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782一月建城
作者:逆風爬行物      更新:2020-12-14 21:59      字數:4186
  “唉!算了,就先湊合吧!隻要~隻要先預留出空間和接口,那剩下的全都暫時推後,等我想出其他的解決方案再說吧!”我無奈的看著這座新建的四層單元樓說道。

  這麽看來,費勁的設計出來的城市,或許還沒有商業街更顯得現代化一些啊!畢竟商業街的每間房子裏,不僅通了自來水,自帶下水道外加還通電了。而現在的四層單元房,也就隻是安置好了電線和下水道係統而已。就連自來水的管道,現在也隻能預留位置。然後讓住戶去樓下使用公共水龍頭……

  “算了!就先湊合吧!至少也比使用井水要進步一些。”我和工匠們合力研究了半天後,才決定隻能如此湊合了。

  畢竟現在長安城裏的百姓,除了井水外,就是去渭河挑水儲存在自家水缸裏來當做儲備水了。相比之下,這種一棟樓一個公共水龍頭的方式,已經算是進步很大了!

  另外,因為蒸汽機還有小型水利發電機的應用已經很成熟了。所以從新城旁邊的渭水用抽水機抽水,然後再在新城修建幾座水塔的事情,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話說我都沒有想到水塔這種更加方便的供水方式啊!

  原本我是準備直接讓抽水機不停的從渭水抽出水灌進自來水管道裏的。可是後來發現依靠單薄的抽水機,根本就做不到這麽大的動力,隻有水車帶動的發動機所供應的電壓,根本就讓抽水機無法產生太大的水壓。別說覆蓋整座城市地下的水管了,就算是我們實驗蓋出來的四層樓這裏的水壓都很難達到標準。

  還是魯班門的工匠提出了‘水塔’的概念後,我才驚訝的發現這個時代的聰明人還真的不少啊……

  話說水塔這玩意,後世幾乎已經不常見了。可是這種構造簡單,卻能輕易就讓底下管道裏的水壓達到可以讓水龍頭流出自來水的能力,還是十分實用的啊!

  不過我雖然再看到魯班門工匠提出水塔的這個建議後,卻在商場裏完全找不到相關的介紹和製作方案。為此,我隻能讓工匠們合力自行嚐試了。

  還好這玩意構造原理簡單,隻要在高塔上安裝一個水箱,然後抽水進去後,就能依靠自然的壓力給下麵連接的自來水管道加水壓了。

  唯一遺憾的就是工匠們嚐試了好幾次,發現每一座也就四層樓高的水塔,也就隻能保障周圍一段距離的管道內水壓正常,所以我們重新更改新城市的設計圖後,才決定隻建造少量的水塔,剩下的就依靠每棟住宅樓的樓頂上安裝水箱來解決附近的水壓問題了。而且重新更改管道後,隻需要在沿河地帶多修建幾座水塔,就能解決整個新城的供水問題。

  哦對了!自來水管道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所以工匠們出了個主意,用類似下水道的陶管,來當做地下的自來水管道,那就能解決不少問題。畢竟這種地下陶管的技術,還有密封性的問題早就被古代的工匠解決了。到時候需要安裝水龍頭的地方,隻要用一根足夠長的鐵管插到地下的管道上,在把陶管和鐵管連接處密封好就行了。

  這還真是一個好主意,雖然工部送來的鑄鐵水管因為鑄造並沒有使用精準的模具的緣故,讓各個水管的大小粗細都不同,所以無法互相連接起來,然後送到居民樓裏當做自來水管道使用。可是這些管道不管是數量還是長度,卻足夠用來在地麵上連接出一個自來水龍頭的位置了。

  經過多次試驗後,我才發現這個方法不僅不漏水,而且地下的陶管還更加耐用和防止流水的腐蝕。哦對了,現在我才發現,原來古代工匠在陶管之間的連接處除了做出特殊處理外,竟然刷一層防水的膠上去。管道直接的連接處也刷上了這種膠水來固定。

  後來我才得知這個看上去像是膠水,但是塗抹上卻粘性十足還能防水的‘膠水’竟然是一種用海魚製作的魚膠~聽說還是古代的造船工匠先發現的這種膠水。又結實又防水的。不管是用在木船底部防水防腐蝕,還是用在地下陶管的連接處用來防水。這效果簡直就是極其管用啊!我都開始懷疑這麽好用的膠,為什麽在後世卻完全沒有人聽說過啊!

  自來水還有管道和下水道的事情算是解決了,可是用在實驗的那座四層樓房裏的電線,又出現問題了。竟然是因為電壓和電線自身的消耗,導致發電機送來的電力,在使用的時候極其的不穩定。不是讓燈泡直接燒了,就是電壓太低讓電燈根本就不亮……話說我在這個城市設計電線後,給居民們唯一可以使用電力的地方,也就隻有照明電燈和未來的路燈了……

  又在實驗區域嚐試了好幾次都完美後,新城裏有關自來水和下水道的事情算是完美解決了。而且我決定先給每家每戶都安裝上下水道和抽水馬桶,雖然現在隻能從外麵的公共水龍頭接水上去,但是用在抽水馬桶裏也算差不多了。哦對了。整個樓房的下水道,全部都是陶管製作的。還在每家都預留了自來水管道的位置後,又安排學院裏數學方麵少數幾個天才去工部的鑄造管道的作坊內幫忙設計。

  我估計隻要那些數學天才足夠認真的話,那麽生產出來的鑄造鐵管遲早也會合格的。到時候再給新城更換上就行。

  水的問題解決後,我開始研究電力的問題了。這也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電壓不足,還不穩定。所以我的讓學院的研究人員繼續研究電力學方麵的知識的同時,也開始找尋解決方案了。

  我特意翻找了一下商場裏的書籍後,才知道了這個電力問題,竟然也和水力問題相似,都是需要一座中繼設置來增加電壓的問題。水力的水壓可以依靠水塔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可是電力問題卻不相同,至少我翻書後,才發現後世的電網電線和家庭用電之間,還隔著一個叫做變壓器的設置。而且從發電廠製作出來的電流,還得由我暫時定下的220伏的電壓,而中繼的問題,卻毫無解決方案。我現在才會想起來,從發電站出來的電壓應該都是工業電壓的標準吧!也就是後世普通人說的高壓線。

  而中繼站就是由變壓器和各種還沒有發明出來的設備以及純粹電量的設施。其中儲存電能的儲電設施倒是在我大致講解了原理後,發現這玩意以現在的科技水平,根本就做不出來的。不過變壓器的降壓方麵卻容易就解決了。可升壓卻需要一種叫做電容的電子元件才行。所以在小城裏也隻留下一座已經設計好了的發電站,剩下的電力缺口,就暫由工匠們流出足夠的場地後,等科技再度進步後在建設新的電廠吧……現在暫時還是使用大量的水力發電機來分段供應新城市各區之間的用電問題。

  反正新城市也就隻有每家每戶的電燈和馬路上的路燈需要供電了。隻要用了我從商場拿出來的節能燈後,這用電的功率可是非常的低廉啊!一座水力發電機足夠一棟樓外加一小片路燈的供電……

  為此,新城市裏除了留下三個未來發電廠的地基地盤後,也就隻在城東建設了一座蒸汽機供電的發電廠。畢竟我認為有了明確目標後,學院應該可以很快就研究出解決方案吧!

  另外,高壓電線的問題也需要解決~可惜沒有橡膠樹的蹤跡,這玩意根本就無法開始研究。

  城市裏所需的電線杆倒是已經由工部帶人製作了足夠布遍全城的了……

  再度更改了畫好的設計圖,所以我把新城的位置都轉移了。直接由內地地區,改成依靠著渭水河的地區了。而且設計圖上我還讓人再次在渭水上挖了一個分流的水道出來。然後然工匠們再度在水道上修建了足夠多的水力發電機。

  感覺沒啥問題後,我這才把修改了好幾次的圖紙上交給了朝廷方麵去研究去了。而我則是去工部驗收他們製作的建材去了。水泥和木質的電線杆,還有水泥預製板和大量的青磚都準備完畢。我利用商場來儲存,然後把建材都轉移到工地上後。朝廷方麵的回複也來了。

  朝廷經過了好幾天朝會的研究後,一致認同了我所畫的新城的設計草圖。隻不過他們提出了幾項要求而已。首先是我忘記在這座新城裏規劃衙門的位置了。另外就是皇帝竟然提議在這個新城裏,還需要修建一座‘離宮’才行。看起來皇帝陛下也十分向往新城未來的模樣了。

  圖紙完畢,預計新城的地皮也清理幹淨了,民夫工匠還有朝廷發派來的苦力工人也陸陸續續到到了新城的工地上,再加上匯合而來的工匠還有學院的人都跑來參觀後。對於新城的建設就徹底開始了。隻是當足夠多的人手足夠多的工匠還有早就準備好的建材做補給品的話,我震驚的發現工匠和民夫們竟然開始玩命的工作了起來。看起來朝廷方麵的話還真的聽啊!

  很快一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在足夠多的工匠支持下,還有足夠多的人手後,我設計的這座新城市,也就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就修建完畢。當我好奇的過來驗收的時候,我才發現朝廷方麵早就派人來把剛剛完工的縣衙給占滿了位置。甚至還在新城裏預定了一個足夠大的空間。然後搬了一座軍營過來啊!

  這麽看的話,朝廷方麵對於這座小城的關心程度還真的非常的厲害啊!

  更讓我驚訝的是當我時隔一段時間返回工地想要查看一下進度的時候,我~我竟然看到一座以四層樓為主體的,還有各種公共設施和遍布整座小城的寬廣水泥路,竟然全都完工了?

  話說一個月建築了一座小城?這還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啊!

  而且我漫步在新城之間,才發現全是四層樓的話,還真的是解決了一部分人的住宿問題,畢竟四層樓要比平房能多住更多的人。而且新城裏的主幹道和各坊之間的路,不僅寬敞,而且路況還特別好。

  所以當我看到一月的時間就平地而起了一座鋼筋水泥的城市後,整個人都是懵逼狀態啊!後世都沒有這麽快的速度吧!不過這也歸功於朝廷派來了足夠多的工人和工匠啊!看上去,還真是以舉國之力來修建小城的。

  一月建成一座城市?還真的是嚇死人的速度啊!

  為此,我還特意請示了朝廷方麵,想因此給這座新城起名叫做‘一月城’!

  不過被朝廷駁回了。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是皇帝陛下也一直注視著這座小城的建設進度。所以他早就給新城市起了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白玉城”!後來我才知道皇帝陛下可是要經常來這裏的‘行宮’休息的。

  反正這座新城市地址,也就和長安城相隔不足百裏的距離。

  至於為什麽要叫‘白玉城’的原因,聽說這是為了紀念我的出身的門派白玉京而特意起的名!這才讓我看出來,這陛下早就看上新城了吧!

  當然了,這一月建城後其實還有不少事沒有完成。

  至少自來水的問題也就隻能依靠每座樓下的自來水水管來湊合著用了,而電壓問題也暫時擱置了起來。

  不過城市裏的房屋的歸屬問題,又到了麻煩的地方了。聽說陛下想要直接從遠方的危險地區,把這裏居住的村民都遷徙到長安城,再有長安城登記造冊後,就能輕鬆的把城裏的房屋全都沾滿。

  但是這個方案直接就被朝廷方麵的人都拒絕了,原來他們都想在新城裏購置一座四層小樓當做自家別院來使用。這麽看的話,還真是有很多人都想住進這座一個月就建設完工的小城裏了。

  “嗬嗬!這樣的話還是不夠啊!要想把城市的房屋都占滿。那還得看我的絕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