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長樂公主的下場
作者:林抒澤      更新:2021-08-05 23:06      字數:4995
  第552章:長樂公主的下場

  ??牧晚秋聽說這件事的時候,這件事已經發酵到了一個不可控的地步,百姓們對長樂公主的討伐,甚至讓牧晚秋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

  ??便好似一切都回到了榮華公主案揭穿的時候。

  ??牧晚秋心中生出一個預感,長樂公主這次隻怕要栽了。

  ??她的惡行跟榮華公主相比的確要輕很多,畢竟榮華公主是有確鑿的既定犯罪事實,而長樂公主卻隻是唆使旁人犯罪,且犯罪未遂,她的手上並沒有沾染人命。

  ??但是這件事卻是觸了眾怒。

  ??現在民間到處都是關於這件事的討論,每個人都對她口誅筆伐,大家都將她跟榮華公主類比,覺得她們都是同一類人。

  ??普通百姓的力量有時候很弱小,但有時候卻很龐大。

  ??強大的民意凝聚在一起,就會爆發出空前強大的威力。

  ??而這件事最大的苦主穀萬生更是緊抓著此事不放,他接連好幾天都在朝堂上訴苦,隻求皇上徹查此事,還他兒子一個公道。

  ??穀萬生這次之所以敢這麽剛,是因為受了蕭子愷的授意。

  ??蕭子愷為什麽要這麽做?當然是因為他發現了聶皇後有意扶持蕭子燁。

  ??明明他才是最有希望的繼位者,聶皇後卻對他的示好視若無睹,竟然選了蕭子燁那個莽夫。

  ??現在,長樂鬧出了這麽一樁大醜事,蕭子愷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有了他的支持和撐腰,穀萬生的底氣便足了許多,即便長樂公主是皇後的女兒,他也照參不誤。

  ??而那天去青樓的,還有其他官員的兒子,這些官員也都一起上折子訴苦。

  ??而聶皇後同樣日日到孝文帝跟前哭訴,聲稱長樂是無辜的,且也根本沒有人員傷亡,那些朝臣緊抓著此事不依不饒,未免有些太上綱上線。

  ??原本孝文帝也覺得那些朝臣太上綱上線,他也並不打算真的對長樂做出太嚴酷的懲戒。

  ??但是,當他知道了民間有關此事的熱議和傳言之後,他原本想要將這件事輕輕揭過去的想法就被迫打消了。

  ??這件事所引起的後果,比孝文帝預想中要大得多,這完全超出了孝文帝一開始的預料。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便是帝王,也不可能完全罔顧民意行事。

  ??榮華公主之事,他花了很大功夫才漸漸平息,眼下長樂又鬧出了這樣的事,還掀起了比當初更加迅猛的熱議,這讓他不得不生出了深深的警惕。

  ??後來,朝堂上關於此事的議論更多了。

  ??便是那些與之無關的朝臣,也開始紛紛諫言,隻有少數朝臣是站在長樂公主那一邊,大多數人都是建議皇上嚴懲長樂公主,以儆效尤。

  ??在民意和朝臣的雙重壓力之下,孝文帝不得不做出了裁斷。

  ??“長樂公主戾氣深重,險些釀成慘案,天子犯法,亦是與庶民同罪。

  ??為對她施以懲戒,酌將她的公主之位貶為郡主,並到京郊的尼姑庵中帶發修行自省。

  ??在庵中,她不能有奴仆伺候,凡事皆親力親為,更不能食葷腥肉類,除了不需剃度以外,其他的一應事項,皆需與庵中的尼姑一樣。”

  ??孝文帝做出這個裁斷,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他不可能因為這件事就將自己女兒處死,也不可能對她打罵用刑。

  ??至於罰俸,這樣的手段必然不能讓那些難纏的朝臣和百姓滿意。

  ??禁足是孝文帝懲戒皇子後妃的常用手段,然而這時候若隻是普通的禁足,也根本不足以服眾。

  ??畢竟若是在府中禁足,她也就是失去了自由罷了,其他的各方麵也都一應如常,所以,思來想去,孝文帝便索性將她打發到尼姑庵去帶發修行,好好反省她的錯誤。

  ??再加上從公主降為郡主,兩個懲罰加到一起,既不會太重,讓孝文帝心疼,也不會太輕,讓百姓們不滿,這分寸拿捏得剛剛好。

  ??孝文帝自覺自己是網開一麵了,然而,聶皇後聽到這個結果,卻還是覺得眼前一黑,險些直接暈過去。

  ??她的女兒是最尊貴的嫡公主,更是唯一的嫡公主,就因為一場還沒來得及燒起來就被撲滅的火災,皇上就要將她貶為郡主,還要讓她去尼姑庵帶發修行!而且,還特意強調了那些嚴苛的條件!

  ??她自小金枝玉葉,何曾吃過這樣的苦?

  ??若是沒人照顧她,她在尼姑庵裏要怎麽生活?

  ??聶皇後當即就哭訴到了孝文帝的跟前,連連求他收回成命。

  ??但是孝文帝卻是態度堅決,並不肯做出退讓。

  ??甚至因為聶皇後的哭鬧,他原本對蕭雨薇的心疼都變成了微微的不耐煩。

  ??“若不是她心思狹隘,因為那麽一件小事就命人要燒了整座青樓,又如何會落得這般下場?”

  ??這件事她做了也就罷了,卻又做得不幹不淨,留下遍地的把柄,孝文帝心中對蕭雨薇未必就沒有怒其不爭的失望。

  ??聶皇後聽到孝文帝這滿含怒意的話,原本還要求情的話一下就卡在了喉嚨裏。

  ??她了解孝文帝的性情,也知道他現在已經很是惱怒,自己再多說什麽,也起不到任何作用,說不定反而會適得其反。

  ??聶皇後心中不甘,卻又無可奈何。

  ??最後,她直接來了一個神來之筆——她直接讓孝文帝將楚非恒一道也送去寺中帶發修行,此事縱然是蕭雨薇的錯,但楚非恒也並非全然無辜。

  ??既然要罰蕭雨薇,也不能把楚非恒落下。

  ??她既然不能讓女兒免於責難,那就要拉個墊背的!

  ??女兒之所以會落得這麽一個下場,全都是楚非恒那個負心漢害的!

  ??如果不是他去逛那青樓,自家女兒又豈會做出那樣的事?

  ??孝文帝沒有猶豫,直接就答應了。

  ??於是,被在公主府柴房關了好幾天的楚非恒,被放出來的第一天就又聽到了這個噩耗。

  ??他被關了那麽多天本就身體有些虛弱,眼下被這個噩耗一刺激,兩眼一翻,直接就暈了過去。

  ??蕭雨薇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頓時又是一陣大哭大鬧。

  ??她萬萬沒想到,自己原本好端端的生活,為什麽短短幾天就徹底天翻地覆了。

  ??她的想法和聶皇後的想法達到了空前的一致,她也很快就把矛頭指向了楚非恒。

  ??這整件事的源頭就在楚非恒的身上,若非楚非恒對自己不忠,膽敢去逛青樓,自己又豈會衝動之下做出那樣的事?

  ??這一切都是楚非恒害的!

  ??原本蕭雨薇對楚非恒有多愛慕,現在就有多憎惡。

  ??自己的人生原本好端端的,就因為遇見了楚非恒,一切就全都發生了錯位,楚非恒壓根兒就不是自己的真命天子,他就是自己生命中的掃把星!

  ??蕭雨薇氣急之下,直接衝過去,對著楚非恒就是一通拳打腳踢。

  ??可憐楚非恒還在昏迷中,突然就遭遇了這麽一通胖揍,硬是疼醒了過來,然後兩人就直接扭打了起來,整個公主府瞬間就陷入了一陣雞飛狗跳之中。

  ??不管他們兩夫妻如何互相指責埋怨,這件事也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翌日,兩人都被送上了山,一個去了尼姑庵,一個去了寺廟,開始了各自的修行。

  ??兩人出城的時候,某個茶樓的二樓處,安知玨和安知宜坐在靠窗處,目送著兩人離開的方向。

  ??安知玨溫聲道:“以後沒人能欺負你了。”

  ??霎時,安知宜的心中像是被什麽填滿了,整個胸腔中都溢滿了一股深深的暖意。

  ??“哥哥,你是怎麽做到的?”

  ??怎麽做到的?他不過是對他們的為人做了深刻透徹的分析,然後再因勢利導罷了。

  ??楚非恒自然是他弄到青樓去的。

  ??蕭雨薇那樣驕傲又跋扈的性格,知道楚非恒竟然去青樓,又豈能坐得住?

  ??隻要蕭雨薇去青樓捉奸,安知玨就會將這樁醜事鬧開,宣揚得人盡皆知。

  ??其實目前為止,安知玨也就隻做了那麽一件事罷了。

  ??之後他還準備了一係列的招數來挑撥這對夫妻的關係,再一步步引蕭雨薇做出過激之舉,從而讓她陷入自身難保的境地。

  ??但他沒想到,蕭雨薇竟然比他想象的心思歹毒多了。

  ??隻因為這一樁事她就動了殺心,而且還不止是殺一個人,而是整個青樓的人。

  ??安知玨一直都派人盯著公主府,是以當她的人動手之時,安知玨很快就知道了。

  ??就算那老鴇沒有加強防衛,第一時間發現火災,他的人也會及時阻止這場災難。

  ??可以說,是蕭雨薇自己主動把把柄遞到了安知玨的手中。

  ??既然如此,他為何不好好地抓住?

  ??所以,後來百姓們對這件事才會有那麽激烈的討論。

  ??而讓安知玨大感驚喜的是,那天穀開陽竟然剛好就在萬花樓中,且他還是花繾綣的客人,更妙的是,他成了全場受傷最重的那一個。

  ??他是穀萬生唯一的兒子,穀萬生因為此事而震怒,並且一定要追究到底,這無疑給了安知玨更大的助力,讓他能更方便地推動輿論,將蕭雨薇扳倒。

  ??這整個計劃,進展得出乎意料的順利,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

  ??或許,是老天爺也在幫他吧。

  ??不對,是在幫宜兒。

  ??許是老天爺也知道她前半生吃了太多苦頭,是以現在便不忍心讓她再被別人欺負了去。

  ??安知玨抬手輕輕拍了拍安知宜的腦袋,“我並沒有做什麽,真正害了她的,是她自己多行不義必自斃。”

  ??蕭雨薇壓根不知道這件事的背後,竟然還有安知玨的手筆。

  ??她懷著滿腔的怨憤與不甘去了尼姑庵,之後,在那裏的每一天她都過得十分煎熬。

  ??聶皇後想要命人偷偷去照顧她,給她送去吃穿用度,但是後來不知怎的,每天都有香客特意上那尼姑庵,打著燒香拜佛的名義去看蕭雨薇。

  ??那種“看”當然不是探望,反而更像是監督和圍觀,想要看看原本高高在上的公主現在成了什麽樣,究竟有沒有遵循皇上的懲戒好好反省。

  ??因為這些百姓的監督,蕭雨薇根本沒法偷懶,隻能認命地對那些事親力親為了起來。

  ??便是在晚上,沒了監督的百姓,尼姑庵的尼姑們也肩負起了監督之責,她想要偷偷吃肉,根本找不到機會。

  ??如此這般,聶皇後便是有心要照顧女兒,也根本找不到法子,蕭雨薇可謂是貨真價實地狠狠吃了一頓苦頭。

  ??她無時無刻不期盼著父皇能收回成命,讓她回去。

  ??然而,她等啊等,卻終究沒有等到。

  ??因為朝廷上風雲變幻,權力更迭,快得超出她的想象,她還沒等來父皇的赦免,龍椅上就換了個人……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