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章
作者:南方赤火      更新:2020-12-15 06:56      字數:3635
  林玉嬋隻好回到倉庫裏繼續幹活,爭取把自己弄得滿頭大汗。

  賬房先生都看不下去了。他姓詹,一張臉圓得像西洋鍾表盤,唇邊兩撇翹胡子,組成個三點三刻。

  詹先生最近剛剛喜得貴子,恨不得見人就發紅包,全身上下漫佛光。

  他拉住王全,悄悄說:“一個普普通通細路女,何至於如此作踐?把她晾一邊就行啦,莫欺負人。”

  王全皮笑肉不笑:“先生心軟,可不知這妹仔心腸歹毒,不整治一下,她把我們當猴耍!”

  詹先生隻好無話。倉庫裏的夥計們慣會看掌櫃的臉色,沒過多久,就十分不見外地開始使喚她幹活。

  ……

  又過了一個鍾頭,林玉嬋受不了了。

  她輕輕將後門推個小縫,“哎,掌櫃的……”

  她馬上住嘴。

  櫃台外麵立著個客人,涼帽掀開一個簷,斯斯文文的一雙眼睛,手背上隱約幾道愈合中的血痕。

  客人年紀輕,王全顯然沒太把他放在眼裏,嘴上掛著敷衍的微笑,說道:“……不過小人話說在前麵,我們德豐行眼下隻做大宗買賣、洋人生意,這是十三行傳下來的規矩……”

  “十三行的規矩?十三行的徒子徒孫也未免太多了。”那客人輕聲笑了笑,問:“掌櫃的,你認識我嗎?”

  王全有些不快,但依然笑著回答:“小人怎麽會認得……咦,等等……你不是……不對不對……”

  他摘下眼鏡,用袖口使勁擦了擦,神色轉為驚詫。

  客人提醒他:“我和家父長得很像。”

  王全倒吸一口氣,急揮手讓夥計們走開,難以置信地輕聲開口。

  “你是蘇敏官蘇老爺……不對不對,蘇老爺不是、那個……”

  “全家流放伊犁,在十三行裏除名了。”客人半眯著眼,好像在嘮家常,“可我當時還小,尚不到入刑的年紀。”

  王全已經完全收起了敷衍之色,腰也不由自主躬了起來,輕聲問道:“蘇……蘇少爺今日來訪,有何貴幹?”

  “怕什麽,我又不是來討債的。”客人笑道,“跟你做生意不成嗎?”

  王全腰板略略挺直了些,回複了官腔:“本行如今隻和洋人做大宗生意,敢問蘇少爺是代哪個洋行來詢價的?”

  “Jardiheson,”蘇敏官不溫不火地說,“或者叫……怡和。”

  *

  看到蘇敏官的第一眼,林玉嬋以為自己認錯人了。

  然而他說了幾句話,她就意識到,眼前這位裝逼裝過頭的蘇少爺,跟前一天那個戴枷示眾的可憐蟲蘇敏官,的確是一個人。

  渣甸大班所言不虛。蘇敏官失蹤數日,留下不少待辦的生意,以至於他枷傷還沒好,就馬不停蹄地上崗複工,顯然是KPI催的。

  王全殷勤地打開櫃台小門,他從容走進,坐在櫃台對側。

  *

  德豐行所在的位置是珠江北岸的一條繁華大街。商鋪的大門並不開在臨街,而是退於一條五尺來寬的走廊之後。商鋪之間的走廊互相貫通,使行人不至於暴曬於街道,又能從容地選購店鋪櫥窗內的物品。

  鋪麵不寬,然而縱深極長,院落套著院落,層次分明,極具美感。

  這是從南洋傳來的建築形態,頗似近代廣州騎樓的雛形。

  此時天氣炎熱,德豐商鋪內因著有外廊蔭涼相隔,卻是涼爽宜人。

  王全王掌櫃叫人奉茶,擺出一副久別重逢的模樣,和蘇少爺套近乎。

  “多年未見,沒想到蘇少爺已是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實在是……實在是極好,極好。如今蘇少爺在怡和洋行高就,可謂東山再起,令尊泉下有知,定然欣慰……”

  蘇敏官嘴角微微一勾,微笑道:“當初我家抄家,掌櫃的隻是看個熱鬧,沒跟著砸我家一桌一椅,在下十分領情。”

  王全細品品,覺得他這話有點陰陽怪氣,又不像是尋仇,不知如何應對,隻好賠笑轉移話題:“少爺今日真是代怡和而來?”

  怡和是老牌洋行,當初一口通商之時,它隻和十三行裏的頂尖行商做生意。如今十三行沒了,怡和對貿易夥伴依舊挑剔得緊,像德豐行這種新貴,它向來是看不上眼的。

  今日突然派人造訪,王全驚喜之下,不敢盡信。

  啪的一聲,一張名帖拍在櫃台上。那紙上印著個氣派的徽章:兩條龍托著一張對角線交叉的旗,旗下龍飛鳳舞地纏繞著J和M兩個英文字符。周圍水波流動,很是氣派。

  林玉嬋忽然認出認出這個徽章。她在教堂裏見過印著這徽章的信。

  王全顯然也識得這個商標,登時肅然起敬。

  名帖後麵還附著一封信,信上的字花裏胡哨,全是洋文。

  王全雖然也能講些“拷乜除”、“溫拖夫裏”的白鴿英文,但密密麻麻的蝌蚪字排在一塊兒,就有心無力了。雖然看不懂,但也能推想得到,大概是洋商委托買辦前來收購茶葉之類的信劄。

  王全方才臉上掛的笑,都是禮貌為主,嘴角翹到耳朵上,眼睛依然溜溜轉得圓。直到此刻,那笑容才終於開始發自內心,眼睛眯成一條縫,輻射出無數紋路。

  他心裏已經做上了發財的的美夢,暗暗盤算:英國人。

  洋商之間也有競爭,尤其是那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時常互相提防,進貨出貨由買辦全權代理,不透露自己的底細。

  這點王全心知肚明。他跟洋人打交道從來是左右逢源,利用洋商之間的嫌隙,這兒坑一小筆,那兒吃個價差,漁翁得利。

  大清的兵也許打仗不在行,但大清的商人能把洋人擺弄於股掌之間,王全十分自豪,覺得當年洋人攻城燒地也未必是壞事。時勢造英雄嘛。

  他熟絡地招呼蘇少爺:“怡和洋行往日並不從本行進貨,今日大駕光臨,想來是別家茶葉不合您家大班的意。不是小人自賤,這中國人做生意哪,坑蒙拐騙、以次充好的太多了,隻顧眼前蠅頭小利,損了咱們華商在外國的信譽,著實可惡。本行不一樣,德豐的茶葉就暢銷海外,花旗國總統點名讚譽,洋主顧隨意開箱,隻要稍有不滿,咱們整箱免費退換!所以啊,少爺今天是來對地方了——少爺說要買多少茶葉來著?”

  蘇少爺有些不耐煩,指著那信說:“這貨單上都寫著呢。你家通譯呢?”

  通譯不在。王全雖識些英文,然而和大多數廣州商人一樣,他隻會聽說,不會讀寫。看著那洋文蝌蚪字就頭疼。

  反正洋人的文書絕對不會有錯。王全不願露怯,笑道:“少爺直接跟小的說,也是一樣的。”

  小灶上煨著滾水。王全親手斟茶,笑眯眯地令夥計端上一盤甜鹹點心。

  林玉嬋躲在後門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一邊聽著王全滔滔不絕,一邊感到一股逐漸緊迫的……上廁所的需要。

  她向外麵廊道張望。這個年代肯定是沒有公廁的。有個閑漢大搖大擺的找到個角落,背著身子開始解褲帶,馬上讓臨近店鋪的夥計趕走。

  她調整一下呼吸,看到蘇敏官不客氣地拿了個桂花糖餅,虛咬了一口,轉而啜茶。

  “我看你們今日進了一批貨,是不是?有多少?”

  王全忙道:“是,少爺消息靈通。是有一批。夥計們已經過秤,還未曾加得……”

  林玉嬋脫口道:“一共是一百零五袋茶葉,按每袋二十斤算,兩千一百斤。”

  趁這個工夫,她開門闖入鋪子,跟蘇敏官打了個照麵。

  蘇敏官眉梢一挑。

  王全吃了一驚,轉過頭來,對她怒目而視。

  隨後他微笑:“少爺,您別聽小丫頭瞎說,待小人的賬房籌算完畢,自有準確數目。”

  蘇敏官微笑點點頭,若無其事地收回目光。

  圓圓臉的賬房詹先生入內,遞了一張紙條。王全低頭看了看,皺了皺眉頭。

  “少爺見笑,”他又斟下兩杯功夫茶,笑眯眯道,“我們德豐商號的貨一向量大質優,少爺消息靈通,知道敝號今日進貨,方才賬房送來數目,今日我們總共進了一千五百斤優質綠茶,尚待精製——不過不巧,這些茶已是被別的洋行定下了的。少爺要多少數目,小的可以再去聯係供應茶商……”

  林玉嬋張口結舌,立刻就說:“這數字不對!”

  她用心觀察了一上午,差個三五袋有可能,絕不會出這樣的誤差!

  王全道:“失陪。”

  起身把林玉嬋拉到門外走廊,惡狠狠地說:“你給我閉嘴!不許打岔!”

  他滿心想讓人把這妹仔丟回亂葬崗。但他讓林玉嬋抓住了小尾巴,生怕她一衝動去“出賣”自己和齊少爺,因此也不敢真把她怎麽樣。這句威脅於是有些外強中幹。

  林玉嬋分辯:“我數過的,今天那些茶不可能少於兩千斤!”

  “沒錯!你算得很對!”王全低聲咬牙,手指點她的鼻子,“但我們有多少庫存茶葉,憑什麽跟客人說實話?我說多少斤就是多少斤!不許拆台!”

  說著甩手進門。

  卻又忍不住回頭朝林玉嬋看了看。方才詹先生遞過來的紙條上,寫著今日裝卸茶葉的真正數目,不多不少正好一百零五袋。總重兩千零八十九斤。

  當然了,在經過花樣繁多的盤剝工序之後,茶農用血汗種出來的兩千斤的毛茶,過磅能過出一千五就算厚道。

  當著潛在客戶的麵,王全當然不能把自己商號殺秤吃磅的底細給交代了。

  店鋪裏,蘇敏官把玩著功夫茶的茶盞,好奇問王全:“那姑娘是誰?腦筋挺靈。”

  王全支吾:“是……是買來的妹仔。”

  “我不曾聽說過茶行裏還用妹仔幫工。”蘇敏官好似從沒見過林玉嬋,微微笑道,“貴行的供貨商是哪些?我要去看看你們的庫存。讓她帶我去吧。”

  王全忙道:“這幾個夥計都很伶俐,小人叫一個帶您去。走那條帶排水溝的路就到了……”

  “我就要她帶。”

  王全氣得滿臉發燒,眼鏡都糊了。他想這女仔怎麽還不內急往外跑呢?

  林玉嬋搶著說:“我可以,我認得去庫房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