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出兵長安
作者:駕雲騎士      更新:2020-12-15 08:07      字數:2188
  蔣欽將攻城弩搬上了船隻,兩千水軍每人一張弓弩,一幹長矛,一把短刀。

  有了武器,還要練習駕船,練習在搖晃中瞄準、射擊。練習在狹小的船隻上如何互相配合。蔣欽突然想起來衛武的鴛鴦陣,此陣正合適!有白波軍的鐵匠在,蔣欽很快重新打造了一批武器。

  兩個月以後,水軍初成,雖然還沒有戰鬥力,但是駕船護航是沒有問題了。而河東郡也完全被郭太掌控,白波軍播種的莊稼也都收割完畢,並且其中一半被衛武征做軍糧。與此同時冀州的糧食正在往河東郡的運算途中。

  這時長安城裏最新的消息也傳來了:董卓死後,王允主政,但是他不肯赦免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等西涼舊將,這些人為了死裏求生,決定放手一搏,率領西涼兵進攻長安;呂布和支持他的徐榮率領三萬北軍精銳和兩萬並州軍雖然全力死守,無奈西涼軍沒有退路,各個舍生忘死,再加上人數上的不足,長安城被攻破,三萬北軍精銳和兩萬並州軍傷亡殆盡。徐榮戰死,司徒王允被殺,呂布逃跑。皇帝被迫封李傕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假節,郭汜為後將軍,樊稠為右將軍,張濟為驃騎將軍,並且全部封侯。西涼兵也死傷慘重,還有不到十萬人馬。而且他們還與馬騰、韓遂幹了一仗。雖然打勝了,但是也損失不小。

  出兵長安的時機已經成熟。衛武召集眾將還有劉和討論出兵的事宜。

  “西涼兵雖然還有十多萬人,但是他們分別由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統屬,生死關頭,他們還能做到同心協力,現在皇帝都由他們掌控,想要什麽官職就能得到什麽官職,他們開始享樂了。必然會出現分贓不均的情況。這四個人誰都不會服誰,他們彼此之間必有一戰。”郭嘉分析到。“主公,我們還可以再等上一段時間,時間越長,他們之間開戰的幾率越大。等他們再彼此消耗消耗,我們的損失就會小很多。”

  “奉孝分析的很準確,我也覺得我們可以再等上一等,而且若是我們現在出兵,在外部壓力之下,他們肯定會放下爭執,重新團結在一起。”徐福說到。

  “奉孝和元直說得對啊。”蔣欽也說到。

  黃忠,張遼,趙雲等人都點頭表示讚同。

  “你們等得起,皇帝陛下等得起嗎?”劉和痛哭的說道。“先帝啊,您給陛下留下的臣子們一個個的都隻考慮自己,沒有人為陛下效力啊!您若是在天有靈,一定要保佑陛下忍辱負重的活下啊,一定要活著等到救駕之臣出現啊!”劉和這是在咒罵衛武呢。

  “劉和大人說的對。我們等得起,但是皇帝陛下等不起。”衛武點了點頭。然後站了起來,大喊一聲:“出兵!”

  “諾!”郭嘉,徐福,蔣欽,黃忠,張遼,趙雲,高順等將領轟然應諾,然後轉身出去。

  既然衛武已經做了決定,他們就一定會執行,不管這個命令是對還是錯!整個軍營立即沸騰起來。

  從軍事的角度看,確實應該再等一等,可是從政治的角度看就不一樣了。衛武為了皇帝陛下,不怕艱險,不怕犧牲,換來的聲望可比幾萬軍隊的價值高多了!

  “衛大人不計犧牲,精忠報國,真是群臣的典範,若是能夠救出皇帝,我一定保舉大人為大將軍,為大漢朝廷平定內亂,開疆拓土。衛大人將是大漢中興的最大功臣!”劉和高興地說道。

  衛武既然決定了出兵,他的速度就非常快,糧草物資借助汾河走水路要比用馬車走路陸快多了。一天前進五十裏。

  十天以後,他們就到了汾陰城,汾陰城對麵的韓城已經出現了西涼兵的駐軍。而且此處黃河河段極為寬闊,黃河兩岸皆是峭壁懸崖。此處不宜渡河。

  蔣欽率領水軍護送糧草進入黃河,然後順流而下,衛武率領大軍在黃河以東十裏的位置上南下,向蒲洲鎮趕去,那裏是最佳的渡河地點。楊奉早已經率領一萬白波軍在那裏駐守了。

  兩天之後,蔣欽和衛武回合。蒲洲鎮對岸是臨晉縣城,裏麵駐紮著兩千西涼兵。潛伏到河對岸的斥候還沒有發現大規模西涼兵增援的跡象。

  “渡河!”衛武沒有做任何的停留,立即下達了渡河的命令。鞠義,趙岑率領所部三千步兵做先鋒,登上了渡河船隻。

  臨晉縣城裏的西涼兵並沒有出來阻攔他們。鞠義,趙岑輕鬆地登上了黃河西岸。然後他們立即向臨晉城攻去。

  衛武組織其他部隊陸續渡河。

  臨晉縣距離黃河西岸不過十五裏,當鞠義所部最後一名士兵跳下船的時候,第一個登上西岸的斥候回報,臨晉城裏的西涼兵都跑了。

  “太好了!進城!”鞠義興奮的說道,隻要占據了臨晉城就等於在黃河西岸站穩了腳跟。

  天黑之前,鞠義所部三千士兵進駐了臨晉城,並且在城頭上布置了大量的攻城弩。

  四天後,衛武率領十三萬大軍渡過了黃河。留下趙岑率領本部一千並州軍和一萬幽州軍駐守臨晉城。然後率領其他軍隊從臨晉出發沿著洛水東岸南下到達洛水與渭河的交叉點。與此同時,蔣欽率領水軍護送糧船沿黃河繼續南下,從渭河匯入黃河的交叉口拐進渭河逆流西進。

  從洛水匯入渭河的交叉口再沿著渭河向西三百裏就能到達長安了。

  此時李傕,郭汜,樊稠,張濟四人終於收到了衛武來攻的消息。但是在如何抵擋,以及在哪裏抵擋的選擇上,他們四個人產生了分歧。

  李傕認為應該即可出兵,在渭水北岸的寬廣地帶與衛武決戰,充分發揮西涼騎兵的衝擊力。

  郭汜認為應該在渭水南岸以逸待勞,等衛武渡河之時對他半渡而擊。

  樊稠則想據城而守,反正皇帝在咱們手裏,打不過的時候,把皇帝請出來說兩句話就能讓他衛武退兵。

  張濟則提出自己率領所部在長安城外駐紮,好與城裏的守軍互相呼應。

  四個人各說各的理由,關鍵是四個人誰也不想聽別人的。都想當家作主,讓別人聽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