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戚家人的請求
作者:江小魚      更新:2020-12-14 20:47      字數:2236
  鹹陽城。

  贏麟心情不錯。

  外部壓力始終巨大。

  大秦內部卻在逐漸轉好。

  張良終於同意幫贏麟做點事情了。

  他對贏麟的誌向、為人、作風都有了較高程度的認可,不枉整天把鹹魚客卿帶在身邊,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啊!

  張良本人思想其實還是比較開明的。

  另一個時空中,劉邦建立漢帝國以後,決定效仿秦製取消分封時,朝中一大堆守舊大臣跳出來反對,張良卻並不在其中之列。

  這說明。

  張良本質上。

  其實並不排斥華夏統一。

  他之所以針對大秦純粹是對大秦律法不滿,以及身為一位han國貴族、han國名士天生的敵對立場罷了。

  贏麟的出現。

  讓他以及意識到自己的狹隘。

  此刻複國的執念已經不這麽強了。

  張良也很清楚。

  han國亡了就是亡了。

  與其他諸侯國相比。

  han國實在是太弱太小。

  複國成功概率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又何必逆天而行,讓天下百姓為之受累呢?

  張良考察天下英雄最初認為,最有可能成氣候的就是項羽劉邦,其中項羽能打天下而不能治天下,劉邦盡管身上有諸多缺點,卻是諸侯中唯一能成就天下共主之人。

  可是與贏麟相比。

  劉邦終究還是遠遠不如。

  如果贏麟能給這個世界帶來和平,如果贏麟能給天下百姓帶來福祉,如果贏麟能使華夏族繁榮富強、且更有尊嚴。

  那麽。

  一個國號而已。

  真的有這麽重要嗎?

  張良抱著這樣反思與心態。

  他已經開始幫忙做一些政務方麵的事了。

  雖暫時沒有參與謀軍謀國的大事,但贏麟相信這一天不會太遠的,隻要再給這位當代最強謀聖一點時間,他肯定會融入了自己的團隊。

  贏麟命子嬰與張良推行改革之事。

  先期將刪減一些過於嚴苛的刑罰、過重的賦稅。

  大秦賦稅之重是空前絕後的,大秦的法律之嚴苛也是空前絕後的。

  舉例來說。

  在街道上隨便丟垃圾。

  這在後世看來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秦法中卻明確寫道:“棄灰於道者棄市”。

  “灰”是指垃圾。

  “道”是指道路。

  “棄市”是指在人眾集聚的鬧市,當眾對犯人執行死刑。

  簡單來講。

  你穿越到大秦。

  你敢在大街上亂丟垃圾。

  那麽很有可能是要被抓到鬧市殺頭的!

  此外秦法還有規定:“誹謗者滅族,偶語者棄市。”

  誰私下妄議秦政,依律將會被滅殺全族,三五人聚眾在一起密談,不管說的是什麽,參與者都要棄市殺頭,而類似這樣的嚴酷法律還有很多。

  這也是為什麽。

  另一個時空,劉邦入關以後,與百姓約法三章,能夠迅速聚攏民心。約法三章十分荒謬漏洞百出,卻簡單粗暴的將繁瑣嚴酷秦法打破,極大的收割了民心。

  後人看來。

  秦律確實嚴苛至極。

  不過不能光以後世眼光來看。

  秦始皇持續高壓政策是要壓製分封製複辟勢力。

  畢竟周朝分封製延續八百多年,大秦統一天下以後,複辟勢力是很頑強的,不高壓必然反彈。

  焚書坑儒。

  不管這件事真假。

  但秦始皇討厭與儒生。

  基本上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先秦儒家是封建製的堅定支持者。

  始皇帝的鐵血手腕。

  始皇帝推行的一切政策。

  說到底都是為了保持帝國穩定與華夏統一。

  當世來看或有些過於霸道無情,但將時間尺度拉長,後人就會明白“書同文、車同軌”,對民族帶來的好處,曆史變革中,短期的陣痛,總會無法避免。

  十五年了。

  大秦帝國鎮壓華夏十五年。

  最頑固的老一輩人已經死去。

  華夏的新生代對周製並不熟悉。

  所以高壓政策是可以漸漸鬆綁的。

  此刻。

  天下大亂。

  就是複辟勢力的最後反撲。

  大秦的貴族也死的死叛的叛。

  這時改革內部阻力是最小的,又能迅速聚攏關內外百姓的民心,最後將六國舊貴族掃平,複辟勢力就會徹底平息,天下必然徹底回歸太平!

  贏麟相信。

  此亂過後。

  大秦會浴火重生。

  華夏世界會脫胎換骨。

  宦官韓談道:“陛下,戚腮求見。”

  自從贏麟饒戚腮一家性命以後,戚腮算是徹底擺正態度,雖然才華平平、能力比較普通,但對皇帝陛下,已是忠心耿耿,做事也兢兢業業。

  此番。

  他是來匯報隴西賑災最新進度的。

  贏麟仔細聽完:“做的不錯,繼續保持。”

  戚腮又俯首說道:“臣還有一事,小女懿兒已經做好準備,還請陛下可以批準入宮。”

  差點忘記了。

  前一段時間。

  贏麟批準戚懿入宮的事。

  這並不是贏麟的要求,他現在內外忙不過來,哪有心情招募宮女、擴張後宮?全是戚家為表忠心之舉,主動懇求讓戚小姐成為宮女。

  “戚懿何在?”

  “正在殿外。”

  “讓她進來吧。”

  戚懿走進鹹陽宮。

  與丹水初次見麵不同。

  戚懿此刻一身樸素卻得體的女裝。

  她經過精心的梳理打扮,讓本就極其出眾的容顏,變得更加光彩照人,自幼熱愛舞蹈的關係,身材曲線堪稱完美,隻從審美角度來看,沒有什麽好挑剔的。

  哪怕丟進六國宮。

  她也是最醒目的一小撮。

  “朕問你,入宮之事,可是自願?你如實回答,無需有顧慮!”

  戚懿臉頰泛紅。

  一顆心砰砰直跳。

  幾乎想都沒想回答說。

  “民女仰慕陛下天威,自願為奴為仆,此生服侍陛下,絕無他想,絕非強迫。”

  贏麟點頭道:“賊患未平,天下未定,朕是不便納妃的,但可以破例封你為少使,從此負責六國宮出納審查之事,隻要好好表現,朕不會虧待與你。”

  “謝陛下!”

  戚腮父女大喜。

  兩人同時跪下叩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