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畫一道線賺一萬美元
作者:路黎子      更新:2020-12-15 13:21      字數:2479
  第二天是禮拜天,雖然不是節日,但是,很多幹部職工不上班,喜歡出來采買東西。陶曉偉喚上曉傑,天未亮就一大一小一前一後挑著水桶上路。

  曉傑已經上五年級,十二歲,個子不高,水桶不時觸著路麵突兀的泥塊,哐哐響。陶曉偉擔心桶裏的魚逃出,不停地叮囑他小心點。

  十多裏遠的山路,他們用一個半鍾頭的時間就趕到了南街。也許是禮拜天,早市已經熱鬧起來,采買東西的人都趕著時間行色匆匆。

  太陽剛剛從東山升起,黃橙橙的朝陽斜射過來,把街上行人的身影拉得長長的。陶曉偉找到一個街邊攤位,還沒來得及把兩擔魚桶擺好,就有三四個五六十歲的大媽圍攏過來。還好,陶曉偉早在幾個街日前就打聽好各種魚的價格,今天不顯得慌亂。

  “塘角魚和鯰魚八毛,鯉魚和鯽魚六毛,泥鰍和螃蟹四毛……”他麻利地喊著價格,整理手中的杆秤。

  這時候政策已經放開,但是老百姓還沒有習慣過來,失落的,觀望的,等待的人都有……大家一如既往按部就班耕田種稻,特色種植養殖的人不多,物質還很困乏。城裏的人一看到有鮮活的魚賣,價格也不貴,便紛紛圍過來買。

  一個白頭發的大媽用木棍撩了撩塘角魚,想壓低價錢:“小哥,塘角魚七毛買嗎?我買三斤。”

  很多人都知道,塘角魚最滋養人,尤其是滋補孩子。陶曉偉笑著說:“大媽,你看我這裏的塘角魚多肥壯呀,肯定是兩年齡以上的老魚,哪裏都找不到這麽好的貨,八毛不貴。”

  白發大媽見攤主雖然年輕,也是懂事的人,不再砍價,挑選了七八條肥碩的塘角魚,過稱,交錢,開心地走了。

  不到中午時間,陶曉偉兄弟兩人就賣完了所有的魚。曉傑由於興奮,臉漲得紅紅的,他長這麽大,從來沒有靠自己的勞動賺過那麽多的錢。在米粉店等候吃中餐的時候,曉傑取過裝錢的書包,仔細地點數了一遍,他的聲音有點顫抖“哥,四十六塊呢!我們發財了!”

  陶曉偉擔心他這麽小的年紀賺錢不好,談談地說:“這點錢算什麽?你好好讀書,等長大了走出我們小山村,掌握本領,到城裏建設祖國,就不怕沒有錢花。”

  曉傑一臉地不以為然,雙眼興奮地看著書包裏的錢,好像不相信是真實的。

  陶曉偉全看在眼裏,他知道,生活在貧窮日子中的人,心裏最向往錢。

  午後,兄弟兩個進入一家飯店,陶曉偉叫了兩碟炒粉,讓師傅多給曉傑加一份肉。曉傑埋下頭津津有味地吃起炒粉來,滿嘴都是油亮亮的。

  曉傑打著飽嗝,陶曉偉帶他來到街口的書店,幫他買了兩本書,一本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另一本是《假如給我三天的光明》。他不想讓弟弟生活貧窮了,思想也貧窮。

  最後,兄弟兩人喜滋滋來到百貨店。陶曉偉給兩個姐姐各挑一件碎花裙子,買一個印有紅旗的嶄新書包給曉傑,自己選了一件夾克背心,一共花了十七塊錢。

  在回家的路上,陶曉偉問曉傑:“曉傑,你上五年級了,畢業班了,作業多嗎?會做嗎?”

  “哥,作業容易做,都跟例題一理,我在學校就做完了。”

  “曉傑,準備上初中了,努力點。人為什麽窮?就是因為缺乏知識文化,知識就是財富。你知道斯坦門茨嗎?”

  “什麽?什麽斯坦?”曉傑想都沒想,說:“愛因斯坦,誰不知道呢?外國科學家嘛。”

  “愛因斯坦是世界公認最偉大的科學家,今天哥說的不是愛因斯坦。是德國的斯坦門茨。”

  曉傑聽清楚了,不是他們老師介紹過的大科學家:“這個斯坦門茨,沒有人說過。他也是科學家嗎?”

  陶曉偉慢慢地說:“對,哥給你講一個斯坦門茨知識就是財富的故事。”

  20世紀的時候,美國的福特公司遇到一個業務飛速的好機會,客戶訂單雪片般從世界各地寄來,工人一天三班,加班加點,片刻不停,每一輛剛剛下線的福特汽車都有很多人等著搶購。

  一天,公司關鍵車間的一台電機突然出了故障,整個生產車間都運轉不了,其他相關的生產工作被迫停下來。公司緊急調來大批檢修工人反複檢修,又請了多位專家來幫助檢查。可是,怎麽也排除不了故障。公司總裁非常焦急,很生氣,別說停一天,就是停一分鍾,對公司都是巨大的經濟損失。

  有人給總裁提議,請著名的物理學家斯坦門茨來幫助,他一定有辦法解決難題。

  斯坦門茨一到,麵對巨大的電機敲敲打打,仔細檢查,然後要一張席子鋪在電機旁,聚精會神地聽了3天,又搭上梯子,爬上爬下忙活多時,最後,他在電機的一個部位用粉筆劃一道線,寫下一行字:“這裏的線圈多繞了16圈。”

  人們按照他的指導,處理了電機線圈。故障立刻被排除了,生產恢複正常。

  公司經理問斯坦門茨要多少酬金。斯坦門茨說:“1萬美元。”

  1萬美元?旁邊的工作人員不敢相信,就這麽簡簡單單畫一條線,就索要1萬美元工錢?1條線,1萬美元,那是一個車間工人200年的工資收入呀!

  斯坦門茨看大家發呆迷惑的樣子,轉身開了個賬單:畫一條線,1美元;知道在哪兒畫線,9999美元。

  福特公司經理看之後,醒悟過來:知識就是財富。公司不僅照價付酬,還重金聘用了斯坦門茨。

  曉傑聽完,眨眨眼睛,說:“斯坦門茨畫一條線就值一萬美元,太貴了吧。哥,一萬美元值多少中國錢呀?”

  “十多萬元中國錢,等於我們普通人家全家人將近幹一千年的收入!”

  “什麽?畫一條線就值我們幹一千年?”陶曉傑瞪大了眼睛。

  陶曉偉加重語氣,說:“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知識就是財富。”

  曉傑點點頭:“哥,這個道理我懂。可是斯坦門茨收錢太貴了……哥,張爺爺,覃伯伯他們都說,你就是被生病耽誤了,不然你一定考上最好的大學。我一定努力,我不會讓你失望。”

  陶曉偉一邊走,一邊問:“哥相信你,你一定會學得比哥有出息。今年你就要上初中了,有什麽科目有困難嗎?”

  陶曉傑想想,說:“就是英語讀不準,學校的時間總不夠用。好在陶曉華教室在我們隔壁,我常常跟他讀英語。”

  陶曉華是三叔的兒子,跟曉傑同齡。

  “你和曉華,誰的成績好?”

  “我數理化好,就是英語科弱。曉華英語強,都是數理化都不行,考試都是我贏。”

  “兄弟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提高。”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