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水有多深?【三百八十八】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0-12-15 12:49      字數:2426
  前麵問過一個問題,那就是五帝時期倉頡造字,對吧?

  我說倉頡不可能自己想出來的字,詞語,也不是神給它的。

  百度知識也是說倉頡收集,整理了很多,然後加以整理成冊而已。

  所以,據此類推,黃帝之前,三皇時期,甚至更早的原始人就已經開始進化,創造了。人類的曆史就是探索,進化,創造的過程。

  那我們來說另外一個問題吧。

  正如現在公認的商朝使用的甲骨文,對吧?

  那夏朝呢?

  我引述一段網上知識:

  現存的已經經過科學證實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朝的甲骨文。按照現有曆史,文字的起源來自結繩記事,後來根據鳥獸足跡逐漸創出了早期象形文字,再之後就是甲骨文,金文,篆字,隸書,楷書。商朝的甲骨文已經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文字,那麽勢必有一段長時間的曆史積累,從這個角度來說,夏朝的文字,應該是商朝甲骨文的一個曆史階段,所以應該刻在龜甲獸骨上,或者是在夏鼎、以及其他書寫工具上。

  你看後麵部分就屬於推論,並沒有被廣泛認同,也就是說夏朝的商朝甲骨文的一個曆史階段僅僅是一個推論。

  我先不說夏朝,說商朝。甲骨文被認定為文字,本質沒有錯。

  但是有沒有人意識到一個被嚴重忽略的問題?

  那就是甲骨文實際是國體文。什麽叫國體文?那就是現在說官方語言,用於國家體係統治,或者專用於皇族,皇室非常正式的場合,比如祭司,祭奠祖先等大典上才用的文字。

  生活中,奴隸不需要文字,隻要服從主人,奴隸主,像牲口一樣被對待。普通說的就是生活的語言。

  你看,不知道你能不能理解?

  就好像老百姓見麵,不可能行禮,行官禮,也不說官話,基本也不用書寫文字,對吧?

  應該說夏朝的情形跟商朝是差不多的。

  因為畢竟是從沒有朝代的先例進入朝代,也沒有曆史參照物,所以製度上,不會完全脫離至少不會完全脫離五帝,或者五帝後期堯舜的模式。

  所以,第一我提出了有人認定的三皇,尤其是五帝是禪讓製,是很棒很好的。我是質疑的。為什麽?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大禹治水,凡是中國人都知道的吧?而且大禹不是下麵人選舉出來的,是舜選出來,大家認可的,對吧?一個被大聖人舜認可的人,怎麽建立起來了朝代呢?而且最重要的是夏朝進入了奴隸社會。為什麽要把人變成奴隸,還可以買賣?這點,我就說五帝,黃帝炎帝統一華夏過程當中,把對方給打敗了,對方不願意投降,或者投降的,就成了奴隸,低人一等,是很有可能。而不是史書,傳說,文學作品等吹噓的那樣好。

  第二點,是人類進步了,能從建造普通,簡易的房子,到了可以建造城池,大房子,大宮殿的程度了,不再是居住於野外,比較原始的房子內。形成了城的概念。所以原本過的是奴隸主,農村,原始,野外的生活,就要到城裏生活了。

  第三點,在文化上,在其他方麵,除了進城了,除了有大房子,宮殿的區別,不可能嚴重脫離堯舜時期的治理思想。而且還有一條,後麵還要提到。就是一個分配比例的問題。或許有人覺得是小事情吧?恰恰告訴你,你想錯了。為什麽?很簡單,夏朝,商朝,被西周都認定沒有自己好,但是恰恰是被認定不好的夏商都比西周統治時間長,而西周等於被腰斬了,隻有人家的一半。為什麽?分配不均,自己帝王,王族占大頭,下麵更是嚴重分配不均,並不是人心不古,而是不公,天怒人怨。

  夏朝肯定是在堯舜的基礎上,文字等等有發展。

  但是治理國家的理念上夏朝跟商朝不一樣,畢竟等於是夏朝在嚐試真正的國家,等於是試驗田,也沒有經驗。

  而經曆了四五百年的統治,嗯,可以了。

  我不說夏朝是天意被滅了,商朝應運而生了。

  這又是我要說的另外一個重點。

  這個重點,又是很多人嚴重誤解,或者被所謂的史學家等等專家嚴重誤導的部分。

  為什麽?

  就好像夏朝結束了,一個國號年號結束了,後麵的人商朝用了另外一個國號,年號而已。

  而我前麵說的,就是夏朝,商朝並不是文學,某些曆史,文字寫的那樣的不堪。

  相反,那當然肯定裏麵有不好的帝王,這並不是真正的重點,而是我前麵也提到,夏商Z局,也就是統治比較穩定,分配,當然不是給老百姓,而是奴隸主,那些官員們比較公平的,至少下麵也沒有那麽多的怨言。這對統治來說非常重要。

  所以批判夏商的西周反而是短命,腰斬的。

  而且我還要說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夏商帝王幹過的事情,西周的王們一樣沒少幹。比如殉葬,西周曆史記載沒有。後麵還要談到這個問題。

  恰恰是夏商更看重統治,遵循一定的傳統,也沒有那麽多條條框框。

  正如商朝開始了,沒有說夏朝的壞話,而不像西周大肆攻擊商朝如何的不是,如何的不得民心等等。

  當然王,誰不願意聽奉承話?拍馬屁的話?

  所以,曆史上,至少朝代來說,就有奸臣,就有拍馬屁的官,人存在。所以,夏朝,就有人拍大禹的馬屁,為他歌功頌德,然後又為夏朝的後麵的王歌功頌德。同樣商朝也是如此。

  西周,乃至後麵所有的王朝,無一例外。

  那麽我說的到底是什麽呢?

  那就是文字上來說,商朝結束了,或者被滅亡了等等,西周建立了,卻廢除了商朝的甲骨文,變成了金文。也就是西周製定,認定了一種文字,叫金文,並且全國上下同行,強製性全國的文字。

  先引述一段文字:

  “禮”到西周發展成一整套以維護宗法等級製為核心的禮製。這種發展是和宗法思想與製度的係統化分不開的。“宗法”即以血緣為紐帶調整家族內部關係,維護家長、族長的統治地位和世襲特Q的行為規範。源於氏族社會末期父係家長製的傳統習慣。夏、商、西周雖然是相繼建立的三個王朝,但是由三個不同顯貴家族為中心的統治集團分別建立起來的,各自保留了大量父係家長製傳統。這些統治集團的家長、族長掌握國家ZQ後,便把維護家長製的宗法製度和國家行政組織直接結合起來,任命和分封自己的親屬擔任各級官吏並世襲下去,形成了以“小宗”服從“大宗”的宗法等級製,從而利用族Q來鞏固ZQ。原來維護宗法關係的宗法思想,便相應地成為夏、商、西周與神Q觀念並行的另一維護貴族統治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