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天意授
作者:遂寞成殤      更新:2020-12-14 20:50      字數:3679
  “原來如此,看來那些流雲霜礦,確實是錦家從北冥狄族手中得到的啊。這樣一來,朔方城與狄族勾結的可能性便大大提高,並非妄測了。”

  像是等著雷廷昌的回應一般,大司貨當即便拋下這句,狄族與錦家之間某些不為人知的關係似乎也被其徹底綁死。

  乍聞此言,殿內又是一陣蜂鳴。一直不曾言語的蘇賢儒皺了皺眉頭,卻並沒有多說什麽。

  雷廷昌的眼角微不可覺地跳了下,再又很快地恢複了常態。

  即便並不曾對朝政經手過多,但他戴著尊司空的名號已有多年,對官場傾軋也總歸或多或少地有所耳聞。雷廷昌已是明白,這是一場顯而易見的構害,可他卻無力做出什麽,也無心再去為錦家辯解。

  此刻再開口,無論解釋什麽,都意味著他先前的話一無可信。那樣,反而可能會引火燒身,白白連累了雷家。盡管心有所憾,但他身上還背負著闔族的性命。錦家,說到底,也隻是能助雷家將工家技藝更進一步的渠道罷了……

  “司貨大人所言未必沒有道理啊,錦家確實可能存在這種心思。”

  “不錯,一個以商道起家的家族,竟還膽大包天地掌控了連江漕運,其不臣之心簡直昭然若揭!”

  “我看錦家那朔方城或許就是與外族勾結之地,說不定,他們早便暗中豢養私兵,圖謀不軌了。”

  “是啊是啊……”

  零零散散的聲音雖少,卻極具規模。

  或許是出於同盟共利,或許是出於巴結討好,或許是出於私心,又或許僅僅是因為嫉妒,在場的百官之中,竟然有不少人讚同大司貨的想法,試圖將錦家釘死在叛國重罪上。

  朝中對錦家的不滿由來已久,這些不滿可能隻不過是源於自家產業因為錦家商會的存在而被打壓得不成氣候,但長年累月積攢的怨氣卻足以將山河吞沒,更何況是根基不深的商業世家?

  “稟帝君,臣以為,有關朔方城勾結狄族之事還需仔細調查,不可貿然定論……”

  麵對這群情激憤之狀,即便是剛直不阿的大司寇,也不可能頂得住與百官為敵的壓力,他唯有再勉強說出這一句。

  但是,取得支持的大司貨儼然是誌在必得,不緊不慢的話語徹底擊潰了大司寇最後的堅持:

  “司寇大人,通敵叛國之罪可並非小事,處置也決容不得拖延。萬一使錦家有了充足的時間防備,可就貽害無窮了。況且,錦家侵奪連江之權,對我朝之挑釁已然深極。拿下他們,也是揚我朝威,乃是再正確不過的事。”

  諦寰殿陷入了短暫的靜默,站於最先的蘇賢儒終是一聲似有若無的輕歎,向雲陛之上昏昏欲睡的人揖道:“帝君,對於朔方之事,您看該如何決斷?”

  禦座之上半晌無聲,侍立一旁的楊常侍微露尷尬之色,隻得小心翼翼地上前輕推了推被等候著做出回答的人。

  “帝君,您醒醒,各位大人們在等您的話呢……”

  支頤閉目的人悠然轉醒,不滿地看著身邊的近侍,聽他又低聲重複了一遍,這才抬眼看向雲陛之下的百官眾臣,隨意地揮了手:“啊,這事呀?諸卿都說說,你們覺得該如何處置?哪個方式讚同的人多,便哪般處置吧。”

  “請帝君下旨,定錦家通敵叛國之罪,抄家滅門,以絕其患。”

  大司貨第一個長揖到底,聲洪如鍾。

  “請帝君下旨,定錦家通敵叛國之罪,抄家滅門,以絕其患。”

  百官紛紛隨之拜倒,一時之間,整個諦寰殿聲浪如潮,除了寥寥數人外,幾乎所有人盡數俯首。

  其勢不可違。

  蘇賢儒無言揖下;大司空瞥了一眼沒有動作的雷廷榮,也跟著下拜;幾息過後,雷廷榮緩緩躬身。

  大司寇僵硬著麵色,艱難地向雲陛之上遙遙拱手,默然地低下了頭。

  “既然諸卿都這麽說,那就抄了錦家吧。”

  隨著禦座之上帝君隨意的話語響起,諦寰殿外,一聲震天驚雷刹那劈落人間。

  世界似乎霎時昏暗了一瞬,接著又重新亮起。變化之疾,幾乎教每個人都錯以為自己看花了眼。帝都之中,萬民仰首,俱是驚異無比地張望著那彈指縱逝的詭異天象。

  一直閉目打坐的天師似乎在那一刻微微睜開了眼瞳。

  帝都之側,茫茫的梧桐林中猝然震顫。幾息之後,一道朱墨之色的幻影驀然閃過,兀地顯現於諦寰殿門之外。

  禮服襲身的老者緩緩踱進,沿著大殿正中的玉石板自分列兩側的百官之間行過。

  在場百官看到老者出現後,無一不是神色肅穆,即便是蘇賢儒、雷廷榮乃至師昭治都莫不如是,就連那禦座之上那率性無常的帝君見到他的出現,似乎都坐直了幾分。

  朱墨色的身影一直走到百官之前,停在了雲陛近處,與年輕的天師等列。老者以眼角的餘光淡瞥其一眼,接著便看向坐直前傾的帝君。

  “大宗祭忽然出現,可是有何要事?”

  “帝君,宗禮台的祭鍾響了。”

  平平無奇的話語讓所有人皆倒吸一口涼氣,驚異不息。

  “就在適才那道驚雷之後,夜幕驟降。我看到凰影長遷,命盤偏移。帝君,這裏發生了什麽?”

  老者滄桑的聲音淡淡,卻足以掀起最猛烈的驚瀾,百官之中有不少人微變了顏色,不禁麵麵相覷,大殿一時陷入沉默。蘇賢儒深蹙眉頭,遲疑幾息後,便將剛才這諦寰殿內發生的事都簡略敘出。老者默然地聽完,半晌無言。

  “帝君,神凰變易,建蒼國運或衰。老朽在此相勸,您莫要壞德致災。若是惹得神凰厭棄,建蒼不但未得其佑,反而國之將傾……”

  對帝君如此毫不忌諱的斥責之語,也唯有身為大宗祭的老者能說出來了。

  其餘的聽者雖驚,卻並不會感到不妥,反倒是老者話語中所可能蘊藏的另一層意思更值得他們深思……

  “那大宗祭的意思是,我不該下令抄了錦家嘍?”

  禦座上的人並未因老者的話而氣惱,隻是百無聊賴地隨口問道。好像,錦家這個龐然大物的存亡,在他眼中不過是掌握一隻雲雀的生死一般簡單無謂。

  “老朽隻是建議,帝君自可另行決斷。”

  地位尊崇的老者少見地向禦座上的人致禮,這讓其也沒了繼續堅持先前決定的念頭。

  “既然大宗祭都這麽說了,那我就給你個麵子……”

  滿不在乎地擺擺手,正準備收回前言,但話還未說至一半,一道高遠縹緲的聲音卻忽而響起:“天道有常,無可擅改。星象既變,事遂方休。如有逆違,傾覆難避。”

  天意般威嚴的話語讓眾人皆是不由看向了聲音的源頭,那張寬榻之上,沉默不語的年輕天師終於睜開了雙目,眼中似有不可違抗的神光流轉。

  老者停了停,微微佝僂的身影緩緩轉向他,滄桑曆世的眼眯起,透出一分罕見的凜冽。

  “天師欲插手國事?”

  “妄圖逆轉天道,亦為不智。”

  兩個超脫凡俗的人各自淡淡地向對方遞出一句,一時竟無一人能言語。

  端坐雲陛之上的人看著久久對望不語的兩人,不禁擰了擰眉,輕咳一聲道:“不知天師對此事是如何看待?可否言道一二,好叫我做出決斷?”

  雲陛之上的聲音打破了場中的沉靜。

  年輕的天師聞言,拂塵收撇,緩緩起身離榻,抬目看向禦座上的人:“帝君不是對道法尚有所惑?本道有一言相贈。”

  帝君頓時神色恭謹了些,難得有了幾分莊重。

  “還請天師指點迷津。”

  “求道之人,惟需謹記,天道自然,順遂本意便好。”

  話音落下,那個縹緲若仙之人已然化形逝影。

  老者對著空無一人的寬榻住了片刻,再看向雲陛之上時,卻見那禦座上的人已然恢複了一貫的隨性。心不禁沉落,深知帝君性情的他,知道某些事已是無法挽回。

  他唯有留下一句:“老朽的建議,還望帝君能夠聽取。萬事留一線,莫待因果報,您好自為之……”

  隨著兩位不入凡塵之人的離來,諦寰殿內盈溢的壓力也渙然釋去,一些心思活絡的百官都開始忍不住私語。

  “大宗祭的話是什麽意思?莫不是那錦家與神凰有所關聯?”

  “上年雲凰現世,聽聞錦家似乎確實牽涉其中……”

  “莫非先前那天象異變,果真是神凰為錦家鳴不平?”

  “誰知道呢?但傳說神凰庇護的可是皇室宗族,或許隻是搞錯了……”

  “難說……”

  陛下的竊竊私語讓本便對朝會厭棄的帝君更顯不快,現在天師先一步離開了,他也沒有了再留在這裏的必要。

  “那這錦家,便就抄了吧,諸卿有什麽說法,再自行商議去吧。”

  禦座上的人早便站起了身,隨著此言道盡,他與楊常侍的身影也消失在了重重帷帳之後……

  沉鬱滿懷地回到帝都的居所,雷廷昌一步步慢慢走到太師椅前,徹底地癱坐下來。雙顳隱隱發突,不禁閉目扶額,心緒繁複。

  “你該幫錦家一把。”

  空乏虛幻的聲音毫無征兆地響起,他猝然睜眼,驚怖地環視著室內,卻發現不了聲音響起之處。

  “你是誰?”

  雷廷昌警惕地環顧,極力地試圖找到聲源。

  “錦家可以被抄,但不能被滅了族。”

  “你到底是誰?”

  語氣不自覺地加重了幾分,可心中的慌亂也同樣更深。

  “你得保下他們的命。”

  接連傳響的聲音終於還是暴露了蹤跡,雷廷昌循著感覺立到了一個書架之前,盯著某處的眼中已是布滿了難以置信的驚詫,仿佛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抬手在數處按觸了幾下,機構之聲隨之響起,嚴絲合縫的木板竟凸出了一塊,顯露出藏在暗格之中的物什。

  那是一枚銀色星印,流動著璀璨的輝光。

  “找到那‘神凰’吧,這是唯一的籌碼。”

  最後一聲落下,寂靜的室內再無動靜,雷廷昌怔忡地盯著那枚星印許久。

  “這東西,怎麽可能……”

  被握緊的星印輝光不減,持著它的人陷入了長久的沉思,眼底有著最深沉複雜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