,張鳳所有的文章,甚至讀什麽樣的文章,讀什麽樣的書籍都是張成靜心挑選的,後來張成在張鳳在文壇地位成績極速上升的時候,張成先後兩次停筆,一次三年。所以張成被稱為讓了全世界同齡人半個巔峰期的作家。尤其是當今社會,青春文學和急促文學盛行的社會,重視文筆而輕視內涵,重視結構而輕視內容成為了行業的通病,為了治愈這個通病,文壇不少的有識之士一直在不懈的努力,可是收效甚微。

  濟南的雪與北京的雪比起來大有不同,濟南的人和北京的人比起來更是大有所異,可是濟南的某些人在掛念北京的某些人,這是一條不變的定律,北京的某些人記掛著濟南的某些人,這更是鐵打的事實。張鳳,作為整個張家最受寵的人,作為唯一一個可以在張家為所欲為的人,張成在張家對張鳳的重視對張鳳的寵溺那是所有人都無法比及的,曾經有人說過多少人記恨張鳳,就會有多少人羨慕張鳳。作為張家唯一一個可以調用張家所有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雖然張家的地位而言,張成和張清要遠超張鳳,可是張家自己內部,尤其是最為嫡係的層次,張鳳的地位那是無人可以比及的。

  張成對於張鳳而言那是絕對的好哥哥,好兄長。曾經和張成青梅竹馬的張薇曾經說過,接受傳統儒學滲透的張成,最令人敬佩的永遠能夠冷靜思考,永遠能夠保持理性。可是不誇張的說,隻有一個人能夠讓張成完全喪失理智,隻有一個人能夠讓張成完全失去冷靜,那個人是張成的底線,也是張成的軟肋。那是張薇對張成和張鳳這份兄妹情意的評價。張成在整個張家對張鳳的三個特許可以淋漓盡致的體現張成對張鳳的寵溺,特許張鳳自由出入張家名下所有場所,特許張鳳隨意調動張家所有的資源,特許張鳳經營張家所有的關係網。這三項特許,不誇張的說是張鳳可以決定張家的所以重大方略的進行,重大政策的實施,這三項特許,張成也好,張清也罷任何一項都無法做到,這是因為張家最成熟的製衡機製。

  而張鳳對於張成而言,被稱為最懂張成的人,最敢管張成的,最心安理得對張成充滿占有欲的人,這是張衡的原話。張鳳被稱為最懂張成的人,可以看透張成所有的心事,可以看穿張成所有的感情變化。每當張成情緒出現波動的時候,每每都是張鳳最先發現。張成為人處事與張清相比雖大相徑庭可是也有相似之處,張成決定的事情很少有人可以動搖,這是一個管理者一個領袖的基本素養,可是張鳳不僅敢質疑張成的決定,甚至不止一次的敢當麵頂撞而令張成無可奈何,這就是張鳳的本事。無論是青梅竹馬張薇的還是張成曾經的戀人張惜柔,無論是張成一手帶大的與張鳳親生姐妹的張青,還是與張成一同工作的搭檔張衡,在張鳳麵前都不敢與張成太過親近,張清因為這件事不止一次對張鳳表達過不滿,可是每次張成都一笑而過,張清也不好多說什麽,作為張家的兩位管理者,對內對外都必須保持高度一致,這是張清的理念,張清知道在張鳳這個問題上,是不容商議,不允許打任何折扣的。

  雪夜裏,窗外,張鳳拿著那一闕小詞,相識無言,反複吟唱當時曾記吳中事,為賦殷勤句,小樓依舊恨東風,江水風花最是屬林中。月稠最愛花音雨,占卜東南曲,四弦曾斷徐娘逸,問雪晴應知張郎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