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私奔
作者:路黎子      更新:2020-12-15 13:22      字數:2534
  吃完晚飯,陶曉偉習慣坐回書桌前看書。

  “軍紅,曉傑來信了。”羅老師舉著一封信,高興地走進陶家大門。陶軍紅兩夫婦在堂屋篩稻米,他朝兒子屋裏喊:“曉偉,你弟來信了。”

  陶曉偉接過信看一遍,不滿地對父親說:“爸,你怎麽能這麽做呢?”

  陶軍紅莫名其妙被兒子責怪,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奇怪地問:“我幹什麽了?曉傑來信說什麽來著?”

  陶曉偉才想起羅老師還站在一邊,連忙給他讓座,然後才說:

  “二姐和阿誌兩人自由戀愛,你幹嘛反對二姐,阻攔她?”

  原來兒子說的是二妞的婚事。陶軍紅也不停下手中的活,一邊旋著篩箕,一邊生氣地說:

  “你去問二妞,哪家娶媳婦不備足彩禮的?他杜家麵子這麽大?沒有彩禮還想從我老陶家娶走我閨女,天下沒有這麽便宜的事。”

  媳婦在一旁幫腔:“你讓二妞告訴杜家人,彩禮湊不齊,這門親事就沒門?”

  陶曉偉極力說服父母:“結婚是兩個人感情的事,杜恒誌對二姐好,二姐也喜歡他。兩人相愛了兩年多,經過那麽長時間考驗,他們是真心的,怎麽能因為彩禮的事反對她們的婚事呢?”

  陶軍紅停下手,不高興地說:“感情好就能當飯吃?我們陶家花二十年時間養出一個大閨女,按鄉村俗例收一台電視機,兩百斤豬肉,這過分嗎?這筆彩禮拿不出,還娶什麽媳婦?說出去就不怕人家笑話?我閨女沒那麽便宜,不花彩禮就過門。”

  陶曉偉生氣地說:“人家杜家情況特殊,阿誌是長子,沒有娘,弟妹小,一家人就靠他爸一手拉扯四個孩子長大,眼前是困難點。但是阿誌和二姐都是勤勞的人,他們成家以後,杜家勞力增多,很快就改變麵貌了……”

  “笑話,我們家二妞不收彩禮,就跑去人家杜家做牛做馬,替他們拉扯大弟妹。曉偉,我看你昏頭了,不會替二姐想想。實話跟你說,就是因為杜家窮,杜恒誌弟妹多,負擔大,我和你媽才不同意。”

  羅老師聽了半天,終於明白是怎麽回事,他批評陶軍紅說: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二妞他們兩個青年人感情好,就讓他們自由戀愛,支持他們成家立業。莊戶人家,重在看人品,看手腳勤不勤快,會不會操持農活。隻要人品好,家裏困難一點算什麽?青年人結婚以後夫妻齊心,勞動致富,還怕生活不趕上來嗎?彩禮多也是彩禮,少也是彩禮。你怎麽還守著舊封建,因為彩禮的問題阻攔閨女的婚事呢?”

  陶軍紅聽了他一通教育,不快地說:

  “你一個外人摻和什麽?我家閨女的事,我們自有主張。一個閨女家,在娘家養二十年,一份正經的彩禮得不到,你讓她怎麽過門?人家笑她還不算,連我這個爹都被人當笑話。”

  羅老師聽了很生氣:“我看你老糊塗了。嘴長在人們臉上,愛咋說就咋說,你管得著嗎?你想想,青年一輩子生活的事重要,還是你的麵子重要?”

  “口水沫子淹死人。不說跟你那麽多,反正有彩禮,二妞的婚事隨時由他們杜家定;沒彩禮,他杜恒誌就不要耽誤我閨女的前程。我老陶家堂堂正正,不想在人家指指點點中熬日子。”

  羅老師氣得直搖頭。

  陶曉偉知道父母親頑固,硬來是不行了,想采取迂回方法。他頓了頓,說:

  “曉傑今年就要畢業了,他在信中說,畢業分配有幾個去處,咱們臨近幾個縣城都要人。他想征求我們的意見。爸媽,你們說呢?”

  羅老師看他們討論家事,告辭,臨出門前,還不忘教育陶軍紅一句,要他尊重青年人的選擇。

  二嫂聽說兒子要分配工作了,高興地說:“回咱們臨川吧,以後上縣城就能看到曉傑。”

  陶軍紅沉思道:“男孩和女孩不一樣,男孩四海為家,跑遠點誌向大。女孩就要嫁近點幫襯家。由他決定,要是他喜歡,就讓他到外麵闖一闖。”

  在曉傑畢業問題上,父親有遠見,曉偉佩服他。

  “爸媽,曉傑一有工作,咱家以後就寬鬆了,你們該放心了。曉傑也很擔心二姐的婚事,二姐婚期從去年國慶拖到元旦,又從元旦拖到年底。再往下拖延的話,二姐的婚事就快成馬拉鬆了。爸媽,我們要尊重二姐的感情,理解杜家的困難。隻要阿誌真心對二姐好,二姐生活就會幸福。我們要為二姐未來的生活著想,彩禮少點就少點,隻要二妞開心就行……”陶曉偉耐心地說。

  “你小子犯渾呀,盡替人家說話。就是因為杜家彩禮都湊不齊,他杜家窮,底下還有一幫弟妹,我和你媽才不願意讓二妞過去受苦。你怎麽這麽傻,趕你二姐往苦海裏跳?我讓你媽替她物色一戶殷實的好人家,比杜家不知好多少倍。”

  二妞咬著嘴唇,走出堂屋,賭氣道:“除了杜恒誌,我誰都不想見。”說完扭身會房裏。

  二嫂氣憤地說:“你看這副強脾氣,怎麽就不學習大妞?”

  陶曉偉見父母立場絲紋不動,生氣道:“你們思想封建頑固,隻顧看人家有沒有錢,隻會盯著眼前,就不會為二姐的未來幸福著想。”

  陶軍紅氣惱地說:“就是不想讓你二姐未來生活苦累,我們才……”

  二嫂搶斷丈夫的話,埋怨兒子道:“你年輕不懂,等你成家就知道了。我和你爸就是擔心二妞過門受欺負,替人家做牛做馬,才考驗他們家的底氣。彩禮拿不出,二妞就不要過門受這份罪了。天下好人家多著……”

  “你們哪裏是為二姐的生活好?你們這是自作主張,隻會讓二姐難過……”

  “你懂啥?我們就是為你二姐好……”

  一家人爭執不下……

  屋裏,傳來二妞低低的抽咽。

  第二天,陶曉偉像往常一樣,天沒亮就下田巡看田水。多日不下雨,龍溪水壩的水位一天天下降,水渠流量變小,鄉親們個個都想趁早點給自家田裏趕水。

  陶軍紅在院子裏拌勻肥料,準備給秧田施肥。

  太陽爬高了,還不見二妞出來幫忙。自從大妞出嫁後,兒子顧自己忙活,就剩二妞幫他搭手,父女配合默契慣,沒有二妞幫忙,還真不方便。今天她怎麽起得那麽晚?平日不是這樣啊?

  陶軍紅一邊把化肥和農家肥攪拌一起,一邊朝屋裏喊:

  “二妞,太陽老高了,幫爸拌肥料。”

  沒有應聲。

  他再大聲喊一遍,還是沒有回應。

  奇怪了,他放下鐵鏟,走到門邊,高聲喊道:“二妞,你聽到嗎?”

  屋裏就是沒有人應聲。

  他推開房門,裏屋沒有人,床上被褥折疊整整齊齊,衣物碼得方方正正,疊放在床頭。

  “曉偉媽,二妞人呢?你見她出門嗎?”

  二嫂見當家人找不到閨女,忙跑進閨女房裏,看到屋裏整齊幹淨的情景,想起二妞說過出走的話,自言自語:“難道二妞出走私奔了?”

  “私奔?”陶軍紅驚奇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