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勇爭第一
作者:路黎子      更新:2020-12-15 13:22      字數:2345
  郝館長看完介紹信,上下打量一遍他,高興地說:“你就是蓮花村的水稻王陶曉偉?畝產一千公斤稻穀是你第一個種出來的?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就是種植莊稼的一把好手了。”

  劉江心直口快,搶先介紹說:“郝館長,您好!曉偉不但是蓮花村穀王,農業生產技術一流;他還是我們村讀書最多的人,是蓮花村書王,希望書屋就是他的主意設計建造起來的。”

  郝明聽了,很感興趣地說:“書王?一個農村辦起書屋已經是不簡單的新鮮事了,還有書王這麽一個雅致的名號,蓮花村果然名不虛傳。”

  陶曉偉慚愧地說:“什麽書王?劉江,你怎麽敢在關公前麵耍大刀?我隻不過比他們村裏人多幾本書,他們就胡亂給我起這個外號。郝館長,你別聽他們吹牛。郝館長管理縣圖書館上千萬百萬冊圖書,才是真正的書王。”

  郝明說:“年輕人勤奮好學,要求進步,太難得了。我雖然管理百萬冊圖書,但是這些書終日躺在書架上,脫離生活實踐,對讀者的作用沒有你來得直接。還是你在生產生活中活學活用,發揮書籍的最大作用,老百姓稱你為書王是名至實歸。”

  張興高興地說:“郝館長風格高,熱情關心農業生產,關心農村青年人進步,支持我們蓮花村希望書屋的工作,我們真是太感謝了。以後我們蓮花村發展進步了,有郝館長一份大功勞。”

  郝明微笑地說:“微薄之力,不足掛齒。我們縣圖書館有的是圖書,隻要你們要求上進,想看書學習,我們提供方便,給你們借書。農村是社會發展的根基,農村發展好了,我們的社會才真正有進步,改革開放才算取得勝利。”

  劉江在一旁介紹說:“這是我們蓮花村村長,北山鎮甘蔗大王。陶曉偉在咱們村開展良種水稻實驗,推廣先進生產技術,建設鄉村書屋,全靠張興村長在背後大力支持。”

  郝明讚賞地說:“村長,你們蓮花村出一位這麽優秀的青年,農業技術一流,眼界開闊,心胸寬廣。有你這位能幹的村長把握方向,你們穀王蔗王帶領蓮花村百姓開展農業生產,帶領大家奔小康,蓮花村的未來不簡單。”

  陶曉偉虛心地說:“郝館長誇獎了。我們就是看到群眾勤勞苦幹,渴望進步,才想到建造鄉村書屋,讓廣大村民看書學習,共同提高。我堂弟陶曉華說,郝館長德高望重,關心農業發展,熱情助人。以後,還麻煩郝館長提供借書方便,讓我們鄉親們學習新的科學知識,學到先進生產技術。非常感謝郝館長。”

  郝明哈哈笑著說:“陶曉華給我戴高帽了。曉華來我們這裏幫你借書,跟我說起你的故事,你開展高產水稻種植試驗,帶動農民提高生產技術。我很好奇,你是農村發展難得的人才。我們這裏別的沒有,隻有圖書。隻要你們需要,我們給你們蓮花村百姓借閱,讓鄉親們放心地看書學習。”他指著櫃台一堆圖書說,“這是我幫你們找出來的書本,你看看,用得上的話,盡管借回去。”

  兩輛拖拉機拉著滿滿兩拖卡圖書回到蓮花村村頭。一群孩子在村頭古井邊玩耍。嘟嘟嘟!發動機的歡唱像一首簡樸的歌,把他們吸引過來,他們知道,村長帶人買書回來了。一夥孩子追在拖拉機後麵,興奮地呼喊著。

  圖書搬進了書屋,陶曉偉組織一幫青年人加班加點登記造冊。

  兩天之後,他高興地告訴張興說,晚上可以開放書屋,讓村長通知鄉親們到書屋看書閱讀。

  晚上,等大家吃過晚飯,張興村長興衝衝拿出口哨,吡吡吡!他狠勁吹響哨子,大聲宣布:

  “各位鄉親們,經過大家的努力,特別是陶曉偉日以繼夜的工作,希望書屋今晚對全村人正式開放。請大家到書屋看書學習,借書閱讀。”

  希望書屋開放了!

  村民異常激動,奔走相告,他們興致勃勃向書屋匯聚過來。

  張向榮拉著曾祖父的手,焦急地說:“老爺爺,你走快點呀?你不是說,帶我第一個進書屋嗎?再不快點,就輪不到我們了。”

  張學問一手被曾孫拉住,一手拄拐棍,三步並作兩步,氣喘籲籲往大門對麵的書屋趕。希望書屋大門掛著兩盞馬燈,顯得特別明亮。

  張學問一邊走,一邊喋喋咻咻地對曾孫子說:

  “向榮,我們張家人做事都要趕前炮……爭第一。大年初一,我們家……第一個開門,第一個燃鞭炮,第一個上古井挑水……”他說得太急,上氣不接下氣。

  曾孫不耐煩地說:“老爺爺,你不知道說多少遍了,我們都記住。我聽老爺爺的話,在學校就是爭第一,跑步我最快,做操我最好,考試沒有敢跟我比……”

  老爺爺驕傲地說:“向榮,這就對了。凡事趕前炮,爭第一,是我們張家的傳統……你看,陶叔叔的希望書屋很明亮,沒有人比我們來得早,我們第一個來到書屋。”

  張向榮高興極了,他拉住老爺爺的手,兩人一起大步邁進書屋。書屋四角,分別掛著一盞燃得正旺的馬燈,把書屋照得格外亮堂。

  張向榮衝陶曉偉興奮地叫道:

  “陶叔叔,我和爺爺第一個來看書。”說完,好奇地在書屋沿著書架轉看一遍,

  陶曉偉高興地說:“張爺爺永遠是咱們蓮花村第一人。如今年紀大了,雄風不減當年,還是勇奪第一。向榮,你就像老爺爺一樣,學習考試不會輸給任何人。”

  張學問哈哈笑著說:“我老朽了,還能做什麽?現在是你們青年人的天下。你這書屋肯定是鄉村第一書屋。我就喜歡看你們闖第一,這樣我就心滿意足了。”

  張向榮連忙報喜道:“陶叔叔,我考試第一,什麽都拿第一。”

  陶曉偉誇讚地說:“老爺爺勇奪第一,張向榮也勇奪第一。我們蓮花村人要以老爺爺、張向榮為榜樣,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先進生產技術,做改革開放發家致富的第一批人。”

  這時,大批村民有說有笑湧到希望書屋門前,他們一臉興奮,到了門外,鄭重地邁開大步,莊嚴地走進書屋。一進書屋,村民擠在書桌書架前,好奇地撫摸著新書,笨拙地翻開書瀏覽,使勁嗅著新書散發的油墨味,滿臉陶醉。

  陶軍保從書架上抽出一本新書《嫁接——豐產種植》,嘴笑得合不攏,嘩啦啦翻開看,一邊看,一邊好奇地問在一旁看書的陶軍紅:

  “二哥,莫非書中真有黃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