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從容赴死
作者:網文大叔      更新:2020-12-15 11:28      字數:2215
  孫元化一直陰沉著臉,沒有出聲,此刻高函詢問二人,他也將目光朝著二人掃了過來。

  “敢問孫大人,萊州城守軍有多少,城中糧草又儲備有多少?”柳如是微微思索了一下,沒有回答高函的話,而是直接朝著孫元化發問道。

  “在冊的守軍兩千餘人,後來我又派耿仲明率登州大營一千二百餘人進駐守備,眼下守軍應該不少於三千人!”

  孫元化毫不猶豫的說道,三千人守備府城,這已經非常不錯了,更別說當初在城外,還有登州大營的策應,誰想到局勢會糜亂到這個地步呢?

  “那萊州有百姓多少戶,若是征召青壯,可征召多少?”

  孫元化對自己治下,還是熟悉的很的,立刻張口就答道:“去年在籍萊州民眾,計算一萬五千餘戶,若征召青壯,按五戶一丁,三千餘人不在話下,三戶一丁的話,五千人也沒問題!”

  柳如是點了點頭,心裏有了計較,回過頭來,對著高函說道:“孫大人口中那萊州知府朱萬年,是一個果敢且不乏擔當之人,如果我料的不錯的話,現在的萊州城裏,當初耿仲明帶去的一千二百號登州大營的人馬,已經全部在今天早上折損在和白蓮教大軍的戰鬥中了!”

  “你是說,朱萬年特意派他們出去送死?”孫元化即使是登萊巡撫,但是,將一千多號不知情的士卒,送到敵人麵前,任他們和敵人廝殺至死而不加以任何援助,這份心性,狠辣,他還是沒有的。

  “沒錯,不管是朱萬年是威逼他們,還是利誘他們,甚至曉以大義激將他們,反正,若是這萊州城是我主事,知道了登州大營全部都反了,那麽我第一時間要是清楚在城裏的這些不安定的因素的,在城裏多了這一千來人,可比沒有了這一千來人要糟糕得多。”

  “眼下若是他們全部赴死了,城裏有兵有糧,不管是白蓮教人還是孔有德的叛軍來襲,萊州城都可以支持一段時間,我相信這位朱萬年知府,已經繞過孫大人這位巡撫大人,直接朝著朝廷求援了。”

  “困守堅城,靜待援兵!”高函讚賞的點了點頭,一個文官,能做出這樣的決斷,將一千多條性命視若無物的送出去,還不落人的口實,這一點,隻怕孫元化都做不到,看來,這朱萬年若是這次不死,聲名不然大噪。

  “大人,那咱們還去不去萊州?”

  林立在一邊,低聲的問道:“賊兵大敗之際,我等出現,或許可以分擔一些壓力給萊州,但是對我們咱們,可就不是什麽好事了,這斥候傳來的消息,他們的人太多了,咱們的人就算能戰,敢戰,隻怕也是有些寡不敵眾啊!”

  “當然要去!”孫元化不等高函說話,立刻說道:“此刻賊兵大敗,正是士氣低落之極,高大人手下兵馬兵強馬壯,正好趁著這個機會夾擊賊軍,裏應外合,賊兵自然潰散敗退!”

  “若是萊州守軍據城不出呢,若是他們以為咱們是孔有德的叛軍呢?”柳如是可不大買這位巡撫大人的帳,“今日城下那耿仲明的殘部的下場,就是我們的下場!!”

  孫元化怒目而視,看起來是想好好的叱責一下柳如是的不顧大局,但是,看到高函眼光冷冷掃過來,他頓時一震,終於反應過來,麵前的這些人,可不是自己的部下,更不是自己可以想指揮就指揮得動的了。

  “征糧,征召青壯,加固這萊陽的城防!”高函瞟了瞟孫元化一眼:“這些事情,就勞煩孫大人了!”

  “高大人,你真打算呆在這裏,不去萊州了?”孫元化有些語音發顫:“萊州危急啊!”

  “那又如何?”一直以來,在孫元化心裏,高函都是很好說話的人,甚至隻要曉以大義,都不用人勸說,一些事情,他主動就做了,但是,眼下的高函,好像變得他一點都認識了。

  “當初孫大人你巡撫登萊,不管是登州還是萊州,都沒有將我錦衣衛的這點人馬算在你的守衛力量裏吧!”高函臉上有點冷酷:“如今萊州危急,按照對策,當然是一邊堅守,一邊求援朝廷,這才是正道,我錦衣衛若不是不出現,是不是你也會這麽做?”

  見到孫元化不語,高函冷冷一笑:“機緣巧合,我錦衣衛和登萊有了交情,但是這也不意味這我錦衣衛要將我這點家當全部砸到孫大人的平叛大業中去吧,我這點人馬,就算到了萊州城下,就算衝進了萊州城,也隻是協助萊州知府守城,那我現在駐紮在這裏和去萊州,有什麽區別?”

  “孫大人總不以為,就靠著我這兩千人不到,就可以消滅萊州城外的白蓮教大軍,轉而和朱萬年合兵,調回頭來收複登州,幹掉孔有德吧?”

  高函見到孫元化臉色稍稍變得不自然了,忍不住翻了翻白眼,在心裏罵了一句髒話:“臥槽,他還真這麽想的!”

  “不管是去萊州,還是登州,我這點人馬,都沒什麽大作用,既然如此,還不如在這登萊之間,我好好的經營一下萊陽,釘在這裏,讓白蓮教的人和孔有德,都難受一下,我覺得眼下,隻有這個法子最好了!”

  做出這樣的決定,並不是高函的心血來潮。

  原先的計劃,高函是打算直接長驅直入到萊州城下的,且不管萊州城下有沒有白蓮教的大軍聚集。

  沒有,入城協防,有,廝殺一陣在城裏的守軍接應下,或許也能入城。

  但是,萊州知府朱萬年對耿仲明殘部的做法,讓他意識到了一個眼中的問題,對於現在的萊州來說,耿仲明的人是外人,是不安定的因素,但是,他高函的人,也是外人,也是不安定的因素。

  他甚至懷疑,在自己帶著人馬浴血奮戰抵達萊州城下的時候,萊州城的守軍,那位朱萬年知府會不會在城頭上冷冷的看著他,然後看著他的和他的屬下,全部淹沒在白蓮教的大軍當中。

  危難之際,為自己這一千來號人,冒著城破的危險接應自己進城,以這位知府的狠辣,隻怕不會做,說不得還在城頭上,用一番大道理,勸說自己多多殺賊,為萊州城減輕點壓力之後,然後再從容為朝廷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