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水有多深?【五十二】
作者:閣樓裏的念經貓      更新:2020-12-15 12:48      字數:2202
  皇宮不是宮劇,或者戲說宮廷劇之類那麽簡單的。

  很多非正劇,甚至偏向正劇的宮劇,戲說地更加不用說了,是不是很多都提到皇帝一下朝,就直奔後宮什麽娘娘那兒,雖然不會那麽直白,露骨地有那方麵的傾向,但是恰恰又給觀眾挖了個坑。

  這是一種不良的,容易讓人產生錯覺的東西,其實是不好的。

  中國的曆史的昏君有沒有?很多。那種不顧社稷安危,一心隻想享樂的帝王多不多?也很多。

  也不管曆史是否有那樣的昏君,國家大事不理,日夜顛倒,大白天的就和後宮佳麗們歌舞升平,肆意歡鬧。借用《封神榜》裏的一個詞語叫酒池肉林。

  但是小說畢竟是小說。

  曆史也未必真的就是像傳說的那樣。

  一個最基本的事實。

  一個哪怕再精力充沛的人,哪怕再龍精虎猛,哪怕再大補的東西,人參,鹿茸,還有那種可以壯的東西。想想看,就是用現在的人,現在的生活水平,現在的醫藥水平去反推當時的人,當時的帝王好了。

  一個人哪怕再精力充沛,一天兩天行,可以。一周?一個月都能這樣?白天都不用睡覺,還通宵達旦地折騰,甚至從白天折騰到第二天,然後第二天還能繼續?

  這樣的人不是早死,就是早衰。

  沒有人可以這樣。

  還有,再不要臉,再不講究禮義廉恥的帝王,哪怕旁邊都是奸臣,都是拍皇帝馬屁不,應該叫龍屁才對的,那也不能由著皇帝來吧?身體還是要緊的,更何況大白天地,啊,就那樣,是不太可能的。

  怎麽地,也得太陽下山以後吧?

  因為就算是昏君,那就算是能天天通宵達旦地歡鬧,那也得讓他白天補補覺吧?

  人這個東西,應該都是能明白的。不是越戰越強,也不是天天都能強的。就算是吃大補的東西,因為消耗太多的話,戰鬥力就嚴重下降了。這沒有戰鬥力了,還怎麽大展雄風?還怎麽打仗呢?

  再說了,畢竟不要臉的皇帝還是少數。真能當著眾多太監,宮女的麵,啊,那啥?還大白天。不太現實。

  後宮有很多曆史。

  每一個朝代的不同,有些東西是不同的。

  你以為電視上演得,把簾子放下來,然後皇帝跟皇後,妃子,娘娘,身邊是沒有太監,宮女的?

  不,不盡然。

  因為這種事情,難免其中不會發生突發事情,出了什麽意外,突然疾病,或者難以啟齒的事情,那就是要選派某些有經驗的太監,宮女當然是太醫,禦醫等培訓過的,就是要處置突發事情的。

  所以,這邊在現場,那邊有人在觀摩。

  可想而知,真的是要那種臉皮比城牆還厚的人才會不受影響。

  皇帝上朝是為了聽一些聲音,就是各個山頭是否有不平衡的地方,國家社稷是否有安危,邊關是否有什麽不妥,還有是否出現天災人禍就是災荒,還有貪官,發國難財什麽的事情。

  你以為這就完事了?

  這發生了貪官,尤其是一定級別的官員,那下麵誰能直接砍了?都得皇帝禦批。每年的稅收入庫,賑災撥款,人口統計,是該加稅收了,還是減少稅收了,是否需要征兵了,大的人事任命,每年的官員考核等等,國家每天的事情多了去。

  包括大臣的奏折,參什麽人的奏本等等。

  這很多事情,都要皇帝閱覽,批注,批準。

  真當皇帝很閑?

  朕起來上朝就是給大臣麵子了,至於其他都是底下大臣的事情,由各個大臣,各個部門自己處理?或者像軍機處處理就可以了。朕隻是來聽大臣們三呼萬歲的?

  怎麽可能?

  . 就算是朋黨,宦官把持朝綱,或者昏君等等,知不知道皇帝批公文,是要加蓋玉璽的?那是國璽。皇帝再混蛋,再昏君,那自己不處理,難道連玉璽都放心交給朋黨,宦官使用,或者什麽信任的大臣使用?

  這點絕無可能。

  有些人胡編,但是肯定沒有想到這點。

  皇帝再混蛋,再昏庸,這什麽都能交出去,兩樣東西不能交出去。

  第一樣,龍椅。就是有人代替皇帝處理國家大事,那也不能坐在皇帝的龍椅上。至於有人傳什麽朋黨,宦官私自建造自己的龍椅,黃袍,甚至玉璽等,那基本就是小編自己胡編的。即使有那種東西,除非是造反篡位,等上位之後才會拿出來用。不然,膽子再大,不會讓任何人知道,也不可能明目張膽,或者偷偷使用等等。

  第二樣,就是皇帝的玉璽,國璽。

  沒有哪一個皇帝會交出這兩樣東西,放任自由,旁落。

  絕無可能。

  除非下台了,被趕下去了,被殺了,被造反,被篡位了,等等。

  否則,就隻可能是別人辦事,我坐龍椅,我蓋玉璽。或者就是你不能坐龍椅,但是我覺得蓋玉璽太累了,你來蓋,但是你是當著我的麵。不過,一般是不可能發生這樣的事情。

  因為皇帝不傻。

  前麵見過宮規,這裏再繼續深入說一下。

  就是後宮,除了重要的慶典之類,一般是不允許後宮娘娘們竄門來往的。也許很多人不明白,說不就是像走個親戚那樣嗎?不,普通人可以。下麵的官員,甚至宮外的王宮貴胄可以。可是後宮不可以。

  後宮最容易出事。

  女人最容易妒忌,小心眼,互相攀比。而且好八卦。還有可能後宮牽涉到朝廷裏的什麽人,什麽事情。

  所以後宮不允許幹涉到朝廷的事情,其實不是大清獨有的事情,而是在曆史長河中,帝王們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

  而這點,就是要依靠皇後統領後宮,防止後宮出現這樣的女人,這樣的事情。

  當然了,事情總有例外的。

  不過這個例外,跟本故事無關。

  皇帝不在宮裏,皇宮裏什麽事情已經結束了。娘娘們都回到各自的宮裏去了,皇子們,王爺,侯爺,貝勒什麽的都出後宮了。後宮的宮門也已經關閉了。

  沒有什麽不該留下的人待在後宮了。

  皇後也回到自己的宮裏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