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九章 水有多深?【三百八十一】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0-12-15 12:49      字數:2705
  大概很多人不理解,好端端地說神仙的事情,怎麽扯到人類上去了呢?

  其實這麽多年,有關神仙,或者道道教,佛教到底是封建迷信?信仰?一直以來模糊不清,爭論不休,喋喋不休。

  而我要說的事情是要說神仙,首先要追溯人類的曆史,起源。

  說直接說清楚,到底站在哪個立場上,擺事實,講道理,把證據拿出來,不就好了嗎?

  恰恰我要說,這就是不懂神仙,或者道是從哪裏來的。

  因為神,神仙,神話,道都是人寫出來,流傳下來的。也就是古人流傳下來,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

  我不說這其中是什麽,是不是迷信。

  我恰恰要說的是追根溯源。

  隻有厘清了人類的起源,發展,也就是最關鍵的點在哪裏?

  那就是人類發展的軌跡,曆史和文化。

  隻有明白了這個道理,你才能明白,為什麽我強調神仙是一種文化,是人類起源,發展,變遷的曆史進程當中的文化。

  前麵講到神仙文化是伴隨著帝王爭奪,朝代爭奪的曆史的。

  那是基於曆史變遷來說的。

  而下麵要說的,或許大家都是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

  你看啊,神仙人物,說幾個,玉皇大帝直接忽略掉,後麵再講。比如女媧,伏羲,黃帝,或者《西遊記》,《封神榜》等,或者道教文化裏提到的很多,那可不是任意杜撰出來的,都是曆史真實人物。這是第一點。

  也就是什麽意思呢?

  這也就是神文化,實際是人類自身發展,變遷的文化。

  或者這麽說吧,我們所接受的,被教育的有關神,神仙的東西,根本就不是人類從原始人,甚至到夏商西周時期的神的傳說。這都是到了春秋實際是東周列國諸子百家文化提出的觀點。

  你看最簡單的甲骨文。

  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麽要提甲骨文呢?

  我不是專家啊,見百度詞條: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目前我們能見到的最早的成熟漢字,主要指中國商朝晚期王室用於占卜記事而在龜甲或獸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國及東亞已知最早的成體係的商代文字的一種載體。甲骨文,是中華道統的文字之一。

  注意哦,這裏提到甲骨文是商朝文字。

  而就是甲骨文,中國近現代懂這種文字的少之又少,對吧?我們不說Q,或者認知的事情吧。

  我們就說,夏朝呢?夏朝,也就是我們現在為什麽提我們是華夏民族?那就是我們的文明史,是以朝代為基礎的曆史。因為朝代,代表了建築,工藝,軍隊,陵墓,國家製度哪怕是奴隸製是一種完整的體係,而不以部落為基準。但是我們又說是炎黃子孫,也就是要把這段曆史從三皇五帝當中的炎帝,黃帝統一中原,形成了實際就是朝代的雛形,隻不過當時的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已。

  正如黃帝時期,說倉頡造字,對吧?

  那麽首先倉頡不是自己創造發明了文字,而是收集,整理了前人,古人的文字,然後統一匯編了一套東西。

  而倉頡創造的文字去哪裏了?

  倉頡之後到夏朝,都使用什麽文字?

  倉頡之前,又從什麽時候,也就是人類最早是由哪一個部落,哪些部落創造了文字?

  甲骨文的文字是倉頡造的字?

  恐怕人們對文物,對考古更感興趣,對真正的東西都選擇了回避。

  而這些才是人類起源,文化,值得思考的東西。

  而直到東周諸子百家之前,也就是三皇五帝或者三皇五帝之前的人類到底是怎麽樣的?他們她們的文化,語言,溝通,對自然,對天地又是怎麽理解的?

  他們,她們跟三皇五帝然後夏商西周到東周諸子百家是一樣的嗎?

  答案是肯定不一樣的,對吧?

  否則,諸子百家也不會爭論,時至今日,其實也沒有準確答案,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也正是我們對三皇五帝,或者從原始人到三皇五帝,甚至三皇五帝到夏商到西周被滅,這期間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文化,或者文化過程?演變過程?

  答案是不知道。

  即使是夏商,他們的文化,他們信的一些東西,我們被接受,唄教育的就是巫師,巫祝,祈禱,舞蹈等等 ,對吧?

  那麽三皇五帝,或者三皇五帝之前的原始部落,人是一樣的祈禱,向神祈禱的方式嗎?

  就炎黃統一華夏,那文化未必能統一,除了強迫接受。

  所以,我又說神的文化,或者整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曆史本身就是一個創造,被破壞,再創造,再破壞,再融合,再發展的一個漸進過程。

  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實際它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所以這個基礎上,神文化被分離出來,被創造出來,同樣是沒有統一標準的。

  所以,我反複強調說神是一種文化,是伴隨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

  而神文化,其實更多的是人的文化。

  也就是早期,最早的人創造出來的東西,未必被後人接納了,傳承,而是被後人破壞了,改編了,重新創造了,改良了,等等等等。

  也就是原始部落,人對自然,宇宙的認知,形成了神的概念,到了後代,雖然神還是神,但是神被人物化了。把神的形象往人的方麵靠。

  這其實是適應了母係社會被父係社會替代,父係社會又進入了朝代模式。由於這種轉變,由於王的出現,所以要以王帝王為主,那麽文化,信仰,就要以王為主,要符合王的要求。

  那麽這裏要說幾點。

  第一,女媧造人。是不是深入人心?是不是已經被廣為接受了呢?但是你看人類發展的曆史,女媧是人,不是人類始祖,也不是最早的原始人。所以女媧不是用泥土造人的神,對吧?

  第二,《黃帝內經》。人都說《黃帝內經》是黃帝時期記錄下來的,就是那個時候的事情。但是我就用倉頡造字和甲骨文的故事告訴你,就算是黃帝真寫了《黃帝內經》,那你絕對看不懂裏麵寫了什麽。因為你一個字都不認識。而且這隻是基於神農嚐百草的故事,傳說,就認定黃帝也懂草藥,也懂醫術。黃帝時期,根本就沒有醫生,郎中,有也是巫師的方法。

  第三,火神水神鬥法的故事。你看火神打不過水神,怒觸不周山。然後女媧補天,對吧?火神說是祝融,水神說是共工,對吧?然後問共工,祝融又是誰呢?說是神話傳說人物又或者傳說眾多。但是火神對戰水神,其實恰恰是關公戰秦瓊啊。因為這兩個人物都不是同一個時期的。就好像後人的老子化胡,佛教度化道教的鬥法一樣。

  有關神,道教,人的起源爭論很多,我隻說人類,我們被接受的東西,其實都被認為是從三皇天皇,地皇,人皇開始。而這三皇實際都是人,且不是真正的人類的先祖。

  而把這三皇作為祖先,塑像,就是紀念,就是要以人為神。

  所以這樣的大背景下,所謂的神的文化,神的信仰,就是人的文化,人創造出來的神文化。

  而神文化,同樣如同人類發展的曆史,演變,就是被過濾過,破壞過,重新創造過,再破壞,再創造,再融合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