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母校
作者:路黎子      更新:2020-12-15 13:21      字數:2491
  王福貴在三月三掃墓活動中過足風頭,憑著一隻焦黃的烤豬供品讓自家成為蓮花村首富。可是王福貴的心遠不僅於此。省城的遍地黃金讓他輾轉難眠,境外的滿地特產讓他無法安坐。買賣生財,生意賺錢。他滿腦子裏盡想著怎樣把買賣做大做強。

  改革開放就像一夜的春雷喚醒大地,到處是勃發的生機,到處有發家致富的機會。

  村裏人隻知道遵循老輩人代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延續千百年來不變的勞作方法,局限在狹小地方,靠體力來致富。條條道路通北京,全憑膽量和智慧。我王福貴雖然不像陶曉傑那麽幸運學習金融,但是我也知道思路決定出路的道理。曉傑不是說嗎?凡是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社會就是這麽殘酷,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我王福貴不會就滿足在金三角那裏賺些小。

  他在心裏謀劃著第二天賠四叔回母校參觀的事情,隻要跟四叔混熟了,自己就可以在境外開辟更多的買賣機會。

  聽說在國外經商的衛忠老板回母校參觀,陵川縣高中藍校長高興地向教育局長匯報。局長一聽,樂了,他在電話裏說:“我們現在辦學條件還很困難,有愛國華僑回來,太好了。什麽到學校?我要抽出時間陪同衛老板參觀校園。”

  藍校長也不客氣,大聲對著話筒喊:“就在三月初四上午。局長,我們學校第一次迎接愛國華僑參觀母校,要不要搞一個隆重的儀式?”教育局長是他早年教過的學生。

  局長在電話那頭說:“改革開放好些年了,祖國日益強大,社會日新月異,華僑華人以後還會不斷回國參觀。我的意見就不用搞形式,讓他們看到我們真實的麵貌。這樣吧,到時候我找報社記者跟隨采訪,好好報道這件有意義的新聞。”

  放下電話,藍校長按局長的意思,把會議室布置成一個簡樸的座談會地方。

  早晨,太陽躍出山頭,一輪渾圓的紅寶石徐徐上升,把東邊的天際染紅一大片。王福貴看一眼迷人的太陽,叫上李構,兩人騎上自行車,趕往北山鎮路口乘坐上縣城的首趟班車。

  上午九點鍾沒到,兩人在陵川高中大門外等候。王福貴拉拉李構衣袖:“那是我讀書時候的教導主任,現在升校長了。”

  藍校長站在大門一邊,身旁立著四五個穿戴整齊的領導,他們在迎接衛老板。

  “嘀嘀!”一輛桑塔納轎車慢慢開進校門,王福貴知道是衛老板到了,連忙跟在車後。

  轎車一停下,校門的幾個人圍上前,熱情地與衛老板握手,說著歡迎的話。王福貴兩人微笑著,站在一旁看。

  “阿貴,過來!”衛忠看到他了,招手喊道,向校長介紹這位滿意的師弟。

  “你是哪一屆畢業的學生?”藍校長握住他的手,問。

  王福貴很不習慣,他著著以前的主任,回答說:“我是八零屆畢業的學生。主任,不,校長,那時你經常跟我們投籃打球呢。”

  衛忠在一旁笑哈哈地說:“藍校長怎麽記得你?老師一年培養那麽多學生,桃李滿天下。”

  藍校長謙虛地說:“哪裏哪裏!青出於藍勝於藍。學生都要超過老師的嘛。”他指指在前麵走的局長,說:“局長以前是我的學生,你看,現在就比老師厲害。”

  “對。青出於藍勝於藍,後生遲早都要超過先生。”衛忠高興地說,他一路好奇地觀看校園的變化。

  “我們的教室呢?校園全變了樣,整齊漂亮,教學樓,實驗樓,宿舍樓……富麗堂皇。我們那時候的教室在哪兒了?”

  藍校長陪著笑說:“衛老板,你讀書的時候,這裏還是使用民國縣立高中的舊校舍,後來擴建,全推掉了,換上了整齊大氣的樓房。”

  衛忠有些失落,說:“滄海桑田,時間都過了二十年。學校麵貌全改變了,變得更加美麗了。”

  局長介紹道:“衛老板,你出去這麽多年,祖國麵貌已經煥然一新。古人說,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如今,我們祖國各行各業發展突飛猛進,你以後就常回來看看。”

  衛忠連連稱是:“出外麵的人才懂,遠離故鄉,舉目無親。那個苦,你們不理解。”

  突然,他放慢腳步,鼻子連連嗅著,驚喜地說:“是白玉蘭的花香,真的,是白玉蘭花香。”

  藍校長見他激動,連忙說:“球場還是在山腳那邊,白玉蘭長得更高大了,一年四季花香不斷。學生最喜歡了。”

  大家邊看邊說,轉入教學樓後麵的操場。衛忠眼睛一亮,盯著前麵的一排高大的白玉蘭,興奮地說:“還在,還在,白玉蘭還在。”他快步走過去,用手撫摸著緊致的樹皮,微閉眼睛,嗅著空氣中幽幽的花香。

  記者忙不迭地選角度拍照。

  衛忠愉快地回憶著:“那時,我愛打籃球,每天早上別人沒起,我就起來投籃。教室屋簷的路燈,射過來一片昏黃的光線,籃板的球圈還看不清……”

  王福貴連忙插話:“衛老板畢業前選入縣籃球隊,他們的球隊奪得全地區籃球比賽第二名。”

  “哦,衛老板年輕時候是籃球明星呀,難怪身體精神都這麽好。令人敬佩!敬佩!”局長稱讚道。

  衛忠笑笑,說:“好漢不提當年勇了。”

  從操場出來,一行人走到教學樓前。這時是上課時間,教室傳來老師洪亮的講課聲,時不時有學生鼓掌。樓上有學生在集體唱歌,歌聲清亮悅耳。衛忠側耳聽了片刻,想進一樓教室看看學生上課的情景。

  藍校長猶豫地說:“衛老板時間寶貴,我們還是到會議室座談吧。”

  衛忠還不願走,伸頭朝教室裏望。

  局長見他心切,說:“衛老板高興,那就進教室看看。”

  這是一堂數學課,老師在講解函數方程。衛忠站在教室後麵,靜靜地聽課。記者忙前忙後,又拍下幾張照片。

  衛忠看一陣,皺起眉頭。藍校長站他身邊,看他神情,輕聲問:“衛老板不舒服嗎?”

  衛忠臉色嚴肅,低聲說:“怎麽?學生還用這麽陳舊的桌椅?”

  藍校長急忙解釋:“我們辦學條件還很艱苦。”

  座談會,局長介紹陵川縣教育取得的成就,藍校長匯報學校的輝煌業績,大家交流了很多情況。衛忠站起來,臉色沉重,說:“學校教育發展很快,學生成績連年提高,取得豐碩成果,讓人高興。我想說的是,我看到學生還在使用破舊課桌椅,心裏難過。校長說,學校條件困難。我決定,給母校捐獻十萬元人民幣,幫助學校購買課桌,添置教學用具。”

  大家激動地熱烈鼓掌。記者連忙跑到一邊,蹲下身子選鏡頭,“哢嚓!哢嚓!”連摁快門,閃光燈不停地閃爍。

  這一幕,深深烙印在王福貴腦海裏,一個人的財富決定了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