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定國是詔
作者:水龍散人      更新:2020-12-15 08:50      字數:3904
  這個深夜,我把一封絕密的書信點上蠟燭,燒了。

  “麝月,對不起,雖然是文先生的書信,但是不能給你留下來。”我抱歉地看著麝月那黯然神傷的眼神。

  “情之一字,的確傷人。”麝月破泣為笑道:“文先生隻是匆匆地問了個好,或許,這隻有一句話,比起其他的軍國大事顯得微不足道,但是小主,這份情像被澆灌進心裏的發芽一樣滋潤,小主,您和萬歲爺也應該能感覺到得。”

  “嗯,麝月,說得好,李義山的詩就是這個意境。”我滿意地閉上了眼睛。

  “珍兒,文先生的意思朕已經明白了,趁恭親王六叔生病的機會,盡快召見康有為,學習日本明治維新,向天下公開發一道維新詔書,這樣,就沒有人敢否認維新變法已經開始了!”盈盈的燭光下,光緒興奮地揮舞著自己的辮子。

  “就是這個意思,六叔雖然病了,但是,這也許是個最好的突破口。

  這一年是戊戌年,光緒二十四年春,靜芬複位之後最風光的一次上元節,萬壽燈爭輝鬥豔,荷花燈星羅密布,猶如星空。

  ”奴才恭祝皇後主子萬福金安!“我和姐姐穿著大紅的喜慶服飾,跪在坤寧宮的萬福階下,向皇後問好。

  ”兩位妹妹,都是自己人,幹嘛這麽見外,鶯兒,快讓兩位小主起來。“靜芬笑盈盈地扶手道。

  自從那個慧皇妃的臥底鶯兒被賜死後,靜芬又從綺雲的承乾宮裏找了一個小丫頭,依舊用鶯兒的名字陪伴左右,算是一種紀念。

  ”今年的燈好漂亮呀!“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俏皮地踮起腳,指著外麵的宮燈道。

  ”是呀,害人的慧皇妃被收拾了,以後這個後宮,就是我們三個姐妹的天下了。“靜芬長歎了一聲,誌得意滿地說道,她的嘴角,浮出一絲久違的喜悅。

  然而,長此以往,光緒的身影,依然大多數時間,都在我的景仁宮,作詩,飲酒,畫畫,甚至是看月亮,在花海中漫步,瘋狂,所有的浪漫都在我和光緒的世界裏滋生,但是,宮牆外的恭親王府,恭親王已經油盡燈枯,大公主懷著無比的沉痛,在慈禧的準許下,晝夜陪在他老人家的床榻邊。

  ”閨女,你終於回家了。“後來,我聽大公主說,六叔最後的彌留時刻,隻丟下了這麽一句話。

  ”珍兒,本宮在紫禁城守寡,也有二十多年了,親生的阿瑪,隻有在最後時刻,才能見上一麵。“

  ”公主殿下,您恨這樣對你的皇太後嗎?“

  ”無恨,我隻想把最美的一麵留在自己的心中。“

  大公主的護指,輕輕拂過懷裏白兔的絨毛。

  ”皇上有旨!宣戶部主事康有為進宮見駕!“王商的一聲吆喝,驚天動地,養心殿的門檻緩緩開了,一個身材魁梧的身影,出現在養心殿雄偉的玉階下。

  “臣康有為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光緒的視線下,響起山呼海嘯般的身影,

  舉目打量,已經是侍衛打扮的我終於遠距離地看到了文先生筆中的康有為。

  “原來他就是文先生和翁師傅極力推薦的大文豪和改革人才!”我不禁感慨道。

  “康先生,辛苦你了,以前,朕隻是在翰林學士文廷式的口中才能領悟你的主張,現在,你真正站在這邊,趕快說說,我們大清國,能不能搞變法?”光緒神清氣爽地問道。

  “皇上,恕臣直言,現在不是能不能的問題,而是隻有變法一條路!”康有為朗聲說道。

  “是嗎,文先生也經常這麽說,你作為文先生的朋友,談談實際的變法應該注意點什麽?”光緒感到比較滿意,繼續試探道。

  “皇上,臣以前經常跟文學士爭論,皇上想必看過臣的書《日本變政考》,日本明治維新前作為一個隻有將軍攝政,諸侯國林立的貧窮小國,為什麽能在短短三十年間變成列強,其關鍵原因就是他們趕上了時代,他們完全接受了歐洲強國的國民理念和憲法觀念,法大於權,三權分立,所以,他們打敗了我國。”康有為直言不諱道。

  “我大清被小小的日本打敗,僅僅是因為沒有趕上時代嗎?”光緒奇怪的問道。

  “是的,我們的製度已經不行了,要想繼續治國安民,隻有把製度改成適合國家發展的源泉,才能生存下去。”

  “那麽,我們也像日本一樣改革,能成功嗎?”光緒繼續求教道。

  “很簡單,隻要有恒心,就能成功。”康有為侃侃而談,開始輕鬆起來。

  “那麽,咱們應該立即幹些什麽?”光緒繼續問道。

  “把國都遷到上海,減掉辮子,所有人改穿西裝。”康有為一口氣說道。

  這一次的談話,談了很久,我覺得康有為說改革,說得比說書的還好聽,連自己的改革精神都被振奮了,怪不得有那麽多學子都受他的影響,隻是,文先生在書信中,還給皇上推薦了好幾個人,一個叫譚嗣同的知縣,一個徐致靖,不知道別的人會不會是像康先生一樣,滿嘴跑火車。

  “康有為真是太瘋狂了,一個小小的六品官,就敢威脅皇上必須改革,而且說得那麽輕鬆,說遷都就遷都,好像兒戲一般,他就不想想,遷都會影響多少王公貴族,你讓他們都喝西北風去?”徐致靖在召見之後,一個勁兒地批評康有為。

  “徐致靖,你沒有多大歲數,怎麽這麽嘮叨,康有為四十幾歲,有這個瘋狂勁兒,已經算是難能可貴了,朕認為,現在朝中的大臣,就是缺這種敢說敢做的氣派!”光緒抿著嘴笑道。

  “好了,朕決定,明日就按照康有為的建議,向全天下發布明定國是詔,朕要向天下表態,變法已經開始了。”

  “皇帝最近果然是長見識了,一連多少天忙得饑腸轆轆,還得抽空子來本宮的頤和園請安,真是難為了。”碧波蕩漾,柳煙淡淡的昆明湖不係舟內,慈禧喜滋滋地打量著光緒的氣色,一麵靠在雕有龍紋的椅子上,很是喜悅。

  光緒和我跪下請安後,在慈禧皇太後的恩旨下,分別落了座。

  “皇爸爸,六叔走後不遠,兒臣一定會化悲痛為力量,努力改革政事,光宗耀祖。”光緒低著頭,用激昂的腔調回話道。

  “嗯,這樣就好,本宮也有歲數了,總希望皇帝能夠爭氣。”慈禧眉開眼笑。“就是就是!皇上英明,老佛爺也樂得輕鬆。”一旁恭立,搖著芭蕉扇的李蓮英急忙嬉皮笑臉地應和道。

  “可是皇爸爸,兒臣想最後麻煩一下皇爸爸,變法的最後底線是什麽?”光緒的額頭滲出了些許汗珠,好長時間才開口問道。

  “底線嘛,一個不能動搖祖宗的國本,既然皇帝有些疑問,那以後高級官員的任免還是先在本宮這裏過一過,另外皇帝,你為什麽要罷掉你的老師翁同龢的官?‘慈禧漫不經心地詢問道。

  ”這個嘛,一方麵是因為翁師傅確實年紀大了,還有一個方麵,翁師傅對變法的理解不全麵,有時候比較守舊,再加上翁師傅與兒臣的關係太親密了,所以,兒臣想給眾臣做一個榜樣,不管是誰,隻要辦事不得力,都可能被撤職。“光緒緊張地回答道。

  ”好,皇帝,你說的沒錯,但人家翁師傅畢竟也是三朝元老,突然開了缺,你也要好好安慰他,明白了嗎?“慈禧滿意地點頭道。

  出了頤和園的大牌坊,我才問光緒:”皇上,今天你是怎麽了,為什麽處處都在皇太後麵前很被動?“

  光緒悠然笑道:”珍兒,因為朕心裏沒底,畢竟皇太後一直明裏暗裏掌握著朝廷大權,從來沒有放鬆過,朕這次改革,有很多朝中的王公大臣被觸動利益,反對很激烈,所以朕必須試探皇太後,能給朕多大的理事權。“

  我丈二摸不著頭腦,敲打著光緒:”所以你犧牲了翁師傅的官位,但是皇上,我必須要問,詔書都發出去了,你應該是這次變法的首要領導者,如果還要在皇太後手中拿權力,那有勝算嗎?“

  ”珍兒,你可別胡說,如果朕表現出想搶皇太後權柄的意思,皇太後一定不會饒過朕的。“光緒眉頭一皺,趕緊搖了搖手。

  北京城的酒店裏,文廷式正和奉旨入朝覲見的候補知縣譚嗣同飲酒對酌,在杯盞交錯之中,譚嗣同大喜過望,豪氣邁邁地勸酒道:”道希兄,雖然你得罪了權貴,丟了官,有點可惜,但是維新變法終於被朝廷批準了,以後學習西方,建立教育製度,崇尚民主和科學,我們的理想就實現了!“

  ”壯飛,我看過你的《仁學》,寫得暢快淋漓,但是實際上的變法改革卻沒有你所想的那麽簡單,我在朝廷呆的久了,深知這個國家的當權機構,那就是改革維新的最大障礙,自古以來,所有的改革都會觸動某些權臣的既得利益,比如王莽複古改製,王安石的青苗法,現在整個國家都是由當權的官員去運作的,他們花天酒地,可以隨見攫取百姓和國家的資源,在西方的敘述中,那叫獨裁專製,你說一旦搞了民主議會,這些人的特權還能保留嗎?“文廷式雙眼深邃地望著譚嗣同苦笑。

  ”道喜先生,鄙人在拙作中寫得很清楚,如果變法不成功,那就殺盡天下所有的暴君奸臣。“譚嗣同唱了個大諾,哈哈大笑道。

  ”這不就是了,壯飛,理想和現實相差太大了,所以你一直不敢把你這書交給書商發行,那可是殺頭的罪。“文廷式撫須諷刺道。

  ”不過這天下並不是皇帝一個人的,當前我中華能不能免於亡國,必須看能不能變法成功,要是皇權頑固阻擾變法的話,那也隻有像我書中寫得那麽幹了。“譚嗣同毫不客氣道。

  ”哈哈哈,壯飛,你真是一個怪人,有膽魄,希望你能夠代替我,給皇上幫一把好手!“文廷式微笑著拱手道。

  ”好!今夜不醉不歸!“譚嗣同喜滋滋地還禮道。”店家,再來一壇子好酒!“

  就在譚嗣同即將覲見的同時,光緒正在發愁,禮部尚書懷塔布以及上回富察綺雲鬧得最凶的禮親王世鐸,刑部尚書剛毅等人因為廢除科舉八股文應試和廢除八旗貴族特權的詔書,合成一夥在光緒的養心殿前抗議。

  ”皇上,八旗可是咱們滿人的根本,這樣大家都會鬧得,皇上,會試如果改變,天下讀書人都會鬧!“禮親王等幾個老臣輪流上陣,給光緒唱反調,即便到了末時,我留宿養心殿後殿的當兒,還有老臣苦巴巴地在殿外候旨召見。

  ”真是煩死了!朕才推行了第一批新政,這些老頑固就不得了了,再這麽下去,朕還怎麽繼續?“光緒幾乎要跳了起來,一個勁兒跟我發牢騷。

  ”皇上,他們上次支持慧皇妃,都有前科,怕他們幹什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他們再鬧,皇上就給他們點厲害看看。“我嘟著小嘴生悶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