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水有多深?【六百六十六】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1-06-28 19:24      字數:3360
  三國,本就是紛爭的年代。

  ??其實,真正的本質是什麽?

  ??不是諸侯的崛起,不是一方諸侯,擁兵自重,也不是挾持漢獻帝的問題,說到底,最更笨的原因,實際是漢朝已經開始走向衰竭和沒落了。

  ??也就是漢朝衰敗的跡象已經相當明顯了。

  ??說曹操挾天子漢獻帝以令諸侯,那就是一種汙蔑。就好像曹操整天忙著發展壯大擴大自己的軍事實力,地盤,S力,卻有人當然不可能是三國,三國鼎立時代,有人捏造了曹操成立了一支特殊的軍隊:摸金校尉。到處去開棺摸金。

  ??有關這個問題,有幾點可以證明,說明。

  ??第一點,不管曹操當時的實力,S力有多大,至少他不是皇帝,也沒有在活著的時候稱帝。

  ??第二點,沒有一個帝王,或者誰去開別人的,前朝的,當朝的帝陵。就是要開,不是為了裏麵的財寶,得師出有名,得列舉被開棺的帝王的極大罪狀。要不然,這個開棺,名不正言不順,或遭到千古罵名,唾棄。就好像伍子胥為了報仇,到了吳國的軍隊攻陷了楚國,開棺鞭屍。那種做法,肯定是不顧一切,破壞式的。

  ??第三點,以前講過,真正的帝陵裏有一定數量的金銀珠寶。但是並不是像某些小說裏誇張的描述,好像裏麵多的鋪出來的到處都是。那點金銀,根本就不夠軍餉。你要說軍餉,當時曹操帶領的可是諸侯國的人馬,軍隊,那活人那裏,國庫裏,家裏,肯定比帝陵裏的金銀要多得多吧?

  ??所以摸金校尉,還是官職?

  ??那絕對是造謠誹謗。

  ??盜墓,在古人來說,就是下三濫,下九流,缺德帶冒煙,要斷子絕孫,遭雷劈的行為。別說現在,古代要是抓到盜墓賊 ,都是處罰相當嚴厲,殘酷,酷刑的。

  ??沒有特殊情況,是沒有人會這麽做的。

  ??所以,絕對不可能有官職的專屬盜墓部隊的說法。

  ??回到正題吧,為什麽真實的曆史,三國之前,有狼子野心的人那麽多,董卓,袁紹,袁術,李傕等等,為什麽沒有人對這些人痛恨,痛罵?

  ??你道孫堅,孫Q,很好嗎?他們也是一方諸侯,不思護主,穩固漢朝的統治,卻也擁兵自重,也是要稱帝的,卻沒有多少人把孫堅,孫Q說成是壞人?相反,還有好事之人,把曹操說成是奸雄,孫Q說成是梟雄,劉備說成是英雄呢?

  ??那劉備的身份,到底是不是漢朝的子孫?誰也說不清楚。畢竟他沒有任何信物可以證明他的身份的。

  ??但是這不是重點。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H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依附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這應該可以是史學界共識,

  ??但是,同樣,劉備先是占領荊州,入贅孫家或者叫聯姻,或者叫娶了孫尚香等等吧,然後帶領軍隊去了四川,建立了蜀漢ZQ。

  ??這同樣是不思護主漢獻帝,擁兵自重的行為。

  ??相反,曹操被野史,《三國演義》等說成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壞人,小人,卻聚集了眾多諸侯,名正言順,打著漢獻帝的旗號,剿滅了袁術,袁紹,平定了孫Q,劉備。

  ??為什麽?

  ??為什麽東吳和蜀漢最後會失敗?

  ??並不是兩家不合 ,為了一點地盤荊州,互相廝殺,而是他們兩家都是擁兵自重的諸侯,也是叛L的諸侯。

  ??所以最後,肯定要被漢獻帝剿滅,哪怕是打著他的旗號。

  ??正因為什麽呢?

  ??正因為很多人都想學董卓,袁紹,袁術,李傕,曹操,孫Q,劉備,更想當晉武帝司馬炎,結果都失敗了,或者被迫收手了。所以痛恨。

  ??那麽該痛恨誰呢?

  ??想來想去,就痛恨曹操吧。

  ??所以才有《三國演義》,才有人編排,捏造了摸金校尉等等事情。

  ??其實,三國,漢獻帝,是曆史上的一個典型案例。

  ??而且,你可以去翻看曆史,所有的朝代,最後的沒落,基本都是一個路數。

  ??最最最基本的特點是帝王的昏聵,對各方S力,王侯,諸侯,官員等壓製不住了,對朝Z,無能為力了,也就是最後的朝廷實際失控了而殺忠臣,眾叛親離?那僅僅是一個催化劑,或者並不是主要特征。

  ??畢竟,你去看曆史,真正的曆史,哪一個皇帝,帝王不殺臣子的?

  ??幾乎沒有。

  ??哪怕是開國皇帝,因為臣子犯錯了,以儆效尤,處罰,處死,那是有很多很多的。

  ??那怕是像夫差殺了伍子胥,放走越王勾踐,最後越王帶軍隊殺一個回馬槍,滅了吳國。真正的原因,並不是殺忠臣。

  ??所以,坐江山,管理江山,如何才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那李世民可是殺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玄武門之變,逼著老子李淵退位。然後李世民真正開創了李唐盛世貞觀之治。曆史又對這一段,爭議頗多。是非曲直,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正如趙匡胤陳橋兵變,H袍加身,

  ??百度詞條;

  ??趙匡胤為涿郡人,於後唐天成二年(927年3月21日)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他出身軍人家庭,高祖趙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縣令;曾祖趙珽,於唐朝任禦史中丞;祖父趙敬,曆任營、薊、涿三州刺史。趙匡胤為趙弘殷(宋宣祖)次子,長兄趙匡濟早夭,母親為杜氏(昭憲太後)。

  ??後漢初年,趙匡胤遊曆四方,寓居襄陽的一座寺廟,得到一個善於看相的老和尚的勸導,往北出發,於乾祐元年(948年)投身後漢樞密使郭威帳下,隨郭威征討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叛L,屢立戰功。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後周,趙匡胤補任東西班行首,拜滑州副指揮使。廣順三年(953年),郭威養子柴榮(後周世宗)為開封府尹,趙匡胤轉為開封府馬直軍使。

  ??顯德六年(959年),柴榮北伐,趙匡胤擔任水陸都部署。到達莫州,先到瓦橋關,守將姚內斌投降;又打退幾千名契丹騎兵,關南平定。柴榮在行軍路上,審閱各地所上文書,得到一隻皮口袋,袋中有一塊三尺多長的木板,上麵寫著“點檢作天子”,柴榮感到這件事十分奇怪。當時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柴榮臥病回京,命趙匡胤任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以接替張永德。同年,柴榮駕崩,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後周恭帝)繼位,趙匡胤改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後周朝廷風聞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宰相範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

  ??正月初二,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夜宿距開封東北二十公裏的陳橋驛(今河南封丘東南陳橋鎮)。這天晚上,趙匡胤的一些親信在將士中散布議論,說“今皇帝幼弱,不能親Z,我們為國效力破敵,有誰知曉;不若先擁立趙匡胤為帝,然後再出發北征”。將士的兵變情緒很快就被煽動起來。

  ??次日,趙匡胤的弟弟趙匡義(後改名光義,即宋太宗趙炅)和親信趙普見時機成熟,便授意將士將一件事先準備好的黃袍披在假裝醉酒剛醒的趙匡胤身上,拜於庭下,擁立他為帝。眾人呼喊萬歲的聲音幾裏外都能聽到。趙匡胤裝出一副被迫的樣子,說:“你們自貪富貴,立我為天子,能從我命則可,不然,我不能為若主矣。”擁立者們一齊表示“惟命是聽”。趙匡胤就當眾宣布:“回開封後,不得驚犯太後和主上,不得侵淩公卿,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令者族誅。”諸將士都應聲“諾”。趙匡胤於是率兵變的隊伍回師開封。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