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新宅基
作者:路黎子      更新:2020-12-15 13:22      字數:2318
  一場田野的蟲害危機終於化解了,大家在陶曉偉的指導下緊接著給稻苗追施化肥,催促稻禾壯杆孕穗。

  熱帶燦爛的陽光,源源不斷地給稻田送來溫熱,加速禾苗的光合作用,禾葉泛著光澤,煥發出勃勃生機。稻禾見風就長,一刻也不停留,孕穗接著灌漿,不久就喜氣洋洋地吐花。稻花香裏說豐年,鄉親們最喜歡吸聞稻田的花香,陣陣侵入心扉的稻花香,讓他們倍感豐收的喜悅。

  這次成功防治水稻蟲害,讓鄉親們更加信服陶曉偉。

  田野裏,田塊縱橫交錯莊,像孩子們塗上地純真拚圖,看起來好像是各家各戶在單獨勞作,其實有一張無形的網把大家的命運攏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誰都不能夠單打獨鬥。

  張興從水壩的機房出來,不安得觀察水壩的水位,龍溪水位一天天往下降,真讓人擔心。

  “我們再來潛一個,我就不信你潛得比我時間久。”

  “你來追我呀……”

  “快停下,我嗆水了……”

  一幫小孩在河裏玩水,有的比賽潛水,有的在打水仗……他們無憂無慮地嬉戲逗樂。

  張向榮紮進水裏憋住,實在熬不住了,猛然衝出水麵,他一把抹去臉上的水,看到爸爸在岸邊,高興地叫喊:“爸爸——”

  “哦。”張興敷衍地應一聲,像著心事。快樂是孩子們,他們永遠不知道眼前的煩惱,就像自己小時候一樣。

  “幫我拿撈網遞過來……”張向榮再次紮人水底,潛遊過來,近岸邊,突然竄出水麵。

  “快呀,把撈網遞給我。”他不耐煩地叫道。

  張興拿過岸邊上的漁網,伸給他。

  張向榮接住,高興地說:“壩尾的水淺了,蘆葦叢裏有很多鯉魚,用網一撈就能捉到。”

  “向榮,快呀。”河裏有人大聲朝他喊,他向父親扮了一個鬼臉,提著撈網撲入水裏,快速向壩尾遊去。

  孩子隻顧他們的玩樂,哪裏知道大人的憂心?老天爺連續幹旱,上遊的水越來越少。再這樣幹旱下去,麻煩就大了。如果水壩水位繼續下降到警戒線,水輪機動力不夠,發電機就很難工作,全村就得重新跌入黑暗中。水渠的水流不足,供應不了村頭村後兩片田野,今年的水稻就難保了。

  天空不下雨,真讓人揪心?

  人到中年萬事憂。村裏事,家裏事,田裏的事,一樁一樁,讓人放心不下。他是大哥,肩膀上的擔子比別人大,一家老老小小擠在老房不行了,按慣例,老屋要留給二弟張宏,自己得到村頭找一塊新的宅基地。

  爺爺總說村頭風水好,可是這裏地勢偏低,又臨近古井邊的大魚塘,容易招來水患。要選朝北向的地方,更加難找。他幹脆把眼光看往村外,在小學對麵一處山梁下選好一塊地方。

  他很滿意,新宅地緊鄰進出蓮花村的山路邊,既可以把村子的框架拉大,又可以居高臨下,把蓮花村收進眼底。

  他和大青一有空就跑到新宅地開挖平整,憧憬著擁有自己獨立的一片嶄新世界。

  那天,他和大青在新宅基揮鋤頭開挖,爺爺發現了,跟上來左瞧瞧右看看,臉皮緊繃,欲言又止。張興和大青知道他迷信,忙著幹活,不理睬他。

  張學問終於忍不住了,他讓張興和大青停下活兒,嚴肅地說:

  “張興,你要起新房幹嘛不問問我?這個地方不理想。走,回去我再跟你說。”

  張興一邊幹活,一邊說:“爺爺,這個地方好,靠近大路,出入便利。地勢開闊,可以俯瞰整個蓮花村……”

  爺爺小聲跟他說:“你不懂,在這裏不好說。走,我們回去再說。”

  大青見爺爺神神秘秘的樣子,故意大聲說:“爺爺,你看,這塊宅基位置高,四周的風景都看得清清楚楚,很優美。我和張興都喜歡。”

  張學問焦急地跺腳:“你們年輕人不懂。收工收工,回家,我們馬上回家。”

  張興抬頭看看天,太陽升高,陽光火辣辣地曬,他說:“大青,上午就做到這裏吧,收撿工具,收工。”

  下到龍溪邊,張學問連忙對張興說:“我不是讓在魚塘邊選宅址嗎?你怎麽到村口外去挖地基呢?那是山梁龍脊,剛才在上麵禁忌,我不說,怕驚動龍脈。房子建在龍脊上麵不安穩。馬上換回來,在村頭的魚塘岸邊建,那裏龍脈圍拱,是難得地風水寶地。”

  張興不願意,說:“爺爺,你怎麽這麽多講究呢?村頭那裏地勢低窪,潮濕不要緊,就怕水患。你還記得嗎?那年發大水,覃木工家就被水淹塌陷了。魚塘岸邊不能起房子。”

  張學問不高興地說:“你們知道啥?人的命水好不好,就看他的運勢。決定人的運勢有三個關鍵,一是生辰八字,二是房屋宅地,三是祖宗墳山。房屋宅地是大事,怎麽能隨隨便便呢?村外山梁是不行的,你快點換回來,就在村頭的魚塘岸邊建新房。”

  大青聽他說得玄乎,不耐煩了:“爺爺,照你這麽說,我們這裏有山有水,龍脈明顯,好找。人家內地平原,地勢平坦,一看無邊,山都沒有一座,怎麽看風水?他們就不用起房子了嗎?”

  張學問見她問得幼稚,更加不滿:“你們哪裏懂其中的奧妙,平時跟你們講,你們又不記心上。平原有平原的標準,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那是船地龍脈,要結合朝向、水流和星象。我們是山地,最好辨別地方好不好。聽爺爺的,不要在山梁那邊平整宅基了,回村頭龍穴地方來,在那裏建新房,占得好風水。”

  輪到大青不高興了:“村頭地勢低,像窩在魚塘邊,風景一點也不好看,怎麽建房子?我和張興都不喜歡。”

  張學問嘮嘮叨叨地說:“房子關係到一家人的運勢,不是建來看風景的。我就告訴你了,村頭魚塘那地方,風水最好。屋前有塘,人興財旺,這是難找的好宅地。”

  祖孫三人誰也說服不了誰,爭論不休。

  陶曉偉剛好走上水壩,張興遠遠看到他,大聲叫道:“陶曉偉,你過來,我這個甘蔗大王說不下爺爺,你來,我們雙王兩手,就不信說服不了老爺爺?”

  陶曉偉聽了張學問擺出的理由,舉出很多事例反駁他迷信的危害,嚴肅批評他的封建思想。

  張興不失時機地上綱上線,唬住爺爺說:“爺爺,你這種死封建頭腦,要在幾年前,會拉到街上批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