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水有多深?【七百四十五】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2-02-08 18:55      字數:2169
  第二個原因,看似春秋戰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對吧?

  實際,這就好朝代文人墨客描繪的虛假的繁榮,一片祥和,風和萬裏的虛幻景象罷了。

  不能說諸子百家思想不好,也不能武斷地說諸子百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加劇了動蕩。

  請注意,我使用了動蕩這個詞語。

  你看,我再說一個。

  就是周朝怎麽汙蔑商朝的,這不好,那不好。我們現在的人都是受到了《封神榜》的影響居多。但是,恰恰真實曆史是夏朝,商朝,人家可都是奴隸製度,按道理那壓迫,迫害,等級森嚴,就是人們通常理解的苛Z,暴Z,昏君等等吧?

  那回到一個最關鍵的點上。

  為什麽這麽一個製度下,人家王朝存在了四五百年之久?難道夏朝,商朝就沒有下麵的部落造反,作L嗎?有,肯定有。不過我說,作為朝代的Z治基礎,那就是森嚴的等級製度,分封製度【 奴隸主,部落首領們等等L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這個就是真正的曆史原因,而不是神,祖先保佑他們的江山能長久的重要原因。

  因為這個基礎在,外部落,畢竟是弱小的部落,那肯定跟王朝的軍隊,聯盟部落,諸侯比起來的力量相差太多。

  所以,即使有造反,很快就被撲滅。

  夏朝,商朝真實存在了那麽久,就是這個道理。跟階級統治,壓迫無關。因為王,部落,聯盟,諸侯們就是現在Z治學裏說的他們掌握了國家統治機器,普通人,百姓無力對抗,推翻這個機器,所以不得不屈從於這個機器。

  所以,奴隸,百姓們,沒有反心,沒有作L;,這也是一個夏朝,商朝存在的比較長遠的重要原因。

  周朝,西周,看似做了很大的改進。廢除了奴隸製度【不過這個就動了奴隸主的奶酪,破壞了基礎】。廢除了祭司特Q【也得罪了這些貴族的L益】。創造了所謂的禮儀,看似很好,卻是從奴隸製度轉向封建製度【苛刻程度一點沒變,反而是加劇的】。

  注意,這裏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這個跟周武王,或者周公造神是無關的。

  並不是神文化的問題。

  而是周朝,看似有對商朝製度的繼承,分封製度【可是周朝的分封製度,跟夏朝,商朝完全不同】。

  也就是周朝把自己主力的臣子分封的多,部落聯盟等,就相對少很多。

  看似諸侯國都差不多,實際相差很大。

  這就是遠近親疏,L益分配不均【動搖了統治,Z治基礎】。

  所以,周朝的命運,根本不是神安排的。

  周朝的短命,那是命中注定的,因為它破壞了過去,留下的,傳統的分配,分封規則,那奴隸主們,得到L益少的諸侯,肯定心存不滿。

  而且,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命運從來不是神賜給的【當然這個是指王位,從來都是靠實力,靠武力,靠聯盟,靠L益分配得來的】。

  他們才不信什麽人類先祖是掌管人間的鬼神呢。

  這個瞎話,隻能騙騙無知的奴隸,平民。

  所以,周朝,從建立,就已經注定了是短命的。

  就沒有周幽王,就是一個有能力的王,又如何?王朝的人數,軍隊並不是最多的。打仗,可不是靠耍嘴皮子,或者神話傳說,呼風喚雨,召喚神龍,神獸出來,群起攻之就成了。

  那就是靠人海戰術,士氣。

  說到底,兩個。

  一個,許諾L益。誰勇敢,誰殺敵多,誰衝在最前麵,賞賜就多。或者可能不光是錢財,還可能賞賜女人【雖然這個詞語不好,事實就是如此,在當時】。L益高於文化。等級低下的士兵,勇士,他懂什麽忠君思想?他懂什麽效忠主子的思想?那都是文人編造出來的故事。文化,隻掌握在王,貴族,奴隸主們的手裏。

  一個,士氣。士氣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自己一方人多,對方人少。以多欺少。一個用什麽方法擾L對方【比如製造謠言,動搖對方軍心,或者提前知道了天氣變化。古人對天氣的景象都有敬畏,畏懼心理。這也是心理戰術之一】。

  一直沒有說一個問題。

  那就是倉頡造字,但是文化,古代,三皇五帝到夏朝,商朝,周朝,其實都沒有一個真正的類似後朝代的教育,學習體係,製度,科舉製度。

  文化,隻有王,貴族,奴隸主等等掌握、

  這個很重要。

  所以,你去翻開百度詞條,有關諸子百家,很奇怪的一點,就是很少提及他們【肯定有啟蒙老師,肯定有教給他們知識的人,;老師吧?幾乎很少有提到他們的 時辰,大概除了扁鵲還提了一下長桑君吧】。

  所以啊,過去,三皇五帝夏朝商朝周朝,那都是王說了算的文化,都是從上往下的文化。

  這個點,在春秋戰國時期,不能叫被破壞,而是叫發生了改變。

  也就是諸侯們【諸子百家主要是諸侯國的臣子們,注意沒有一個是平民,等級低下的人】放任了下麵的人,所以才有了諸子百家、要不然,諸子百家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而同時,正是由於諸子百家的諸多思想,太活躍了,所以加劇了動蕩【春秋五霸,戰國七雄】。雖然,其實,並不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導致了這一切。

  重點不在這裏。

  而是為什麽秦國最後能統一六國?

  或許有人不能認同。

  但是我還要說,很多人低估了秦始皇嬴Z。

  為什麽這麽說?

  因為嬴Z,看到了諸子百家百花爭鳴,但是思想不統一。用嬴Z的話講,那就是L象的根源。所以,秦朝統一文字,度量衡,廢除,毀壞了六國的很多文化。

  而且重點不在這裏。

  秦始皇創造了皇帝這個詞語。我個人認為是把三皇和五帝的稱謂給結合起來而已。而嬴Z,又破壞了周朝指定的規則。他廢除了分封製度,改成了官員製度。

  這個中央集Q是好的。這個不是嬴Z先提出來的,是周武王。

  但是正如同周武王動了奴隸主,祭司的奶酪,嬴Z同樣動了諸侯們,貴族的奶酪。L益等於直接全部歸到了皇帝一家頭上了。那,這個王朝,就算是秦國得到了天下,注定是短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