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凱旋而歸!
作者:江小魚      更新:2020-12-14 20:47      字數:1954
  薑尚是薑子牙的直係後人。

  與戰國時期的鬼穀子是一樣大隱士。

  隱居百越深山,幾十年苦心鑽研百家經典、從謀略、軍事、政治、無所不精。

  至於這些虎賁軍?

  同樣有合理的來曆。

  這些年戰亂數以萬計流民逃進山中。

  薑尚收攏一批青壯,按照周虎賁軍訓練方法,選拔並且訓練出這一支部隊,然後帶出來專門投奔贏麟。

  贏麟覺得。

  係統這種轉化。

  其實是很好的做法。

  真空降一個薑子牙本尊還真不一定能用。

  因為不同時代政治、經濟、軍事差異非常大。

  無論是從過去古人、還是未來名臣名將,當時的經驗閱曆放到當代必然會形成衝突。

  這個薑尚。

  才華資質各方麵。

  與薑子牙是一樣的。

  但卻是在現代成長起來。

  他讀過春秋戰國以來的兵書,他研究過儒家法家的經典,他也親自勘探過當代華夏大地的山川地理,他的所學皆來自當代,自然能用於當代。

  有這樣的人加入。

  贏麟自然是很高興的。

  他通過係統查看一下薑尚與虎賁軍的屬性。

  薑尚,武力47,統率94,謀略99、政治98,天賦能力:千秋奇人,謀國棟梁。

  虎賁軍,戰鬥力70,紀律88,步戰88,耐力90……特殊技能“虎士”,全軍士氣+10,體力+50%,恢複速度+50%,糧草消耗+100%。

  怎麽說呢。

  除年紀大了點。

  薑尚各方麵近乎完美。

  他不僅是謀士,更有超高統率、政治才華。

  贏麟又將白馬義從與虎賁軍進行對比,如果士兵單位整體進行對比,那麽擁有戰馬、又擅長騎射的白馬義從,肯定是要比虎賁軍強一些的。

  可如果進行純武力比較。

  虎賁軍要明顯比白馬義從強一截不止!

  讓白馬義從下馬與虎賁軍單挑,虎賁軍都可以吊打數個白馬義從。如果讓白馬義從騎馬帶弓,那麽情況會反轉,笨重的虎賁軍,難以對抗機動性超高的白馬義從。

  三千白馬義從是輕騎兵。

  八千虎賁軍是重甲步兵。

  兵種不同,寸有所長,尺有所短!

  …………

  數日後。

  贏麟班師返回秦都。

  秦人可以說狠狠揚眉吐氣了一把!

  武關大捷、叛軍劉邦,全線潰敗,近乎被全殲。

  此戰鬥秦軍損失相對來說甚微,可以稱得上當之無愧的大勝!

  這天。

  十萬百姓。

  十裏相迎。

  隻見大軍旌旗。

  陛下騎著神獸威風凜凜走在最前麵。

  他身邊有八十一位霸氣無比的龍衛親兵。

  他背後有近三千白馬裝備精良的騎士,八千體格健碩、穩重又凶悍的虎賁軍。

  龍衛,白馬義從、虎賁軍。

  無不代表秦軍強悍實力!

  無不給人可靠的安全感!

  贏麟身上的氣勢,即使在萬軍當中,也沒有絲毫被掩蓋,反而有如一輪如日中天的耀日,霸道中又散發著聖明的氣息,讓百姓不會因為他年輕而小看了他。

  “國君如此!”

  “大秦之幸!”

  “恭迎陛下!”

  “陛下萬歲!”

  有很多老秦人灑下熱淚。

  子嬰此刻親自站迎接隊伍中。

  他也感慨地說:“古有秦襄公戰死沙場、馬革裹屍,今有三世臨危受命、親征破敵,我大秦正因有了這樣的君王,所以才有屹立不倒、傳至萬世的底氣!”

  沒錯!

  這番話。

  說出很多秦人心聲。

  贏麟不是首位上戰場的打秦君王!

  秦國史上上過戰場的國君不在少數,戰死沙場的國君也有好幾個,比如子嬰提到的秦襄公!

  可以說。

  每當大秦陷入為難之際。

  總有偉大君王與賢臣挺身而出。

  不畏艱險、不懼生死,為大秦披荊斬棘,開拓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帶領大秦完成偉大的轉折。

  雖然今天之挑戰前所未有嚴峻。

  但是秦人的自信正在漸漸的恢複。

  大秦此刻擁有一位前所未有的偉大皇帝。

  贏麟的隨行隊伍當中,有一批是很特殊的存在,其中包括已經投降的戚腮等人,還有淪為俘虜的張良。

  此情此景。

  他們感到非常震撼。

  一個月前。

  關內還是死氣沉沉的末世景象。

  贏麟出征短短半個月,猶如死水般腐臭的秦帝國,居然奇跡般的重新煥發生機!

  戚腮心裏越來越安定了。

  他相信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戚懿小心翼翼偷瞄一眼騎著神獸走在前麵的陛下,她感覺自己一顆芳心忍不住砰砰直跳,天下英雄如他這般的,恐怕再找不出第二個了吧!

  父親有意送自己入秦宮。

  可陛下沒接受也沒有拒絕。

  讓戚懿難免暗地裏多了些胡思亂想。

  張良陷入沉默。

  前所未有的心情沉重。

  這種沉重感甚至超過蕢山遭遇大敗。

  張良此刻已經意識到。

  死去的秦帝國正在一點點複蘇。

  雖然義軍勢力依然非常強大、占據絕對優勢,但想要徹底覆滅大秦已經變成一件相當困哪的事!

  因為。

  義軍麵前。

  此刻出現一道強大阻礙。

  不是龍衛、虎賁軍、白馬義從。

  而是這位看上去十分年輕的皇帝!