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零章 弩攻霸道
作者:零點一分      更新:2021-01-17 14:05      字數:2702
  自從羅睺一方,從炎火大王的手中奪取了旭日城之後,便開始苦心經營這座城池。

  在阿修羅界,天人合一,法天象地的思想,仍然是一種非常主流的思想,在這種影響之下,改造之後的旭日城布局,便或多或少與天上的星象聯係起來。

  天上的星象可以昭示人間的事故變遷,而地上的城池布局,也在刻意地構建可與形象對應的結構。

  動工營建一座,比舊有的城池規模,更為宏偉的群組建築,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按照羅睺一方的宏大構想,這旭日城的全部擴建工程結束後,以烈陽宮為中心,象征天上的中宮紫微,以護城河與天河呼應,一宮一室一殿一堂均有天象依據,使皇帝如若置身於天宮的中央,像天帝那般擁有無上的權威,統治四方。

  由此,旭日城的布局便成為了,代表絕對控製的建築史詩。

  在城中,羅睺們還開辟了寬闊的道路,起自宮,跨過橫橋,直抵烈陽宮。

  而天象恰與這一布局上下吻合,銀河與護城河相應,營室與烈陽宮相應,形成一個天地對應的神奇世界。

  除此之外,東側的蘭池宮與紫宮東側的鹹池星是對應……

  而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學者認為,羅睺在修建旭日城時,也暗合天象,依北鬥七星的形狀構築城。

  阿修羅大帝統一阿修羅世界之前的混亂時期,同樣是阿修羅界各種學問大發展的時期,從那時起奠定了阿修羅界星象體係的基礎。除了曆法、天象記錄、宇宙論等方麵的成就,其星官體係也在這一時期逐步發展、定型,特別是誕生了影響深遠的二十八宿體係。

  而值得注意的是,羅睺構建的這座城池,是以北天極周圍的紫微垣為中心,紫微垣又稱“中宮”,是天帝太一所居的天宮神闕,天帝在此處君臨八方。滿天星鬥環繞帝星,如臣奉君,“帝星”左右,有“三公”、“四輔”、“太子”,身後的“後勾”諸星則象征嬪妃。

  這北極星象征著阿修羅王,北極附近的星辰,到則象征諸侯將相,乃至軍陣,滿天的小星對應於百姓黎民。

  而而在四野邊緣,則有象征敵國的星辰,軍國臣民以帝王為尊,在帝王統治下生息繁衍,並與蠻夷交戰。

  又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一體係得到進一步發展完善為以三垣二十八宿為主幹的星官體係。

  而三垣之製,明顯形成了一座屹立在北天的國都。

  紫微垣即帝王的居所,太微垣則是朝堂官署,三公九卿、王侯將相分列其中,天市垣則對應於古代城池的“郭”,這裏有著車肆、列肆、屠肆等各種商鋪,有宗正、侯、宦者、七公的府第,甚至有著貫索,也就是關押平民的監獄,以至便溺之處。

  現在戰爭時期,旭日城規模宏大、布局巧妙,它在形製上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就是城牆呈不規則形。

  根據地勢地形的實際情況,旭日城的南牆中部南凸,東段偏北,西段偏南,西牆南北錯開,西北部分曲折延伸,唯獨東牆平直。

  北鬥南鬥,特別是北鬥在星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所謂“鬥為帝車”,它也是天帝的象征,北鬥的鬥柄指向變化,標誌著天象的輪回變化,有著天子“臨製四方”的含義,而“南鬥注生,北鬥注死”,又暗指是人世間生命的主宰。

  反正旭日城改造之後的種種,都表明著羅睺胸懷極大的野心。

  一般來說,攻城的方式無非就是爬城牆、打碎城牆以及攻破城門,其中爬牆的方式損耗士兵非常多,打碎城牆又需要大型攻城器械,效率最高的方式就是攻擊城門了。

  因為城門需要滿足日常開關的需要,多半是木製門扇,在防守的時候是相當薄弱的。

  但是使用攻城錘破門,這種攻城方式要是在旭日城下進行,那麽隻能說攻城部隊要悲劇了,因為城池有一項獨特的設計甕城。

  甕城的曆史悠久,阿修羅大帝還在的時候,那些城池就是這麽修的。

  而甕城的作用主要是保護城門,相當於兩道城牆以及兩道城門。

  這攻城的一方如果打破了第一道門,進入甕城之後,就會發現被守城軍隊居高臨下的圍觀了,那麽下場可想而知…………

  一般的小城隻有一道甕城,而在阿修羅界的一些重要城市,有兩道甚至三道城門,而作為重點經營的旭日城中,一個城門就有三個甕城,合計四個城門。

  而甕城的設置,除了連續多道外,還有錯位設置,以及迷宮式設置的。

  看這個形狀,攻城部隊好不容打破一道城門,接下來該往那邊走肯定是一臉懵逼的。甚至有一些城門打破之後就進入一個死胡同,同時還要不斷的遭受城牆上防守士兵的攻擊。

  所以攻城部隊寧願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架雲梯、挖地道也不願意攻打城門,這是對於這種情況,就準備了吳鋒他們這五支千人隊。

  “弦木為弧,剡木為矢”的記載,可看出最處形態的弓,無非是將一根木竹彎成弧形,銷尖木竹既為箭。

  可以說簡陋到極至,其射程與殺傷力更是不敢恭維,但畢竟使人擺脫了近戰,而弓箭的發展趨於成熟,作戰的箭矢已主要是青銅鏃,弓的樣式也基本具備了後來,以弓的形抗擊敵人,為十倍之敵包圍,卻操一種稱大黃的強弩,箭無虛發,遠距離射殺敵軍將領,扭轉了戰局。

  而弩脫胎於弓,實則是一種裝了弩機的弓,相傳發明於上古時代,亦有傳說是一名叫琴氏的人類所創。

  最後由於阿修羅界與天界的天人發生戰鬥,繳獲了這種武器,從而將這種武器引用到了阿修羅界的戰爭之中。

  而弩的優勢有二,其一裝有弩機,拉弓,瞄準,發射的操作步驟分解進行,瞄準時間充裕,命中率高,簡單易學,“朝學而暮成”。

  而其二張弦不單靠臂力,也可以腳踏腰引,大型的弩還安上絞車,幾十人合力,射程遠威力大,相較而言,弓隻能用臂力,使用一支數石的硬弓可是一項體力活。

  當然利弊相成,弩分步發射速度較慢且不利於騎兵使用,所以弩被主要應用於防守。

  弩由弓,弩臂,弩機三部分構成,其關鍵部件是弩機,構造非常精巧。它外置機匣,匣內有掛弦的鉤,其後有照門,照門上有刻度以取遠近,機匣下有扳機,與現代的擊發裝置有完全相同的原理。

  在稍早時期,羅睺軍隊中就已經大量裝備了弩,當時軍中的司馬官,就是主管六弓四弩的人。

  其時,以弩頗為有名,有各種勁弩,可射幾裏路開外,所射堅甲莫不破,威力驚人。

  遇在戰爭**現的蹶張弩,即靠腳踏足蹬拉弦,這樣可用全身的力量,大大提高了殺傷力和對射手的臂力要求。

  這個阿修羅軍中專設弩兵,多選身強體壯者充任。

  有活動扳手和可以在弩臂上滑動的箭槽,使用時先將扳手向前推,箭槽向前滑動,弓弦沿槽下部的弦道後移,移至末端,就落到坎缺之內,弓弦從而被鉤住,再將扳手向後拉,弩隨之張開,弓弦自坎缺中跳出,箭槽中最下麵的一支箭隨之發射,同時箭槽中上一支箭落下補位,周而複始。

  床弩是弩家族中的龐然大物,其發明可追溯到很早。

  一般這種的床頭都是放置在城頭,進行防禦,做飯的時候才會使用,但是這一次的炎火軍,卻使用了車載和騎乘的方式,來將之應用於移動進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