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天下叛亂根本原因
作者:江小魚      更新:2020-12-14 20:47      字數:2264
  黑冰台。

  今後直接對皇帝匯報工作。

  即使是子嬰、薑尚也難以知情。

  為防止外人通過蛛絲馬跡刺探黑冰台的規模。

  贏麟自掏腰包負擔黑冰台所需所以資金、物資消耗、各方成本。

  不走國家財政。

  就不會留下可查記錄。

  外人很難知道黑冰台到底有多少人。

  贏麟擁有孟嚐君的遺產,手裏還有大把黃金、奇珍、數萬戶封邑。

  這些都是贏麟的個人私產,未來類似的私產,還會越來越多,隻是維持一個黑冰台,沒有太大的壓力。

  …………

  翌日。

  清晨。

  鹹陽宮內。

  子嬰前來奏報:“隴西旱災已經得到緩解,如今雖然叛軍壓境,但有陛下坐鎮鹹陽,關內百姓秩序如常,沒有發生太大的動亂,各地青壯踴躍參軍,募兵數量迅速增加!”

  不錯!

  好消息。

  秦地人心。

  百姓民心。

  正在漸漸恢複。

  秦地畢竟不比山東六國,秦人數百年建立起來的身份認同,比山東六國人對舊國身份認同感還要強烈,如果不是胡亥這個蠢貨太無能,也不至於會讓局麵演變成這樣。

  哪怕庸主上位。

  山東六國即使叛亂。

  最壞結果也不過是帝國變王國。

  絕不會像現在這樣險些淪落二世而亡。

  子嬰呈上來一份竹簡:“這是關內最新農稅明細,請陛下過目!”

  贏麟掃一眼。

  立刻眉頭緊皺。

  “陛下是對農稅數目不滿?”

  “不,朕隻是覺得,當今天下百姓的日子,未免也太辛苦了一些。”

  這個賦稅問題。

  可以稍做一下橫向對比。

  唐宋元明清。

  五個主要朝代。

  每一個朝代賦稅比例都在7%。

  甚至有幾個朝代農業賦稅低於7%。

  兩漢的稅收大約是8%。

  大秦是多少?

  66%!

  是的。

  沒有看錯。

  大秦賦稅是66%!

  農民一年所得三分之二需要上繳國家。

  如果繳不齊怎麽辦?

  那就隻能靠服徭役來補償了。

  贏麟前世與絕大多數人一樣。

  他一直十分崇拜大秦的鐵血與強大。

  可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如果讓他選一個朝代體驗老百姓生活,絕大多數人寧願選擇弱宋,也不會選擇極盛時期的大秦。

  賦稅徭役。

  嚴苛秦律。

  百姓真的太辛苦了。

  子嬰說:“秦人世世代代已經習慣,為國效力,乃是榮譽。”

  贏麟搖頭。

  “不能這麽想。”

  “秦人之所以能承當。”

  “一方麵是世世代代的風氣與習慣。”

  “一方麵是大秦一直存在有效的補償機製。”

  “自商鞅變法以來,軍功爵製在大秦得以推行,秦人打戰殺敵也好,努力耕地種地也好,隻要肯拚,就能獲爵,隻要獲得爵位,就有機會能成為貴族,普通百姓擁有改變命運機會,這是六國任何一國都沒有的優勢,足以平衡。”

  “故秦人不辭辛勞拚命種地,上了戰場悍不畏死勇敢殺敵,此乃我大秦之強的根本。”

  子嬰點頭。

  張良也在場。

  他也聽得很認真。

  “朕最近一直在反思,為何始皇帝駕崩不到兩年,山東六國就發起集體叛變?除六國舊貴族的複辟外,朕以為最大問題在於,大秦從沒有真正征服六國民心。”

  這很好理解。

  秦律秦稅這麽重。

  秦人可以承受不代表六國人可以。

  要知道。

  山東六國百姓。

  他們以前的日子可不是這樣的。

  六國百姓本就對亡國有所抗拒,又要按照秦律繳納賦稅、承當徭役,最最重要的是,天下一統以後,軍功爵製,沒有用武之地,補償機製也沒了。

  如此一來。

  民心能平衡嗎?

  帝國隱患早已埋下!

  始皇帝憑借無與倫比的個人威望可以暫時鎮壓一世。

  可是,他一倒下,哪怕冒出一丁點小火花,都足以點燃引爆山東六國的導火索。

  難怪會出現山東皆反的局麵。

  假設六國一心歸秦,複辟勢力再怎麽作妖,也不可能挑起瞬間燃遍華夏的戰火。

  秦始皇絕非等閑。

  堂堂千古一帝真看不到這種隱患?

  不,贏麟認為,他看得見,而且一清二楚。

  秦始皇應該是故意保持現狀。

  因為一代人隻能做一代人的事情。

  他的使命是統一天下,這個使命已經完成,他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去做下一代人的事。

  因此。

  一方麵,繼續維持高壓統治,一次次巡遊來擴大影響力,以壓製六國複辟勢力。

  一方麵,為後人鋪路,故意將仁政德政延遲,讓帝國繼位者去實施,將美名與收獲民心的機會留給扶蘇,如此一來自己死後,大秦二世立刻就能得到千萬百姓的擁戴,絲毫不給複辟勢力機會,從而帝國永固。

  隻能說。

  人算不如天算。

  實在是讓人惋惜。

  贏麟決定必須改革!

  唯有如此才能使天下真正臣服!

  他要做的事情不僅僅是擊潰六國叛軍,他更要徹底摘掉暴秦的帽子,讓天下百姓發自內心認可大秦,也發自內心的認可他這個皇帝!

  他擁有係統協助。

  他有無與倫比的優勢。

  子嬰當場跪下道:“陛下聖明仁德,實乃大秦之幸,實乃華夏蒼生之幸!”

  張良聽到這些見解。

  他也發自內心的感到佩服。

  大秦皇帝洞若觀火,沒被明麵上的叛軍遮障雙眼,透過現象看本質,真正看清楚天下反秦、動蕩的根本症結。

  為君者。

  有如此清醒的頭腦。

  體恤百姓、割利讓民。

  這實屬非常難得,乃是明君典範。

  “大秦如今劇烈動蕩之下,內部阻力反而是最小的時候,實乃發起改革的天賜良機。”贏麟看向坐一旁張良,“子房,關於草擬方案一事,可願助朕一臂之力?”

  張良考慮了數秒。

  最終歎了一口氣。

  “為民請命之事,良確實不能推辭。”

  贏麟哈哈一笑:“好,那麽,這件事,由你協助子嬰共同來施行,你們兩個可不要讓朕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