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重返京師
作者:網文大叔      更新:2020-12-15 11:29      字數:2148
  “也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早知道修這城池,能出這麽多麻煩,這城池還很不如不修,現在大家打得死傷慘重的,想想雙方都沒多大的好處!”

  “這你就不懂了!”高函搖搖頭:“韃子的反應大,這說明咱們這一步棋走對了,若是他們無動於衷那咱們才叫虧了呢!”

  整整一天韃子的大營都安安靜靜的,右屯城裏,倒是派了幾個人出來,到這邊大營和援兵接觸,發現高函在軍中,這些派出來的錦衣衛十分的興奮,高函問了一下城裏的情況,又囑咐了一下讓陳凡用心防守,這些錦衣衛歡天喜地回去了!

  等到到了夜間,韃子那邊大營,似乎有著響動,將城裏的人和高函的大營都驚動了,不過,高函沒有派人去查看,先來也就是那莽古爾泰是下定了決心,趁著夜色退兵而已,這種事情,韃子們幹過不是一次兩次,反正仗著馬快,有夜色遮掩,他們也不用估計明軍攔截什麽的。

  等到天亮,他們早就在幾十兩之外了,明軍想要攔截,也未必攔截得到了。

  果然,天亮後派人去查看韃子的大營,裏麵空無一人,除了幾匹死馬,什麽都沒剩下,吳三桂將斥候放到二十裏外,一直不見他們大隊的蹤跡,沿著頭腦留下的蹤跡去追趕,總會一他們的斥候截殺。

  在確定那邊打掃戰場的錦衣衛沒有被韃子攻擊,高函將這些斥候招了回來,既然韃子退兵了,那麽現在終於可以進城了。

  陳凡打開城門迎接高函進城,吳三桂一眾將領也帶領部分親隨隨著高函進城,不過其他的兵馬,就得駐紮在城外了,城裏大量的糧草肉食,各種補給,送到了城外的軍營裏,這些大戰過後還麽享受到勝利的實質性好處的士兵們,終於開始享受勝利的成果了。

  而海外鎮撫司的水師送來的那些來自海外的奇異的水果,更是讓北國的這些有幸嚐到這些的將領和士兵們嘖嘖稱奇,他們一輩子都生活在這裏,可沒多少幾乎見識這種東西。

  三天之後,奧利維亞率領剩下的人馬,也開拔到了右屯,至此,雖然大淩河城的圍攻依然沒有解決,但是韃子派人馬阻攔援兵的計劃,已經徹底的失敗,現在隻要明軍願意,隨時可以聚居大量的兵馬馳援大淩河城池。

  大淩河城外,一個韃子騎兵,從遠處而來來,越過那圍在城外的數堵矮牆,來到了城下。

  城頭上的明軍有氣無力的看和這個城下的韃子,連射箭的興致都沒有,這些天來,韃子每天會派人朝著城頭射上一支響箭,箭上綁著書信。

  書信的內容可想而知,無非是勸降這樣的話,這仗都打成這樣了,還說什麽勸降不勸降的話,也有意思嗎,城裏餓死的人現在都有數千了,若是要降,早就降了何至於等到現在。

  響箭飛上城頭,有軍官過來收走了響箭和箭上的書信,城下的韃子騎兵,正打算轉身,從城頭上一支響箭飛了回來,正射在他的腳邊,顫顫巍巍的箭支上,赫然綁著一封書信。

  被嚇了一跳的韃子騎兵回頭朝著城頭看了一眼,抓住這響箭掉頭就往回跑。

  一炷香之後,在韃子軍營的最深處,一處黃色的營帳裏,皇太極看到了這封書信。

  他從頭到尾的將這封書信讀了一遍,生怕自己遺漏了什麽,等到看完,又將這信讀了一遍,這才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半個時辰之後,一支十來人的韃子小隊,擁簇著一個看起來是官員的胖子,來到了大淩河城下,城頭上放下幾個吊籃,將這些人全部都吊上了城頭。

  三日之後,祖大壽大開城門,皇太極城外盟誓,正式降清,消息傳出,天下一片嘩然。

  十日後,在右屯駐紮的以錦衣衛指揮使高函為首的海外鎮撫司官兵,在鎮撫司的水師的運送下,開始撤離他們戰鬥過的地方,遼東軍將紛紛前來相送。

  遼東戰事,暫時告一段落。

  高函隨著海外鎮撫司的戰船,離開了右屯,前往京師複命。

  這一次的差事,他也不知道自己辦的好不好,皇帝吩咐的事情,他沒有做到,但是皇帝沒吩咐的事情,他倒是做一籮筐,而未能在祖大壽降清之前,將對方抓捕歸案,這也算是他職業生涯中為數不到的失敗之一。

  不過此行倒是是功還是過,尚且得等到複命之後才能得知,他無法揣測皇帝的心意,隻能對自己說,他實在是已經盡力了。

  水師的船隻,將他放在了天津,他從天津上岸回到京師,而其他鎮撫司的官兵,則在奧利維亞的率領下,到北港回歸建製。

  這一次的大戰,暴露出了海外鎮撫司的兵馬很多的問題,也造成了很多的傷亡,好在海外鎮撫司的將領一直以來都有戰後總結的習慣,這些拿性命換來的經驗,以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想來會在回到北港之後逐漸得到解決和完善。

  奧利維亞因為此戰,聲威更是大盛,而鎮撫司的水師在這次的戰鬥之中,運輸兵員糧草,提供各種支援,算是配合的十分的默契,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海外鎮撫司都應該是如此的格局,水師負責海路的運輸和支援,歩卒負責實際作戰,鄭芝虎和奧利維亞各負責自己負責的這一灘,既然是分工合作,又是分庭抗禮。

  而這一次的大戰,消耗的銀子也不是小數,大量死傷的士兵要撫恤照顧,大量的戰功要變現成銀子發放下去,可以說,這是有史以來海外鎮撫司最為破財的一次,而如果花錢死人辦成的這件差事,在皇帝哪裏,一點安慰都得到不到的,高函一定要委屈死了。

  從天津到北京就很快,三天之後,高函已經出現在了皇帝的暖閣了,給皇帝仔細的稟報這他這一趟差事的所有見聞,在暖閣裏,皇帝身邊伺候的就隻有司禮監王承恩一人。

  “捷報已將看到了,那些遼東送來的韃子的首級,兵部也已經全部查驗過了,戰績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