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悲催的俘虜
作者:神隱熊貓      更新:2020-12-15 06:13      字數:2281
  “吼!”

  大南國500名近衛軍一聲振吼,紛紛從袍服下抽出暗藏的短刀,催馬疾行護著宋玉亭向左翼包抄的多羅國騎兵衝去。

  陳達眼見宋玉亭帶人往側翼突圍,氣惱地斷喝道:“賊子哪裏走?”戰刀一揮,果斷地命令身後的弓箭手,“放箭!”

  一聲令下,飛箭如蝗!

  多羅軍距離大南軍可謂近在咫尺,這一輪齊射立即有最前麵的二十幾人應聲落馬,每個人都是身中數箭,變成了刺蝟。

  大南軍要想突圍傷亡在所難免,宋玉亭早已經顧及不得。另外,他帶人從側翼突圍也是為了不把自己暴露在對方的弓箭之下,特意做出的選擇。

  宋玉亭在左右二十多名弟兄的護衛下,揮舞著手中的短刃閃電般衝向對麵的多羅軍騎兵防線。

  大南軍在第二波箭雨襲來之前,與他們左翼的多羅軍已經短兵相接。

  大南軍雖然僅有短刀,但是他們利用人數上的巨大優勢,第一波衝鋒就把麵前一百名騎兵組成的長長防線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宋玉亭一馬當先,強忍著腿骨痛揮刀斬落一名多羅國騎兵,率領隊伍順著大街往東邊的官道疾馳而去。

  馬蹄轟鳴,像在大地敲響了驚天的戰鼓。廝殺連天,一追一逃之間不乏慘烈的血腥肉搏。

  這短暫的一戰立刻引起了梓州當地一場極大的混亂,街頭巷尾一些來不及躲避的百姓,被大南軍和多羅軍互相追逐的戰馬撞倒踢飛無數。

  宋玉亭的隊伍拉得老長,跟著他跑在前麵的自然沒有阻擋,策馬飛馳。跑在後麵的則麵臨著背後一波又一波的箭雨,以及騎兵追砍的長刀。

  不過這一切宋玉亭仍然毫不在乎,此時此刻已經魚死網破,他最在乎的是自己必須活著回到大南國地界。

  陳達率領著二百多名騎兵一路追殺,跑出二十裏再度斬殺敵軍近百名。前麵就是寬闊的官道,可是跑在最前麵的宋玉亭等主要人等已經失去了蹤跡。

  盡管如此陳達並不擔心,因為既然稱為官道,自然有官兵來走。欒克軍將軍正帶領著一千多名官兵迎麵趕來,宋玉亭必將自投羅網。

  正如同陳達所料,宋玉亭率領逃出生天的三百多名騎兵順著官道一路向東北方向疾馳。他一邊跑一邊心中暗罵著程圓,宋玉亭把今天發生的一切不幸全部歸罪於程圓的身上。

  如果不是程圓跑去向田依盈求親,自己又怎麽會帶這麽多人前來搶親?不來搶親又怎麽會遭遇如此變故?結果自己還竹籃打水一場空。

  事情鬧到了這種地步,不知道自己回去後會多羅國會不會借機做文章……

  正在宋玉亭一邊縱馬一邊胡思亂想的時候,突然間前方的天空中傳來了一片“嗡嗡”聲響。

  “不好!敵襲!”宋玉亭一聲驚叫。

  說時遲那時快,宋玉亭一打馬向右側靠去,然後一把從右側馬上抓住一名近衛軍,雙手拚盡全力將那人舉過身前遮住頭頂。

  盡管那名近衛軍手刨腳蹬也無濟於事。

  就在宋玉亭完成了這個舉動的一瞬間,漫天的箭矢從正前方激射過來,在一陣鋒刃刺穿皮肉的刺耳聲中,大南軍騎兵人嚎馬嘶,血光一片。

  這一波箭雨足有四五百支,宋玉亭隻感覺他手中被作為擋箭牌的那名近衛軍身體一下接一下的抽搐著,剛開始還慘叫不已,幾個呼吸的時間後便再沒了聲息。鮮血更是順著他的身體流到了宋玉亭的雙手上。

  而他的身後戰馬摔倒的聲音,戰士跌落的聲音此起彼伏,更不要說滿地的哀嚎聲……

  直到此刻宋玉亭才驚恐地發現,前麵的官道上橫亙著一片黑壓壓的軍隊,規模近兩千人。

  而他身處的這段官道兩旁都是高山,身後就是陳達追擊的隊伍,他已經逃無可逃,陷入死地。

  宋玉亭麵如死灰,他拋下“擋箭牌”,拉住戰馬,左顧右看自己的弟兄們,死傷大半。

  當啷一聲,宋玉亭把腰間的短刀扔掉,跳下馬雙手抱頭,閉著眼,跪在地上……

  ……

  大南國,金鑾寶殿上。

  皇帝宋錦晨、二王爺宋錦夕急得團團轉,七公主宋青鸞則十分罕見地在兩位帝尊麵前發了一次飆。

  “宋玉亭這個白癡、廢物、混蛋,他把大南國的軍紀當成了什麽?當成了廢紙!他把戍邊的軍隊又當成了什麽?當成了他的私軍。”

  “為了一個女人居然帶著500近衛軍跑去寧國搶親?虧他能想得出來、幹得出來!這下好,近衛軍損失殆盡不說,他自己還被多羅國抓了俘虜。”

  “就此一役,我大南國的顏麵何在?名譽何存?最重要的是攜軍入境,等同侵略,多羅國必會就此事大做文章,如果那肖崢老兒為此而向我方宣戰,我們備戰尚未結束,如何禦敵?”

  “即便多羅國退而求其次,恐怕要想平息他們的怒火,也會向我大南國獅子大開口,不知道接下來我們會損失什麽,宋玉亭……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貨!”

  宋錦夕作為宋玉亭的父親、宋青鸞的叔父,麵對晚輩的咆哮此時此刻也隻能聽著。誰讓他這個獨子這般沒出息,做出了這種有損國家的事呢?

  皇帝陛下將宋錦夕低垂著頭,眼含痛淚,於是不忍地對宋青鸞說道:“青鸞,息怒吧!事已至此,為今之計我們應當考慮怎樣搭救出玉亭,畢竟他是二王爺的唯一獨子,也是你的兄弟。”

  宋錦夕向宋青鸞深施一禮,老淚縱橫地說道:“青鸞,是叔父教子無方,叔父就這麽一個不成器的兒子。但是你看在他同是皇室宗親的份上,你想想辦法吧。我知道你足智多謀,隻有你能救玉亭的命了。”

  宋青鸞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趕緊向宋錦夕還禮。然後宋青鸞皺著眉思索片刻,向宋錦晨說道:“父皇,為今之計我不妨備足厚禮,前往多羅國紅璽城親自去一趟,見一見肖崢那老兒,以請罪為名,順便也探一探多羅國的虛實。”

  宋錦晨立刻反問道:“那如果肖崢對你不利該如何是好?”

  宋青鸞答道:“現在我們和多羅國表麵的關係,仍然屬於沒有爭端的鄰國關係。另外,多羅國也未備戰完畢,否則他們早已向我方開戰。此行,我以特使的身份公開拜訪,帶上您一封親筆信,想必肖崢也不敢把我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