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作者:白喵浮綠水      更新:2020-12-15 00:02      字數:2162
  那是個慈眉善目的老人,語氣和藹,如最疼愛小孫女的老祖母,被歲月刻上的每一道滄桑的痕跡裏頭藏著的都是對小輩的慈愛。

  季笙瞧著,頓時對這位老人心生好感。

  但她不敢輕易搭腔。

  她腦子裏,尚且還記著臨出門前永安王妃的吩咐:若有人問,你先觀我臉色,再行作答。切記動作不可扭捏,大大方方地轉過來瞧我,萬勿露了小家子氣的做派。

  她先偏過頭去瞧永安王妃,待見到永安王妃輕輕點了點下巴,這才重新轉了回來,朝著那位老夫人行了一禮,方才道:“回奶奶話,小女行四,隨了姐姐們的字輩,喚作阿笙。”

  “笙?”那老夫人便笑了,“你這名字,定是你父親取得吧,甚好,甚好。”

  季笙卻不知有什麽“甚好”。

  她這名字,若隻論笙字,尚還有幾寸笙歌的風雅,可偏生她隨了劉性皇室的這一輩字牌,連起來變成了季笙。

  季笙,寄生。

  她是寄居在永安王府的,暫且尋不到旁的落腳點,便隻得這樣一個粗鄙的名字。

  每每被人喚起,她都會想到那小小的姑娘悄無聲息地躺在破敗的雲舒院裏,被無數人蔑視欺負,無休止的下藥毒害,病痛纏身,徹夜不能眠地瞪著一雙通紅的眼睛到天亮,後來又悄悄地死去。

  從開始到結束,季笙都隻是一個人,縱然死亡,被她竊了這具身體,縱然早已性情大變,可竟無一人知曉,她如今,不過是披著季笙這層人畜無害的皮從地獄裏爬回來的惡鬼。

  她眉眼彎彎地,也同那老婦人一道笑了起來。

  少女容貌本就生得清麗,如今這一笑,卻如冰雪消融般,無端撩人心弦。

  “好了。”永安王妃揮了揮手,“阿笙你難得出門,也該好好頑才是。去吧,不必拘束,但隻一條,切莫亂走。”

  畢竟,她尚且還有一個大計劃——在此之前,須得將這庶女遠遠地支開才好。

  季笙忙應了一聲是,但她舉目四望,無一不是陌生,也不知去何處才好,原想仍留在永安王妃身邊,但見永安王妃已側過身去同旁人說話,分明一副已不準備再管她的架勢,她不解其意,卻又不知該當如何,便隻同立在一旁伺候的一個圓臉侍女道:“不知府上可有什麽清淨的地方,還請姐姐帶我去。”

  她一向不善與人打交道,自然要尋個清淨之處才是。

  但她這樣想,旁人可不一定。

  一個打扮得十分喜慶的少女走過來抓了她的手:“四姑娘,聽聞你得了明空大師所賜的珍寶,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但那樣東西,她已送給了陳雲樵,再也不會拿回來了。

  她無意顯擺——在這麽多身份尊股的嫡小姐們麵前,她隻得一個庶女,能被永安王妃帶來這場大宴,已然十分惹眼了。

  若是再用明空大師來說事,怕是要惹了這些人的厭棄。

  原本,季笙隻想找一個無人的地方,安安靜靜地待到宴席完畢,再悄悄地隨著永安王妃一道回去,可如今她驟然被暴露在人前,又是所有人好奇的中心,她的想法,卻悄悄地變了。

  今日,她被永安王妃如此鄭重地介紹出來,日後,怕是這樣的機會也隻多不少,若第一次她懵懂些,旁人尚還有情可原,可若是每回都如初,怕是……

  季笙打起精神來:“不知姐姐如何稱呼?”

  那圓臉的小娘子便笑了:“你這小丫頭,雖是生人,可嘴卻甜。這聲姐姐卻是沒叫錯,”她點了點頭,“我是昌敏公主之女,嘉舒縣主。”

  她一介紹完自己的身份,見季笙滿臉茫然,便曉得對方犯傻,也不在意,隻拉著季笙笑道:“四姑娘,你我是表親,倒也不必如此生疏,日後,你隻隨著她們一道叫我嘉舒便是,我也隻喚你阿笙,如何?”

  這姑娘的身份,竟如此貴重?

  季笙不敢放肆,隻道:“尊卑有度,阿笙不敢。”

  “這便沒意思了。”嘉舒縣主聳了聳肩,“你便隻當我是一個普通人,不好麽?”

  “普通人?”

  天潢貴胄,季笙哪裏真敢與對方平起平坐?可是,嘉舒縣主卻絲毫也未發覺她的疏離似的,反而一直緊緊地捉著季笙的手,又招呼了幾同伴一道,朝著一個方向走去,一邊走,一邊與季笙咬耳朵:

  “頭前那夫人的話,你別當真。”她有些不在意地撇了撇嘴,“不過一個南地叛逆起家,真當自己是什麽人物。”

  這話,聽著似乎與那位孫夫人果真有什麽過節似的。

  季笙是第一次來,自然不敢輕易打聽旁人是非,隻笑了笑:“我不會往心裏去。”

  比這更嚴重的話,她聽得多到不知凡幾,又怎會將旁人幾句不痛不癢的話掛在心裏生悶氣。

  “這才好呢。”嘉舒縣主拉著季笙坐到了涼亭裏頭,“你既是永安王妃帶出來的,我們自然是表姐妹,阿笙,不要拘束,這亭子裏頭站著的,都是咱們的姐妹。”

  季笙便順著嘉舒縣主的目光一道望了過去。

  “你也知曉,陛下的兄弟實則並不多。”嘉舒縣主同季笙解釋:“陛下當年不過是繼子,與逆王一黨自不親厚,縱是你父親永安王爺,也是後來從祖家尋回來的。”

  那是一段陳年舊曆了。

  今上是先帝為製衡南地而被選中的宗室子,過繼到了先帝名下,未曾得享一日繼子的權利,卻履行了不少本該由先帝親生子女當履行的義務——

  今上尚在年幼時,便被送往南地為質,囚於讀書台中,這一困,便是十數載。

  後來好不容易回了北地,卻又要南征北伐,這還不算,當時的大皇子,如今的逆王生怕被今上這個便宜兄弟搶了功勞,每每都在今上背後放冷箭,栽贓陷害層出不窮,今上很是吃了一番苦頭,方才得來如今這帝王之位。

  那是一場腥風血雨的廝殺。

  故事的最終,今上折損了原配並原配嫡出的兩個孩子,逆王一派也盡數伏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