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四五十騎
作者:網文大叔      更新:2020-12-15 11:29      字數:2193
  高函心笑了笑,對他這樣的少年心性,自然不會見怪,想來是吳襄對吳三桂說了點什麽,吳三桂才會留在寧遠,不過,對高函的計劃來說,這並沒有什麽影響。

  如果事情順利,回到寧遠的時候,吳家父子,自然會有所決斷取舍了。

  大淩河城距離寧遠,差不多快三百兩路程了,在關內,兩三百裏路程,就是四五天的事情,但是,出了寧遠,就不能按照關內的走法了。

  在這段距離裏,雖然遭遇韃子大隊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隨時可以遭遇到韃子的斥候小隊甚至是滲透到這邊來劫掠的隊伍,據那些在寧遠軍前效力的錦衣衛們介紹,雖然韃子的斥候小隊,一般也就是十餘騎,但是,他們來去如風,箭法又準,百來人的隊伍遭遇到他們,還真是夠頭疼。

  高函不覺得自己運氣這麽差,但是,還是按照戰時的規矩,做好了防範。

  每天白天趕路幾個時辰,在太陽沒有下山之前,必須找到宿營地,如果有現成的軍堡和軍寨,他們自然會在其中進駐,但是,若是在荒野,則是,大車一圍,內外兩層防範著。

  饒是如此,那些軍前效力的錦衣衛們,一個個一刻都不敢鬆懈,這樣的防範,對防範韃子的斥候小隊或許有用處,但是,在野外遭遇到百人以上的韃子,那可就凶險的很了。

  若是平平安安的護衛這副指揮使大人在大淩河城打個來回,回京就有指望了,但是,如是副指揮使大人有什麽閃失,他們這群人,一個都好不了。

  高函的親衛們,在永平府的事情之後,本來一直都很輕鬆,但是,眼下,也被這些錦衣衛的同僚們,弄的有些緊張了起來,每天按照他們的指點,這營地也好,趕路行軍也好,那是做的一絲不苟,生怕出了一點差錯。

  饒是如此,在第四天上頭,還是開始有些不對勁了。

  這個時候,這支兩百餘人的人馬,已經從寧遠出發,走了一百多裏了,差不多在寧遠和大淩河城的中間了,大型的軍堡和軍寨,已經徹底的看不到了,偶爾在路上,可以看見一些小的軍堡,都是依附著某個小村莊而建的,這樣的軍堡,未必有遼軍進駐,可能就是村莊裏的那些青壯。

  當然,韃子大隊來的時候,這些軍堡一點用處都沒有,屬於立刻被放棄的對象,但是,對於騷擾劫掠的韃子斥候小隊,這樣的軍堡,卻是有著足夠的防禦力量了。

  在第四天趕路的時候,遠遠有幾個騎兵在窺伺著,距離數百米,也不靠近,忽而在前,忽而在後,這樣的行徑,絕對不會是遼東兵馬的哨探,畢竟這裏還是大明的地盤,他們大可大大方方的來查問的。

  高小七的那些新手下們,試圖接近對方,但是,對方警覺的很,已發現隊伍了有人出來,立刻遠遠跑開,不讓他們接近。

  這支隊伍裏馬的數量,還真不多,和對方玩這種你追我趕的遊戲,顯然不是他們的強項。

  下午申時初,隊伍抵達一個廢棄的軍堡,高函看到這附近有水,果斷的下令在這裏紮營,眾人將廢棄的軍堡,簡單的拾掇了一下,又布置了一些簡單的防禦,絕對就在這裏過夜了。

  楊樂還想派出幾個斥候,在周圍查看一下,被高小七的新手下們勸住了,在這樣的荒郊野外,大明的斥候和韃子斥候相遇,一般吃虧的都是大明的斥候,如果韃子的數量不多,大家集中力量在軍堡裏,才是最穩妥的做法。

  高函從善如流,他心裏清楚的很,如果真是韃子的,人數絕度不會太多,大淩河那邊還在修呢,他們的大隊人馬絕對過不來,小股人馬滲透進來還有些可能。

  太陽還沒下山,眾人已經吃喝完畢,各種防禦都做好,等待著夜晚的到來了。

  這樣的天氣,夜晚來的比較遲,即便到了酉時,天色依然有些朦朦朧朧,在軍堡了裏放哨的人,發出了警訊,在軍堡周圍,隱隱約約已經出現了不少的騎兵,竟然隱隱有將軍堡合圍的樣子。

  “多少人,看清楚了麽?”

  高函依然穿著普通的神機營官兵的服飾,站在小小軍堡裏唯一的一片空地上,詢問著哨兵。

  “前麵有十多騎,左右兩邊也有,大人,屬下看到了,隻怕有四五十騎了!”

  軍堡四周的圍牆,有些地方已經倒塌了,即使沒倒塌的,也不過一人多高,如果對方馬力足夠的,直接縱馬越過這圍牆都有可能。

  盡管在軍堡前後,布置一些鐵蒺藜這種專門禍害騎兵的利器,但是,這附近樹木極少,倉促間也做不出拒馬來。

  看到的有四五十騎兵,沒看到的,隻怕更多,這樣的軍堡,可擋不住百餘騎兵的衝擊。

  高函臉色依然鎮定,但是,心裏卻是有些後悔自己有些托大了,早知道如此,厚著臉皮也應該找吳襄要一支兵馬來護衛,此刻自己兩百餘人的歩卒,在這野外遭遇可能不下百人的騎兵,怎麽看,都是十分凶險的事情了。

  夜色也越來越深沉,軍堡裏燃燒起了一個巨大的篝火堆,跳動的篝火,將軍堡裏所有的人的麵容,映照得有些飄忽不定。

  圍牆是第一道防線,高小七和他的人在圍牆附近,這些大多都在軍中浸*過一段日子,此刻也算鎮定,但是,心裏是怎麽想的,就沒人知道了。

  幾張大車構築的車陣,在軍堡的中央,這是第二道防線,若是第一道防線被韃子的騎兵攻破,圍牆附近的人可以退到車陣附近依托車陣進行最後的抵擋。

  不過,在圍牆那邊的軍前效力的錦衣衛們,顯然對這樣的安排,不大以為然,在他們來,韃子的騎兵一旦突破,那就是真的突破了,剩下的就隻有廝殺到底了,後麵這簡陋的車陣,心理安慰的作用,隻怕比實際作用更大一些。

  京裏的同僚們,是什麽德行,他們還是知道一二的,哪怕是副指揮使大人的親衛,在麵對凶橫的韃子的時候,能有多大的戰力,這也不好說,與其說相信他們的戰力,還不如相信那些大車裏的火器和副指揮使大人親兵們身上的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