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親密接觸
作者:江小魚      更新:2020-12-14 20:47      字數:1951
  義軍大會。

  現場人才濟濟、猛將如雲。

  三軍主將項羽,次將範增,末將劉邦。

  項羽麾下的嫡係中。

  除了心腹範增、親將項伯、項莊、項坨等人外。

  還有五大猛將分別是:龍且、英布、季布、鍾離眜,虞子期。

  五人都有萬夫莫敵之勇,軍事才華最高者為龍且,最驍勇最強悍者為英布,其他三人也都各有千秋,無不是當代最卓越的將才。

  除以上這些人外。

  項羽還有周殷、桓楚在內,十幾位良將。

  楚軍本部戰力為何如此強悍,除項羽本人武勇與軍事才華外,有這一大堆驍將是重要的原因,除這些楚軍獎勵外,還有章邯為首的一批降將。

  雖然項羽目前無法完全信任章邯等人。

  但章邯的軍事才華無疑還要在五大將之上!

  其他各路諸侯盡管對比楚國之下會遜色很多。

  可魏豹、韓成、趙歇等人麾下,也有一大批舊貴族以及名士用盾,多少都有那麽幾個能拿得出手的人物,最終共同組成豪華的義軍陣容。

  試問。

  大秦搖搖欲墜。

  如何抵擋的住?

  滅亡幾乎是必然的!

  這場會議語氣說是研究戰略。

  倒不如說是一場入秦功勞的分配打會!

  項羽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誰願為攻打函穀關先鋒?”

  各大諸侯自覺很默契閉上了嘴,這個頭功與風投,眾人是不能搶的,隻能屬於項羽嫡係,五大猛將先後跳出來請戰。

  “末將請求出戰!”

  “那就由龍且你來領前軍五百做先鋒!”

  龍且聞言大喜,立刻抱拳道:“末將領命!”

  範增提醒說:“暴秦氣數已盡,但是近日關中發生一些變化,秦三世贏麟不是泛泛之輩,龍將軍切不可輕敵大意!”

  “是!”

  龍且自信滿滿。

  他自認在眾將當中自己軍事才華僅次項羽。

  又是項羽最信任的嫡係,所以這個頭功非自己莫屬!

  …………

  翌日。

  龍且任桓楚為副將。

  眾將士襲向了函穀關。

  函穀關是秦漢以前是天下第一險要雄關。

  關隘所處環境與地貌非常獨特,那是漫長歲月經水流衝刷而形成的一種台狀高地,高地頂部非常平坦,而且麵積非常大,四周則衝刷成了及陡峭的峭壁,正中間有且僅有的一條縫。

  這條縫。

  中原入關必經之路。

  函穀關就建造在這條縫的入口。

  因此函穀關自古號稱“丸泥可塞”。

  大秦之所以能崛起,正是依賴函穀關之險,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每當式微之時。

  隻要守住函穀關就能保護秦地安全。

  每當強盛之時。

  隻要派一名將帶兵東出函穀關,就能毫無顧忌、毫無保留的橫掃山東六國。

  這樣的形勢之下。

  山東六國沒有任何辦法。

  秦國在地緣上死死克製住了六國!

  這也是為什麽,統一天下的是大秦,而不是齊國或者楚國,即使拋開君臣之類後天條件不談,他們在先天上就不具備這種可能。

  “將軍!”

  “秦守軍出來了!”

  副將桓楚匯報一個消息。

  龍且大軍離函穀關還有十裏左右。

  他對這個消息非常驚訝,“出來了?怎麽可能!”

  秦軍數量根本不占優勢,放著函穀關不守,難道是準備投降?

  龍且立刻下令將五萬大軍分成前中後三部分,他親自率領前軍前去與秦軍接觸,以防止秦軍搞出什麽陰謀詭計。

  兩支部隊很快就在曠野相遇了。

  龍且哈哈大笑:“秦人真沒人了,派一老朽做主將!”

  函穀關守軍不是別人,正是年逾七旬的薑尚,他帶領八千虎賁軍,出關四五裏遠,螳臂當車般,橫檔在楚軍前。

  這種做法。

  讓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薑尚聽到對方的話也不生氣,反而一副為老不尊的玩笑口吻:“年輕人,老夫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要多,小看了老夫可是會早天譴的。”

  “放屁!憑你這點人也想擋住我?勸你速速投降,以免不得善終。”

  薑尚:“兵不在多而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你要是覺得你背後幾萬兵馬可以對付老夫的八千兒郎,那麽為什麽不上來試上一試。”

  “老兒休要猖狂!”

  龍且喝道:“桓楚。”

  桓楚策馬上前:“末將在!”

  龍且命令道:“你去斬了這老匹夫!”

  “是!”

  龍且到底還是比較謹慎的。

  他覺得眼前古怪老頭有點問題。

  故沒有把幾萬兵馬一下都壓上去。

  讓桓楚先帶一萬精銳上去試試虛實。

  以免對有詐!

  桓楚是楚軍僅次於五大上將的頂尖將領。

  與項羽自幼相識、一起練武、武藝自不用多說。

  桓楚軍開始推進。

  即將與秦兵交鋒。

  薑尚見此麵帶狡黠笑容。

  這些楚人果然輕易就上當了。

  薑子牙是什麽人?

  那可是兵家老祖!

  華夏兵學的奠基人。

  比孫吳之流不知早多少年。

  誰要是敢小看他,那可是很危險的!

  “鳴鼓!”

  “各部準備!”

  “聽我鼓令!”

  “準備迎擊!”

  雙方正式開始短兵交接了。

  秦軍與反秦軍主力第一次的正式接觸已經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