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這些書生莫不是都中邪了?
作者:林抒澤      更新:2021-04-27 22:44      字數:2213
  第360章:這些書生莫不是都中邪了?

  一茬一茬的讀書人,未來可都是大禹的棟梁之材啊,他們若是能從一開始在這個群體中起到意見領袖的作用,以後很多事做起來,自然就方便很多。

  總而言之,這一步對於他們整個計劃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當初牧晚秋把自己的計劃告訴蕭君離的時候,蕭君離就也想到了這一點。

  牧晚秋不僅僅是在賺錢,也是在為他今後登頂鋪路。

  她說過她要送他登上那個位置,並不隻是隨便說說,她也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踐行這一點。

  蕭君離的那些計策落實得十分順利,在秋闈將近的時候,有間客棧也終於陸陸續續迎來了前來投宿的讀書人。

  謝方平並不知道牧晚秋的計劃,他原本心灰意冷,已經在想著自己要不要幹脆請辭算了,若是他不在這裏做事了,那背後的人自然也就不會再百般詆毀客棧的名聲了。

  但沒想到突然之間就有了峰回路轉的趨勢。

  那些讀書人前來投宿,也同樣在門口遇到了上前勸退的人,口口聲聲稱這客棧風水不好,住不得,住進來怕是要影響前程的。

  但凡是前來趕考的學子,哪個不是衝著出人頭地去的?

  聽到這客棧風水不好,還會影響前程,便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度,大多數人也都會知難而退。

  謝方平見此,頓時滿心著急,他衝出來就要跟那些搗亂的人對罵,但沒想到,那些前來投宿的書生卻根本沒有被那些人的危言聳聽嚇跑,有一個脾氣大的書生,還反過來把對方罵了一頓。

  “別人家的客棧如何關你們什麽事?我要住哪間客棧又與你們何幹?

  我看你們就是心懷不軌,存心搗亂,不然怎麽這般熱心腸,每個要來投宿之人你們都要出麵阻撓?”

  那些存心找事之人當即辯解,“我們就是好心,怕你們人生地不熟的不了解情況,耽誤了前程……”

  那書生又毫不客氣地罵了回去,“有真才實學之人,自然能蟾宮折桂,金榜題名,若是名落孫山了,也是自己學業不精,還能怪到別人家客棧上來?

  更何況,我乃讀書人,飽讀聖賢書,豈會相信那些風水怪誌之說?”

  其他書生沒有這位書生脾氣那麽火爆,但看著那些上趕著勸阻他們的人臉上也都是一副不讚同,不信任的神色,紛紛出言斥責了這幾人。

  那幾人沒想到遇到這麽不講究的考生,自己都已經搬出了可能會影響考試氣運的話他們都半點不怕。

  但對方是讀書人,說不定真就有了好造化,金榜題名,當上大官了,他們也不敢輕易得罪,便隻能卑躬屈膝地賠小心。

  “這,這小的也隻是想著,秋闈乃是大事,自然要圖個好兆頭不是,小的隻是好心提醒,可半點壞心都沒有啊!”

  “有沒有壞心你們自己清楚,我想住哪裏就住哪裏,不勞你們操心,要是再在我耳邊廢話,我可要不客氣了。”

  撂下這話,這脾氣強橫的書生便甩袖進了有間客棧。

  這些書生,最後都選擇了在有間客棧投宿。

  這客棧可是他們長輩連夜托夢了說風水好的,他們怎麽可能會信了這些小人之言而不信自己長輩的托夢?

  那些存心挑事的人一時都麵色難看,他們之前隻要把那番話一說,前來投宿的書生立馬就會打消念頭,今日這些書生是怎麽回事?就跟撞了邪似的。

  謝方平見此,隻覺得又解氣,又高興。

  不愧是讀書人,就是明事理,根本不像其他人一樣人雲亦雲。

  不對,便是讀書人也分個高下好壞,有些讀書人便是滿腹經綸,也沒有這幾位書生有膽識,有見地。

  這些讀書人,定能金榜題名!

  謝方平心中雖然這般想著,但也隻是因為他們願意住進自家客棧,最多就是心裏想一想,自己也根本沒當真。

  但沒想到,最後的結果卻讓謝方平大感驚喜。

  他的預言竟然成真了!住進自家客棧的書生,竟然全都金榜題名了!

  這個結果公布之時,不僅是中舉的考生們高興,謝方平這個掌櫃也激動得喜極而泣。

  不過這是後話,此時的謝方平根本不知道自己心中這一閃而過的想法竟然會成了真。

  對於這些好不容易上門的客人,謝方平十分珍惜,是以招呼起來便格外熱情周到。

  那些書生原本對有間客棧並不抱什麽希望,隻覺得隻要能將就就行,但沒想到,一住進來才發現,這客棧各方麵的條件都十分不錯。

  無論是大廳還是房間的裝潢布置都十分幹淨整潔,雅致有情趣,便是客棧裏的飯菜也新鮮又便宜,各方麵簡直都碾壓了其他客棧。

  因為一開始的預期很低,所以現在的一切,都讓他們有種異樣的驚喜。

  陸陸續續的,其他考生也住進了有間客棧。

  後來之人對客棧的印象也與前頭的書生的想法一樣,都十分滿意,對於外頭流傳的客棧風水不好的傳言,他們也半句都沒放在心上,隻一頭紮進了書海之中。

  就算有長輩托夢,他們自身的實力和水平也要紮實過硬,不然長輩就是托再多的夢也無濟於事。

  而成餘墨、江晏之、姚浩青三人也都及時趕到燕京城。

  蕭君離派去幫助他們的人當然不可能大喇喇地亮出身份,他們兵分三路,又分別化名張四、孔甲和李柱,以不同的身份出現,並告訴了三人嘉侗府城的考場更改的消息。

  成餘墨三人尚未趕到嘉侗府城,此前自然不知道這件事。

  眼下知道了,頓時就生出深深的緊迫感,隻怕自己不能及時趕到燕京。

  這時候,張四、孔甲和李柱再熱心提供幫助便順理成章地成功了,畢竟對成餘墨等人來說,任何事都沒有順利趕上科考重要。

  之後三路人又巧合地碰了頭,因為目的一致,很自然便一起趕路。

  成餘墨三個都是讀書人,自然有很多共同話題。

  而且他們三人都有各自的悲催經曆,險些就要趕不到京城,三人自然就多了許多惺惺相惜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