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梧心篇 宮闈事
作者:遂寞成殤      更新:2021-06-06 22:49      字數:2183
  再次踏入宮門,不日前暴動過後的痕跡猶存。

  綻裂的玉石板,傾圮的宮牆,倒塌的石峰,折墜的青枝,還有殘留的點點殷紅。

  每每念及那夜巫彭耗損自身命脈以逆天道,為越族衝破了師籟帝君的界封陣,深切的憂慮便如海潮般湧蕩而來,莫大的重負甚至足以壓垮上古力士。

  縱然一向是心境冷定如冰如霜,麵對這足以逆轉九州大勢的變故也不免隱生不安。

  本便因積壓過多的事務情緒不舒,所以在諦寰殿內被楊常侍叫住隨之入宮後,冷峻的麵色便愈顯沉鬱冷凝。

  “宸殿下請隨老奴來,帝君他正在合鸞殿候著呢。今日老奴來諦寰殿朝議前,帝君他特意囑咐老奴要將宸殿下帶去見他呢……”

  入了宮門,楊常侍本就欣悅的麵色更是掩不住暢喜。

  畢竟,這麽多年來,這幾乎是帝君首次主動地要做些與修道無關的事,更別說還是這等父子親近的天倫樂事了。這,幾乎可謂是聆啼台多少年不曾有過的大喜事啊……

  楊常侍一派欣慰自足的樣子,但師華宸聞言卻是神色一滯,轉而變得霜華盡染,就連那素來行矩有度的步距也是緩緩縮減著,直至最後停下。

  走在前頭的楊常侍猶自沉浸在帝君終於願與帝子交流親近的喜悅中,又向前走了好一段,才貌似在某個不經意的向後一瞥時,發現身後跟著的人不知於何時再度駐足不前。

  麵白無須的臉不由一凝,嘴角的笑意也隨之收斂。

  居於深宮多年的老奴自是極察人心的,一瞧見了師華宸那堪稱冰寒冷漠的神色,便瞬間有些明悟了他的想法。

  楊常侍不由露出無奈而尷尬的表情,在原地頓了頓,才又緊趕幾步到了師華宸跟前,心下無法,隻得故作不解地道:“宸殿下,您怎的停住了?可是忘了合鸞殿在哪兒了?沒關係,您隨老奴來,老奴這便帶殿下過去……”

  連連躬身告罪,楊常侍便要將這小插曲囫圇過去,但冰碴般丟下的話語卻並不願將此事輕易揭過:“為何是在合鸞殿?帝君不是一直都居於重元殿?就算一時修繕不及,也有乾坤殿可住才對。”

  幾乎是直白地道出了不滿和抵觸,楊常侍強作的笑顏頓時隻剩下苦澀。滯了許久,方才無奈道:“殿下,老奴知道您可能還在怪罪帝君,介懷於他將您送出了聆啼台,還一度逼走了帝後……但……您二位畢竟還是父子,有什麽事,是父子之間不能說清的呢……”

  資曆極老的宮侍算是見證了當今帝家的數十年家事了。

  一日日伴著今上從一位帝子步入朝殿,又從朝殿踏上了雲陛之上的至高禦座。看著帝君迎娶蘇家長女立之為後,又看著眼前這位殿下出生,是怎樣被帝後嗬護養育,又是怎樣被帝君牽著走出了聆啼台。伺候著帝君從初登帝位時百般嫌棄地宵衣旰食,忽然又變得沉溺道術,冷落政務,甚至連發妻親子都棄之不顧,晝夜無常地過了這十數年。以至於到了今日,帝後誓不出天樂殿,帝子連見都不願見他一麵。

  說來,那作為帝後寢殿的合鸞殿,自帝子出宮,帝後遷離之後,帝君也是有十五年不曾去過了吧……

  憶起宮廷往事,楊常侍不禁唏噓不已,再轉眼看去,師華宸的麵色卻依舊冷淡:“楊公公說笑了,我現在隻是一個宗族祭祀禮職之人、宗禮台的祭朝監、師氏的守靈人。帝君與我,不過君臣。與帝君為父子者,乃是師承嗣,他才是現今建蒼的帝子。”

  直言不諱的言辭直接噎住了話語,楊常侍啞然無聲地看著師華宸,一時之間竟找不出應答之辭。

  冷麵無情地直視著正前方,沒有去看楊常侍的表情。

  心下情緒莫名的激蕩,視線禁不住地偏移向某處,好半晌才意識到。那,即是合鸞殿的方向,他兒時生長到五歲的地方。記憶的最深處,那最破碎得不堪撿拾的片段所應歸屬之地。

  一切都已變得模糊,再難清晰地複原出一點畫麵。

  現下心念觸及,也不過是些稀淡如山間清風般的感覺。

  曠大的玉磚地,輕柔撩人的紗帷,溫軟的懷抱,淡去顏色氣息的花草,零碎不成篇的曲調……

  以及,偶爾出現的,寬大厚實的手……

  冰雕似的俊顏像是被春陽溫融,透著疏漠涼淡的線條有一瞬的朦朧。像是夢境幽淵之地,方才存在的可能。

  但,他知道,一切都是虛幻而荒誕、已然逝去的不可複拾的鏡花水月。如今,他的心早已在十五年的風霜中凝封,內裏僅剩天下職責而已。唯一能觸動心扉的,也就隻有某個,以溫柔熨帖了涼漠之心的身影。

  而現在,凰影已逝,再無可期,天下勢危,生民惟心。

  墨色幽瞳中漾起的漣漪終究是淡去了,複歸終年不改的冷定冰厲。

  “楊公公,勞煩你繼續帶路了。”

  忽爾便轉變了態度,讓猶自苦思著該怎樣說服他前去見帝君一麵的楊常侍一愣,繼而連聲應是:“是是,殿下您能想開便好,老奴知道您對帝君心含怨氣,但帝君他這些年又何嚐不是……”

  “楊公公,帝君既然肯主動召見,想來也不是為了小事,其餘的話便不必說了。”

  見自己的話被打斷,楊常侍也不敢怠慢,忙止住了話頭,複又在前引路。

  “總之,殿下願見帝君便好。您跟著老奴便是,合鸞殿就在不遠了。”

  重新起步後,不止是師華宸靜默不語,連楊常侍都噤了聲,像是生怕自己再說了什麽引致他翻悔一般,隻顧著埋頭帶路,腳下的步子也在有意無意間加急了幾分。

  越過座座或缺或好的宮殿,轉過兩個宮角小園,位於這聆啼台內宮正中的合鸞殿便近在眼前。

  熟悉的景象兀地將腦海深處的淺色記憶翻出,一分分重新漂染上其原本的顏色。

  鵝黃清淺的殿牆,朱紫輝煌的殿門,高懸的匾額上,“合鸞殿”三個大字如鳳鳥翩躚,淺淡的草木之氣幽然滲出,甚至還似聽到了回溯自十數年前的細弱琴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