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牆倒眾人推
作者:林抒澤      更新:2021-09-07 11:28      字數:2262
  第564章:牆倒眾人推

  此時,孝文帝的想法尚且無人知曉。

  眾人都在唏噓感慨齊王的短命,普通老百姓們唏噓過後也就罷了,而原本齊王黨的人,則是捶胸頓足,痛心疾首。

  如果可以,他們真想直接把自己的壽命折算給齊王……

  然而,這一切都隻能是枉然,他們不得不開始重新為自己的未來謀劃。

  當初他們擠上齊王這艘船的時候有多拚命,現在要下船的時候同樣拚盡了全力,生怕自己動作不夠快被未來真正的儲君記一筆。

  人走茶涼,不過如此。

  謝貴妃還沉浸在喪子之痛之中,對於孝文帝最後做出的那個決定還是越想越覺得不甘,她隻覺得這樣太便宜了那兩個賤人。

  然而,謝貴妃還沒來得及繼續做些什麽,她自己就被火燒上身了。

  此前她和蕭子愷聯合算計四公主和花絮的事,猝不及防地被查了出來,等到謝貴妃聽到風聲,想要做些什麽的時候已經晚了,人證已經招了。

  除了那天那個小太監,甚至蕭子愷身邊的心腹也叛變招供了。

  謝貴妃被孝文帝傳召,讓那兩個人證當庭與謝貴妃對質,謝貴妃原本就因為兒子的暴斃而形容憔悴,此時麵對這麽一番驚天變故,她更是徹底亂了方寸。

  她極力否認,大聲指責是這兩人聯合汙蔑。

  “皇上,愷兒已經不在人世了,難道他死後連名聲也要被人徹底糟踐嗎?這分明就是有心人故意陷害啊!”

  孝文帝的麵色也十分難看。

  原本蕭子愷死了,孝文帝心中也很是悲痛,對於謝貴妃也生出了幾分憐惜。

  但沒想到他們母子竟然做過那樣的事!

  他會把謝貴妃喊來對質,便已經查清楚了整件事的始末,現在謝貴妃的辯解,孝文帝根本一個字都不信,他也失去了耐心去與謝貴妃繼續掰扯。

  說得冷酷無情一點,現在的謝貴妃也已經是一枚棄子,根本沒有了可以讓孝文帝偏袒維護的價值。

  蕭子愷已經死了,對於一個死了的人,孝文帝再多的父子情也能被消磨掉。

  隻是現在這件事的揭穿,讓他們之間的塑料父子情提前被消磨了罷了。

  一個已經死了的兒子,他又何必浪費時間去為他洗刷證明清白?更何況,孝文帝也並不相信他是無辜的。

  淑貴妃因為這件事,已經到孝文帝的跟前哭過一回。

  她並不像謝貴妃那般大哭大鬧,而是雙目通紅的默默垂淚,隻哽咽著讓孝文帝能為茜兒討回公道。

  在謝貴妃和淑貴妃之間,孝文帝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孝文帝對謝貴妃的哭求不為所動,直接命人將她身邊的人都抓來,直接進行了一番嚴酷的刑訊逼供,不多時,那些人就全都招了。

  謝貴妃和蕭子愷的罪名被板上釘釘到釘嚴實了,想洗也洗不掉。

  謝貴妃的身子癱軟,徹底絕望了。

  她知道自己辯解無用,便隻能轉而開始哭求了起來。

  淑貴妃想到自己的女兒差點因此喪命,心中對這對母子恨極了。

  蕭子愷突然暴斃,定是老天爺也看不慣他的惡行,直接將他收了。

  淑貴妃當然也想痛打落水狗,但她卻也知道適可而止的道理。

  蕭子愷已經死了,而自己的女兒和侄女卻有驚無險,自己這個時候若是再緊抓不放,在孝文帝這裏反而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她不能做那蠻不講理的人,這個公道,她要讓孝文帝自己主動為她討回來。

  是以,淑貴妃便一副深明大義的樣子,主動開口做出了退讓。

  孝文帝見此,心中對淑貴妃果然生出了讚賞之意。

  孝文帝到底還是顧及著蕭子愷的最後一點體麵,畢竟,這也是自己的兒子。

  人都死了,如果最後再爆出了這樣的醜事,孝文帝自己的臉上也沒有什麽光彩。

  但孝文帝可以揭過蕭子愷的過錯,對於謝貴妃,孝文帝卻不能什麽懲罰都沒有,不然,這對淑貴妃母子何其不公?

  蕭子愷剛死,孝文帝也不好直接降謝貴妃的位份,不然不明就裏的眾臣隻怕要覺得自己這個帝王太過無情,對已逝皇子的母妃不加善待。

  孝文帝便將她換到了一個僻靜的宮殿,身邊的人手也削減了,日後,她便隻能以為兒子在天之靈祈福的名義,在那僻靜的宮殿中吃齋念佛,沒有孝文帝的準許,都不得踏出半步。

  這樣的懲戒,對於雍容一生的謝貴妃來說,可謂沉重至極。

  加之她又剛剛經曆了喪子之痛,身體本就垮了,現在的這個嚴懲,對於她的身心的打擊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

  謝貴妃當場大哭,懇求孝文帝能網開一麵,饒她一回,然而,孝文帝卻不為所動,直接命人將她請了下去。

  自此之後,謝貴妃便開始纏綿病榻,整個人迅速消瘦。

  牆倒眾人推,謝貴妃落難之後,便是最普通的宮人都能上來踩她一腳,她在那偏僻的宮殿之中缺醫少食,原本好好調養還能撐上幾年的身子也迅速地破敗,最後,隻撐了一個月便沒了。

  彼時的孝文帝已經幾乎將這個人給徹底遺忘了,直到聽到宮人來稟她的死訊,這才陡然想起來。

  憶起舊人,孝文帝也不過愣怔兩息,然後便吩咐辦理後事,除此之外,便再沒了旁的後話。

  對外,百姓們也隻以為謝貴妃是因為喪子之痛,這才一病不起,早早喪命。

  眾人也不過是唏噓感歎了兩句,之後,關於這個人的這一篇章便被這麽輕輕地翻了過去,很快就被人徹底遺忘。

  而當初,謝貴妃和蕭子愷謀劃之事之所以會在那個時候被揭穿,也並非是巧合,這一切,全是聶皇後的功勞。

  原本蕭君離也派了人調查此事,不過,他在宮裏的人手自然沒有聶皇後的多,勢力也沒那麽深,他發現聶皇後在全力調查此事,便索性直接收手了。

  最後,聶皇後也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即便蕭子愷死了,聶皇後也毫不手軟,繼續痛打落水狗,將謝貴妃也逼上了絕境。

  便是後來謝貴妃被宮人欺辱,日子過得淒慘潦倒,也不乏聶皇後的手筆。

  聶皇後覺得,這對她來說也並非什麽壞事,畢竟,與其在那宛若冷宮的地方苦熬,還不如早早去了,還能趕得及去跟她兒子團圓。

  聶皇後正在為自己徹底將謝家的勢力斬草除根而沾沾自喜,但她沒想到,不久之後,另外一個更大的對手,就會重新回到燕京,跟她扶持的楚王開始打起了擂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