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杖斃,以儆效尤
作者:林抒澤      更新:2020-12-14 22:07      字數:2343
  第31章:杖斃,以儆效尤

  朝霞似錦,鋪在普陀山上,叫那盎然的綠意都染上了一片金邊。

  奕風一邊伺候自家殿下更衣洗漱,一邊慢聲細語地跟殿下匯報昨夜普陀寺裏發生的熱鬧。

  蕭君離略顯蒼白的麵容上神情淡淡的,似對這故事不為所動。

  然而,他那深潭般的眸中卻是染上了一抹意味不明的興味。

  這位牧家大小姐當真是出人意料。

  “繼續盯著。”

  “是。”

  牧家眾人,早早就離開了普陀寺。

  一並帶走的,還有那位道宣僧人。

  他雖口口聲聲稱自己並不知情,把該交代的都已經交代了,但他做過的那些事,說過的那些話,都讓牧誌飛耿耿於懷。

  這麽一個無恥淫僧,若是還讓他在外逍遙,日後誰知道他會不會故技重施,又這般糟蹋汙蔑別人家的姑娘?

  便是普陀寺的住持也並不為他求情。

  若是真留這麽一個德行有虧之人在寺中,以後怕是無人再敢來普陀寺上香了。

  道宣一路連連求饒,都無濟於事,最後還是被送去了官府。

  交給官府之前,牧晚秋還狀似無意地提醒了一句。

  “此人心術不正,說不定還有其他前科,既已送去官府,不妨讓縣太爺好好審一審,將他的底細都挖個清楚幹淨。”

  前世,這個道宣被揪出來之時,可是翻出不少惡行。

  因為此事,普陀寺的香火終究還是受了影響。

  還是後來鶴軒居士的行蹤傳出,眾人才紛紛往普陀寺而去,隻為求神醫看診。

  鶴軒居士在普陀寺坐鎮了大半年,如此才把普陀寺的香火又重新養了起來。

  之後他便又遠遊去了。

  那道宣聽聞此言,渾身就是一顫,有些駭然地望向牧晚秋。

  因為牧晚秋的這一句話,道宣可謂是吃盡苦頭,但這些,也都是他罪有應得,也怪不著誰。

  雲珍沒有被送進官府,但這並不意味著她逃過了一劫。

  牧晚秋向牧誌飛討要了雲珍,說要自己親自處置。

  牧誌飛沒有拒絕。

  雲珍被領回了牧晚秋住的瑤光居。

  眾人隻見雲珍被五花大綁地捆進了院子,模樣十分狼狽,都駭了一大跳,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牧晚秋吩咐雲芷,“把所有人都叫來。”

  雲芷也很驚詫,但她知道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姑娘吩咐了,她便急忙去辦。

  很快,整個瑤光居的下人都聚在了小院的空地前。

  牧晚秋站在廊下,才十三歲的年紀,五官尚且帶著少女的稚嫩,身量也不算高。

  但今日的她,卻平白地多了一股難以言說的威壓與氣勢,叫人不敢直視。

  牧晚秋今天要做的,便是殺雞儆猴,自然要端出主人的款兒。

  她脆聲開口,“你們可知道,雲珍為何會被綁著帶回來?”

  眾人皆是搖頭。

  “因為她吃裏扒外,做了背主之事。

  她收了他人錢財,勾結歹人,意圖汙我清白,毀我名聲,幸被我識破,抓了個正著。”

  眾人聽到這話,都紛紛倒吸冷氣。

  雲珍可是姑娘平日裏最倚重的大丫鬟,平日裏姑娘待雲珍可是親厚至極。

  不想,雲珍竟然這般狼心狗肺,膽大妄為!

  雲珍被綁得結結實實,發髻淩亂,衣裳髒汙,臉上更是一片淚痕。

  她的嘴裏被塞了一塊布條,想要說話,卻隻能發出徒勞的“嗚嗚”之聲。

  牧晚秋望著她,眸光淩厲,不含半絲溫度。

  “我平日待她親如姐妹,她卻在我背後捅刀子。

  這樣的奴婢,我委實用不起,也不敢用。

  今日,我便當著你們的麵將她杖斃,以儆效尤。

  若他日,你們膽敢做出半絲背主忘義之事,下場與她一般無二!

  你們可明白了?”

  牧晚秋的聲音淩厲,霎時叫眾人精神一凜,心頭一駭,急忙開口,“奴婢明白!”

  雲珍嗚嗚地搖著頭,眼中有淚花閃爍,急切地望著牧晚秋。

  然而,牧晚秋卻並未再多看她一眼,徑直下令。

  “開始吧。”

  牧晚秋特意從牧誌飛那裏借了幾個小廝,他們得令,當即就把雲珍按在長凳上。

  不待雲珍繼續掙紮扭動,那板子就已經結結實實地落了下去。

  雲珍發出一聲聲悶悶的嗚咽聲,很快,便有血水滲了出來。

  雲珍的嗚咽聲越來越弱,最後,終於徹底不動了。

  她不過挨了二十板子,就斷了氣。

  院中眾人看著這一幕,都覺得背脊一陣陣發涼,心中更升起了一股子難以言說的駭人。

  今日的大姑娘與往日大不相同了。

  以往心思活泛的,喜歡偷奸耍滑的,此時都被駭住了,趕忙把那點子心思都收了起來。

  牧晚秋瞥了一眼那具血淋淋的屍體,淡聲,“抬出去吧。”

  牧晚秋掃了一眼神色肅穆的眾人,稍微緩和了語氣道:“你們也無需戰戰兢兢,隻需要本本分分,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不要生出不該有的念頭和想法,我便斷不會為難你們。”

  眾人都訥訥應下,牧晚秋這才把眾人遣散,讓她們該幹嘛幹嘛去了。

  而那頭,牧嫣然一回到府中就被禁足了。

  方氏想第一時間去看她,都被仆婦擋在了門外。

  她一時不覺有些慌亂。

  她正想給牧誌飛送些糕點去,順便打探一下情況。

  但很快,就有外院的嬤嬤來傳話,請方氏回自己的院子靜養,無事不要外出。

  方氏霎時如遭雷擊,心中的驚慌與後怕更加難以遏製。

  一定是出事了,而且還是出了大事,不然,她們母女不可能接連被禁足。

  方氏想到她們計劃的那樁事,心中更是一陣發涼。

  眼下的情形,除了是那件事敗露了,還能是因為什麽?

  可是,分明都已經計劃得好好的,怎麽會敗露?

  因為不知詳情,方氏便越發胡思亂想,越想越怕,越怕就越忍不住去想。

  方氏取下了頭上的一個簪子,塞進了那嬤嬤的手中,想要從她的嘴裏打探些許消息。

  就算打探不到普陀寺發生的事,至少可以打探一番牧誌飛的態度。

  這嬤嬤板著臉,東西沒收,隻不冷不熱地道:“姨娘且在院中好好休養吧,這也算是老爺給姨娘的福分。”

  她這般態度,已然很能說明問題了。

  必然是牧誌飛的態度堅決,這下人才會這般。

  方氏的一顆心,愈發狠狠地往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