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不給自己留隱患
作者:林抒澤      更新:2021-03-25 23:28      字數:2221
  第316章:不給自己留隱患

  孝文帝和蕭子愷聞言,麵色皆是一變。

  孝文帝臉上的神色驟冷,蕭子愷也是神色大怔。

  蜀郡王竟然把生意都做到了海外,可見他的攤子鋪得有多大!

  他敢做這樣大的生意,難道隻是因為藩地貧窮,為了補貼家用?

  什麽家用需要做這樣大的生意來補貼?

  他私底下這般大肆斂財,他到底要做什麽?

  這些線索擺在眼前,若是說蜀郡王沒有不臣之心,孝文帝絕對不信。

  偏偏蕭銳的政治敏感度極低,他壓根沒想過自己父王會有不臣之心,想要造反,而是真的覺得父王是在單純地做生意而已。

  他一開始對買馬之事支支吾吾,不敢直言,也隻是覺得買賣馬匹這個生意有些太過曖昧,會惹得孝文帝疑心罷了。

  殊不知,孝文帝就算真的對蜀郡王生了疑心,他也半點不冤枉,因為蜀郡王的的確確就是生了不臣之心。

  他這麽多年一直在暗中籌謀斂財,他身在汾陽,山高皇帝遠,孝文帝此前壓根就沒有注意過他。

  現在倒好,因為蕭銳,蜀郡王此前所做的所有努力,全都付諸東流了。

  退一萬步講,就算蜀郡王真的沒有半分不臣之心,真的如蕭銳所以為的那樣,就隻是做生意補貼家用,可孝文帝的疑心已起,本著寧可錯殺,不可錯過的原則,孝文帝也不會放過蜀郡王。

  蕭子愷震驚過後,心中又升起一股狂喜。

  蜀郡王所犯之罪越重,自己的功勞就越大。

  因為多虧了自己,才及時發現了蜀郡王的不臣之心,如若不然,蜀郡王身在山高水遠之地,誰會注意到他?

  等到他徹底做大,朝廷再想做什麽,就為時已晚了。

  蕭銳主動招供之後,還天真地以為孝文帝真的會饒過他們。

  “皇上,我什麽都說了,並且句句屬實,還請皇上能夠高抬貴手,放我回汾陽吧!”

  孝文帝聽到他這般天真的話,並沒有發火,反而意味不明地笑了笑。

  “朕一言九鼎,自然說到做到,不會為難於你。

  不過,你這是第一次來京城吧,既然來了,自然要好好玩玩,現在就回汾陽豈不可惜?”

  他說著,看向蕭子愷,“齊王,你這些天,便當個東道主,帶著世子到你的各處莊子好好休養玩樂一番,一定要把人招待好了。”

  孝文帝朝蕭子愷投去一記別有意味的眼神,蕭子愷心領神會。

  若是以為孝文帝真的要把這件事輕輕揭過去,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孝文帝隻不過就是隨手給了蕭銳一顆甜棗罷了。

  同時,他還有另一層深意,蕭銳失蹤,蜀郡王的人若是在京中暗處尋人打探消息,他們若是聽說蕭銳被下了大獄,必然會派人回汾陽向蜀郡王通風報信。

  若蜀郡王事先得了消息,生了警惕,孝文帝再派人前往汾陽,隻怕沒法抓個人贓並獲。

  蕭銳卻是真的以為自己逃過了一劫,不覺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沒了生死之憂,蕭銳便又想到了蕭子愷一開始對待他的態度,心中頓時生出強烈的不滿。

  隻是當著孝文帝的麵,他不敢過分表露。

  待離開了宣政殿,他看向蕭子愷的眼神這才帶上幾分得意與不善。

  “皇上明察秋毫,仁心仁德,我得以全身而退,讓齊王失望了。”

  蕭子愷看著他那副洋洋自得的樣子,心中升起一陣憐憫與嘲諷。

  能像他這樣傻得天真也不容易。

  蕭子愷懶得跟他開口多說什麽,隻是露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神色。

  蕭銳見他這副反應,隻覺得他一定是惱羞成怒了,這才一語不發,蕭銳也越發得意了起來。

  蕭子愷見他如此,隻在心中嗤笑一聲,蠢貨!

  孝文帝當即派人前往汾陽,把蜀郡王請入京,同時徹查蜀郡王的經營產業。

  如果蜀郡王不肯配合,格殺勿論。

  他不會給自己留半分隱患。

  同時,蕭子愷這邊派往關山馬場的人也及時地帶回了消息——他們抓到了蜀郡王的好幾名心腹。

  蕭子愷頓時大喜,當即就要對手下進行一番嘉獎。

  而他的手下也不敢隱瞞詳情,老老實實地交代,“殿下,這幾人其實並非屬下抓住,而是有神秘高人主動送到屬下跟前的。”

  蕭子愷聞言一愣,旋即又是一喜。

  “定是那位神秘高人!”

  除了那人,蕭子愷根本想不到還會有誰有這般的好本事。

  蕭子愷心中一陣激動興奮,對那位高人頓時生出了更加濃烈的興趣與期待。

  若是高人能到他的陣營,當他的謀臣,那他的奪嫡大業必將如虎添翼!

  隻是,他究竟怎樣才能讓那位神秘高人現身?

  目前他一直都是被動地接受著神秘高人給他帶來的各種情報,那萬一哪天這位神秘高人消失了呢?那他豈不是虧大發了?

  蕭子愷暗下決定,定要想方設法把那位高人找出來。

  他當即追問,“那位高人有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或是其他的線索?”

  他滿心期待,隻是手下的回答卻讓他失望了。

  手下搖頭,“對方來無影去無蹤,沒有留下任何線索。”

  蕭子愷心中失望一閃而過,不過,想到眼下那位高人給他們送來的現成的人證,蕭子愷方才的失望便很快被激動與振奮所取代。

  他這次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

  果然,這些關鍵人證的落網對給蜀郡王定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孝文帝對此大為滿意,他看向蕭子愷的眼神都充滿了讚賞。

  “老三,你這次做得很是不錯!若非是你,朕隻怕還要繼續被蜀郡王蒙在鼓裏,日後定要釀出大禍。”

  蕭子愷強壓著上揚的嘴角,麵上端出一派正經肅穆之色。

  “兒臣這次也是運氣好罷了。”

  頓了頓,蕭子愷又遲疑著道:“不過,父皇,兒臣還有一事,不知當稟不當稟。”

  孝文帝見此,便知道他要稟之事定然也非同小可,不然也不需要刻意拿出來到自己跟前提上一嘴。

  孝文帝當即便肅了神色,沉聲道:“有什麽事你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